方骖并路
读音
fāng cān bìng lù
含义
- 方:古代指两马并驾的车。
- 骖:古代驾车时位于两侧的马。
- 并路:同一条道路,并行前进。
整体含义:形容两匹马或两辆车并排前进,比喻双方齐头并进、共同发展,或指两种事物并行不悖、相辅相成。
典故
-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晋侯使张骼、辅跞致楚师,求御于郑。郑人卜宛射犬吉。子大叔戒之曰:‘大国之人,不可与也。’对曰:‘无有众寡,其上一也。’大叔曰:‘不然。部娄无松柏,二子方骖并路,吾惧其不获也。’”
此处“方骖并路”比喻张骼、辅跞二人共同出使,如同两马并驾,强调合作的重要性。 - 《后汉书·崔骃传》:
“方骖并路,比翼齐飞。”
形容人才或事业共同进步,不分高下。
近义词
- 并驾齐驱:比喻双方实力相当,共同前进。
- 齐头并进:指多方面同时进行,互不干扰。
- 相辅相成:两种事物互相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 相得益彰:双方配合,效果更好。
反义词
- 背道而驰:朝着相反的方向前进,比喻目标或行动完全相反。
- 分道扬镳:原本同行的人或事物分开,各自发展。
- 南辕北辙:行动与目标完全相反。
- 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缺乏合作。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和小红在跑步比赛中方骖并路,最后一起冲过终点。
- 这两辆玩具车方骖并路,跑得一样快。
-
小学高年级:
- 他们俩的学习成绩一直方骖并路,谁也不落后。
- 这两家公司方骖并路,共同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
初中:
-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中国和美国方骖并路,各自取得了重大突破。
- 他的理论和实践方骖并路,使得研究更加全面。
-
高中:
- 在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文化方骖并路,互相影响、共同繁荣。
- 这两位科学家的研究方骖并路,最终促成了重大发现。
-
大学及以上:
- 在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方骖并路,共同推动了技术进步。
- 两种不同的管理理念方骖并路,使得企业运营更加高效。
错误用法
-
用于对立关系:
- ❌ “他们在辩论赛中方骖并路,争论得非常激烈。”(应改为“针锋相对”)
- ❌ “两国的军事力量方骖并路,随时可能爆发冲突。”(应改为“剑拔弩张”)
-
用于单方面领先:
- ❌ “他的成绩一直方骖并路,远远超过其他同学。”(应改为“一骑绝尘”)
- ❌ “这家公司方骖并路,成为行业龙头。”(应改为“独占鳌头”)
-
用于完全不同的领域:
- ❌ “他的音乐才华和数学能力方骖并路。”(应改为“各有所长”)
- ❌ “文学和物理学方骖并路,毫无关联。”(应改为“风马牛不相及”)
-
用于前后关系:
- ❌ “他先学钢琴,再学小提琴,方骖并路。”(应改为“循序渐进”)
- ❌ “这个项目分为两个阶段,方骖并路地推进。”(应改为“分步实施”)
总结:“方骖并路”强调并行、合作,不能用于对立、单方面领先或毫无关联的情况。正确使用该成语,可以使表达更加生动准确。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团队诗词
关于团队诗词(第1篇)关于团队诗词的文章一、引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诗词不仅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工具,更是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象征。团队诗词,顾名思义,是集体创作、共同吟咏的诗歌,它体现了团结、和谐与共同进步的精神。下面,将通过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团队诗词,来解析其内涵与魅力。二、古诗词展示及解析《短歌行》作者:曹操(三国时期)原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解析:曹操的《短歌行》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团队诗词。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人才的渴望,体现了团队中互相扶持、共同奋斗的精神。《长歌行》作者:
描写事业初创的诗词
本篇文章描绘了多篇关于事业初创的诗词,这些诗词以古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了事业初创时期的激情与决心、艰辛与坚持等主题。文章介绍了每篇诗词的内容及其解析,强调了创业者的决心、团队的合作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毅力。这些诗词旨在激励正在创业路上的勇者,让他们在面对挑战时能够保持信念与决心,最终实现梦想与目标。
道同契合
道同契合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o tóng qì hé,意指志同道合,有共同理念、信仰或目标的人之间心意相通,互相契合。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信仰、目标等共同点,以及这种共同点带来的默契和和谐。它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精神。道同契合的近义词有“志同道合”、“心意相通”等,反义词有“分道扬镳”、“意见不合”等。该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的默契和和谐关系,不能随意用于其他场合或对象。例如,道同契合的两人因共同理想而成为朋友,团队因道同契合而赢得胜利等。
齐心併力是什么意思
齐心併力是一个成语,读音为qí xīn bìng lì。它表示众人一心,共同努力,强调团队合作的力量和集体行动的协同效应。这个成语源于古代中国的典故,用于形容人们为了共同目标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地工作或行动。它的近义词包括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等,反义词是分散、不团结等。在实际使用中,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例如,在抗击疫情、完成项目和比赛中,人们齐心併力,最终取得了成功。
比肩而立
比肩而立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ǐ jiān ér lì。它意味着两个人或事物地位相当,实力相近,没有显著的差距。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两个人或两个事物在某方面拥有相同的地位或水平。典故并不明确,但可能源于古代文化中的平等和相似象征。近义词包括并驾齐驱、齐头并进、势均力敌等。反义词有天壤之别、高下立判等。在正确使用场合下,比肩而立可用于描述各个领域中的相当实力者。然而,错误地使用该成语,如只理解其字面意思或在不恰当的场合使用,会使其显得夸张或不合适。
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读后感
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读后感(第1篇)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读后感初次翻阅《八仙过海》这本书,我对其充满了期待。书名便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些词汇交织在一起,仿佛预示着一段充满神奇与冒险的旅程。初读时,最吸引我的便是书中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情节描绘。每个仙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技能,他们在过海的过程中,不仅展示了各自的神奇法力,更展现了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集体智慧与个人能力的完美结合,让我深感震撼。《八仙过海》主要讲述的是八位仙人为了完成一项任务,共同踏上征途的故事。在漫长的旅途中,他们面对了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困难,但他们始终团结一心,相互扶持,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故
唇齿相依
唇齿相依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ún chǐ xiāng yī,用于形容关系非常密切,互相依存的事物或人,如国家和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这个成语可以追溯到古代,用于比喻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此外,唇齿相依还有近义词如亲密无间、息息相关等,反义词如势不两立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语气的恰当性,避免错误用法。文章还包含了一些关于唇齿相依的例句和错误用法的提醒。
蜂营蚁队
蜂营蚁队是指组织严密、团结协作的团队,源自古代民间传说和自然界的观察。这个词语强调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和个体之间的相互配合、支持的团队精神。蜂营蚁队的近义词包括团结协作、同心协力等,反义词则是一盘散沙、分崩离析等。使用“蜂营蚁队”时,应注意其比喻意义,强调团队合作和共同努力的精神,不应误解或贬低团队或个人努力的情况。该词语在实际应用中经常被用于形容团队合作默契、共同取得成功的场景。
进种善群
“进种善群”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ìn zhǒng shàn qún,意指人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群体氛围,强调团结合作和共同努力的重要性。这个成语的含义包括不断进步、发展以及团结友好的群体。其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义上理解其强调团结和共同追求进步的含义。近义词如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等,都表达团结一心、共同努力的含义。反义词则表达分裂、不团结等含义。该成语可以在各种场合使用,例如公司、班级、家庭等,强调群体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努力。错误的用法包括将其误解为竞争和矛盾,或者仅关注集体利益而忽视个人利益的片面理解。
八仙过海
八仙过海的读音拼音为bā xiān guò hǎi。这个成语源于中国神话故事,描述八位仙人各自携带法宝渡海,展示了各自的神通和本领。现今,八仙过海常用来形容在某一领域或行动中,每个人都有独特才能和技巧,各自展现本领和才华。其近义词包括各显神通、八面玲珑等,反义词为一成不变、千篇一律等。在团队项目或比赛中,成员各展所长,成功完成任务,可称为八仙过海。但需注意,该成语不应被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而是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智慧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