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册贝叶
读音
fàn cè bèi yè
含义
- 梵:指梵文,古印度的宗教语言,常与佛教经典相关。
- 册:古代指书籍、典籍。
- 贝:指贝多罗树的叶子,古印度人常用它来书写佛经。
- 叶:指树叶,此处特指贝叶。
整体含义:原指用梵文书写在贝叶上的佛经,后泛指珍贵的佛教典籍或经典文献,也比喻珍贵稀有的书籍或文化瑰宝。
典故
- 佛教典籍的记载:
古印度佛教徒常用贝多罗树的叶子(贝叶)书写佛经,这些经书被称为“贝叶经”。由于贝叶经制作工艺复杂,且内容多为梵文佛典,因此被视为珍贵文献。 - 唐代玄奘取经:
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经时,曾带回大量梵文贝叶经,这些典籍后来被翻译成中文,对中国佛教发展影响深远。 - 《大藏经》的编纂:
中国古代编纂的《大藏经》中,部分内容源自梵册贝叶,体现了佛教文化的传承与融合。
近义词
- 金匮石室(jīn guì shí shì):指国家珍藏重要典籍的地方,比喻珍贵文献的保存之所。
- 鸿篇巨制(hóng piān jù zhì):形容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著作。
- 典籍浩繁(diǎn jí hào fán):形容书籍众多,文化底蕴深厚。
- 珍本秘籍(zhēn běn mì jí):指珍贵罕见的书籍或文献。
反义词
- 粗制滥造(cū zhì làn zào):形容书籍或物品制作粗糙,质量低劣。
- 无稽之谈(wú jī zhī tán):指毫无根据的言论,与珍贵典籍形成对比。
- 稗官野史(bài guān yě shǐ):指非正式的民间记载,与正统经典相对。
例句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博物馆里展出的梵册贝叶,是古代人写的佛经。
- 这本书像梵册贝叶一样珍贵,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玄奘从印度带回的梵册贝叶,对中国佛教影响很大。
- 图书馆珍藏的梵册贝叶,吸引了众多学者研究。
-
初中(7-9年级):
- 这部古籍如同梵册贝叶,承载着千年的文化智慧。
- 梵册贝叶不仅是佛教经典,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
高中及以上:
- 敦煌藏经洞发现的梵册贝叶,为研究佛教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 梵册贝叶的翻译与传播,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错误用法
-
误用为普通书籍:
- ❌“我家的漫画书堆得像梵册贝叶一样。”(梵册贝叶特指珍贵典籍,不能用于普通书籍。)
- ❌“这本杂志内容杂乱,简直是梵册贝叶。”(梵册贝叶形容珍贵文献,不能用于贬义。)
-
误用为现代印刷品:
- ❌“这本印刷精美的画册真是梵册贝叶。”(梵册贝叶指古代手写文献,不适用于现代印刷品。)
-
误用为口头言论:
- ❌“他说的话像梵册贝叶一样难懂。”(梵册贝叶形容典籍,不适用于口语表达。)
-
误用为贬义:
- ❌“这些破旧的古籍,根本算不上梵册贝叶。”(梵册贝叶本身带有褒义,不能用于贬低。)
总结:梵册贝叶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使用时需注意其特指珍贵典籍的语境,避免滥用或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香子的诗词
这是一篇关于描写香子的诗词的本文介绍了多篇描写香子的古诗词及其解析。这些诗词通过描绘香子的美丽、香气以及与之相关的情感,展现了香子的魅力与诗意。香子被描绘为一位手如玉般的女子,采摘香气四溢的香子,满面笑容,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香子也被用来象征美好的情感和人生境界。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古诗词涉及到了与香子相关的元素,如花、草、风、月等自然景象,以及情感、人生等主题。这些元素与香子共同构成了古代诗词中美丽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这些古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能够让人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和深远影响,让我们了解到古代诗人的情感和追求。
藏之名山
“藏之名山”是一个成语,意指将重要著作刻石或写书珍藏,留传后世。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藏书文化,强调作品的价值和重要性,以及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它的近义词包括珍藏典籍、秘不示人等。反义词为轻易泄露、忽略等。这个成语常被用于形容具有重要价值的著作或文化遗产,例如古籍、小说、画作等。然而,错误地使用这个成语会忽略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如随意放置珍贵书籍,忽略知识的传播和分享。因此,在使用这个成语时,应该正确理解其含义,以体现文化的传承价值。
藏诸名山
藏诸名山的读音为cáng zhū míng shān,意味着把著作珍贵地存放在名山之中,比喻著作极有价值并能传世久远。这一成语源于古代,反映了对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视。其近义词包括传世之作、千古流传等,形容作品珍贵并能长久留存。反义词如平庸之作、遗失殆尽等,则形容作品无价值或已遗失。使用“藏诸名山”时需注意其正确的用法和场合,避免误解和误用。例如,该成语不适用于描述具体的存放地点或方式,而是用来形容作品的价值和传承意义。
牙签锦轴是什么意思
牙签锦轴的读音牙签锦轴 读音:yá qiān jǐn zhòu。牙签锦轴的含义“牙签锦轴”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书籍的精美和珍贵。其中,“牙签”指的是用象牙制作的签子,常用来标记书籍的页码;“锦轴”则是指用锦缎制成的卷轴,常用来卷起写有文字的纸张。整个成语的含义是指用珍贵材料制成的书籍或卷轴,常用来形容珍贵的书籍或典籍。牙签锦轴的典故“牙签锦轴”的典故源自古代文人墨客珍藏书籍的方式。在古代,书籍是极为珍贵的文化财富,人们常常用象牙制作的签子和锦缎制成的卷轴来保护和装饰书籍。这些书籍往往被视为传世之宝,只有贵族和文人墨客才能拥有。因此,“牙签锦轴”这个成语也成为了珍贵典籍的代名词。牙签锦轴的出处这
残圭断璧
残圭断璧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án kuī duàn bì。它用来形容物品或事物的残破、不完整状态,并常用来比喻某种事物或景象的残余、遗留部分,表达一种凄凉、衰败的意境。该成语源于古代祭祀活动结束后遗留在庙堂或祭坛上的残破礼器。除此之外,它的近义词包括残缺不全、支离破碎等,反义词则是完好无损、完好如初等。在战争或灾难后的场景中,经常可以看到使用残圭断璧来形容一片凄凉破败的景象。然而,错误地使用该成语,如在描述完整无缺的物品或在不恰当的语境中使用,可能会显得不贴切。因此,应保持其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来使用。
牙签玉轴是什么意思
牙签玉轴的读音牙签玉轴的读音为:yá qiān yù zhóu。牙签玉轴的含义牙签玉轴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书籍的精美和珍贵。其中,“牙签”指的是用象牙制成的书签,象征着书籍的珍贵;“玉轴”则是指用玉装饰的书轴,代表着书籍的高贵。因此,牙签玉轴这个成语整体上用来形容珍贵的书籍或者珍贵的文化典籍。牙签玉轴的典故牙签玉轴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书籍是非常珍贵的,尤其是那些经过精心装帧、用珍贵材料制成的书籍更是如此。据说在古代皇宫中,常常会使用象牙和玉等珍贵材料来制作书签和书轴,以显示其尊贵和珍贵。因此,当人们形容一本珍贵的书籍时,就会用“牙签玉轴”这个成语来形容。此外,这个成语也可能与
关于敦煌诗词
关于敦煌诗词(第1篇)关于敦煌诗词一、敦煌诗词概述敦煌,这座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重镇,孕育了丰富的诗词文化。敦煌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成为了中国古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本文将通过几首典型的敦煌诗词,带您领略其魅力。二、敦煌诗词精选及解析1.《敦煌春晓》作者:佚名(唐代)原文: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解析:此诗描绘了春日的美景,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景象,既体现了春天的热烈与奔放,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2.《敦煌夜月》作者:佚名(唐代)原文:月色朦胧照敦煌,清风吹拂夜更长。古道尘沙无尽处,孤灯
玉律金科是什么意思
玉律金科的读音玉律金科读音为:yù lǜ jīn kē。玉律金科的含义玉律金科,指极其精要的法令规章,或珍贵的法门教条。也泛指珍贵的典籍或精要的诗文。其中,“玉律”通常用来比喻高贵的法令或重要的教条,而“金科”则用来比喻精深、珍贵的学问或诗文。玉律金科的典故“玉律金科”的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典籍。在古代,玉被视为珍宝,象征着高贵和庄重;金则代表着贵重和坚固。因此,“玉律金科”常被用来形容重要的法令规章或珍贵的教条。在古代的文献中,如《汉书·刑法志》等,都有关于“玉律金科”的记载。此外,在道家经典中,也常以“玉律金科”来指代珍贵的道法或教义。玉律金科的近义词珍贵典籍精要诗文重要法令珍贵教条精
坟怎么读fén 解析7笔顺、土部含义与10个常用组词
本文介绍了汉字“坟”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详细解析了“坟”的含义,包括作为名词的坟墓含义和作为动词的筑坟动作,以及形容词的用法。同时,也引用了古代典籍和文学作品中的相关用法和示例。
描写战争的诗词辛弃疾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爱国志士,他的战争诗词豪放、激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这些诗词不仅描绘了战争的场面和军人的生活,更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厚意,以及对战争残酷的深刻反思。他的诗词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评价,表达了词人对战争和政治的深刻理解。同时,他的诗词也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激情和对民族英雄的敬仰。本文提供的文章内容是描写辛弃疾战争诗词的系列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辛弃疾的战争诗词的魅力。文章通过解析具体篇目的内容,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详细解读了辛弃疾战争诗词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文章还从多个角度对辛弃疾的战争诗词进行了评价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