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泛之谈

泛泛之谈:浅尝辄止的言语艺术

读音

fàn fàn zhī tán

含义

  • 泛泛:本义指水面广阔无边的样子,引申为“浮浅、不深入”。
  • 之谈:即“的谈论、的言论”。
  • 整体含义:指内容空洞、缺乏实质的言论或观点,多用于形容讨论或分析不够深入,仅停留在表面。

典故

  1. 《庄子·天下》
    “泛泛乎其若四方之无穷,其无所畛域。”原指思想无边无际,后衍生出“泛泛”一词,逐渐演变为形容言论浮泛。
  2. 宋代苏轼《答谢民师书》
    “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文中暗讽当时文人“泛泛而论”,无法精准表达深意。
  3. 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
    “学者不可泛泛而谈,须有实证。”强调治学需避免空谈。

近义词

  1. 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印象不深刻。
  2. 蜻蜓点水:形容做事或言论浅尝辄止。
  3. 纸上谈兵:空谈理论而无实际作用。
  4. 隔靴搔痒:比喻言论未触及要害。

反义词

  1. 鞭辟入里: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2. 入木三分:形容见解深刻。
  3. 真知灼见:正确而独到的观点。
  4. 言之有物:内容充实,不空洞。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老师批评小明的作文是“泛泛之谈”,因为他只写了“春天很美”,却没有具体描写。(例句1)
    • 讨论环保时,小红说“要爱护地球”,这简直是泛泛之谈。(例句2)
  2. 小学高年级

    • 他的演讲全是泛泛之谈,连一个实际例子都没有。(例句3)
    • 这本书的评论太泛泛了,根本没提到故事的精髓。(例句4)
  3. 初中

    • 班会上,班长的发言尽是泛泛之谈,同学们听得昏昏欲睡。(例句5)
    • 这篇议论文缺乏论据,全是泛泛之谈,得分很低。(例句6)
  4. 高中

    • 学术论文切忌泛泛之谈,必须有严谨的数据支撑。(例句7)
    • 他的报告看似长篇大论,实则泛泛之谈,毫无新意。(例句8)
  5. 大学及以上

    • 这位专家的讲座全是泛泛之谈,对实际问题避而不谈。(例句9)
    • 政策分析如果停留在泛泛之谈,就无法解决现实困境。(例句10)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中性词

    • ❌“他的演讲虽然泛泛之谈,但大家都很喜欢。”(应为贬义)
    • ❌“泛泛之谈也是一种表达方式。”(忽略其负面含义)
  2. 混淆近义词

    • ❌“这篇文章是泛泛之谈,完全抄袭他人。”(抄袭≠泛泛之谈)
    • ❌“他的建议太泛泛之谈了,根本不可行。”(应为“不切实际”)
  3. 滥用场景

    • ❌“她泛泛之谈地做了一顿饭。”(不能形容具体行为)
    • ❌“这个机器泛泛之谈地运转着。”(不能描述机械动作)
  4. 错误搭配

    • ❌“他的泛泛之谈很深刻。”(自相矛盾)
    • ❌“我们需要更多泛泛之谈。”(与“深入讨论”冲突)

“泛泛之谈”像一杯淡而无味的茶,看似满溢,实则寡淡。它提醒我们:无论是写作、演讲还是思考,唯有深耕细作,方能言之有物。

泛泛之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泛泛之人

泛泛之人的读音为fàn fàn zhī rén,用于形容没有显著特点或成就的普通人。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典故或出处,常被用来形容在人群中不显眼的人。泛泛之人字面上意为普通、平凡的人,其近义词包括普通人、凡夫俗子、平民百姓等。反义词则包括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等形容有特殊才能或成就的人。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贬低或侮辱他人的语境,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价值。文章还提供了例句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用法。

泛泛之交

泛泛之交是一个描述普通朋友关系的成语,没有深厚的感情基础和交情,关系较为表面化。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从古代文献中找到类似的说法。泛泛之交的近义词包括浅交、泛友和普通朋友,反义词则是知己、密友和深情厚谊。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其含义和语境的匹配,避免错误用法。

泛泛而谈

本文介绍了"泛泛而谈"这一成语的读音拼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用法示例。该成语表示说话或写作时内容空洞、缺乏深度。文章同时列举了泛泛而谈的误用情况,提醒读者在交流、写作中避免空洞无物的表达,要深入探讨问题。

汉字"泛"的5种读音含义解析 从拼音笔顺到成语组词全面掌握

本文介绍了泛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泛在不同情境下的含义和用法。包括漂浮、透出冒出、广泛普遍、肤浅不深入等含义,并详细解析了泛字的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同时,通过诗文中泛字的运用,展示了泛字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以上内容供参考,你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写出一个符合文章主旨的摘要。

钩元提要

钩元提要是一个成语,读音为gōu yuán tí yào,意为从繁杂的内容中摘取重要部分,进行精炼总结。该成语出自古代文献,常用来形容学者们的研究方法和学术成果。其近义词包括提纲挈领、撮其大要、摘其精华等。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语调的把握,避免误用或过度使用。在撰写研究报告、课堂讲解、写作和演讲等场合中,钩元提要都是一种有效的表达方法,能够清晰地呈现重点,帮助读者或听众快速理解。

高谈弘论

高谈弘论的读音为gāo tán hóng lùn,意指高妙雄浑的言论或议论。该成语源于古代文化名人的言论,用以形容学术造诣和思想深度。其近义词包括雄辩滔滔、宏论嘉言等,反义词为浅尝辄止、泛泛之谈等。使用高谈弘论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应赞美和肯定有深度、有见地、有思想的言论或人。例如,他在学术会议上的高谈弘论令人印象深刻。

言之有物是什么意思

言之有物的读音读音:yán zhī yǒu wù拼音注音:yán-zhī-yǒu-wù言之有物的含义“言之有物”是一个汉语成语,意为说话有内容、有根据,不是空泛的。其中,“言”指言语,“之”为代词,“物”指实际的事物或内容。整体上,这个成语强调说话或写作时内容充实、有实际意义,不空洞无物。言之有物的典故“言之有物”出自《周易·系辞上》,原句为“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言有物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书中所写的不能完全表达出语言的意思,而语言也不能完全表达出人的思想,因此说话要有实际的内容。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说话或写作内容充实、有实际意义。言之有物的近义词言之有理:指说话、论事有充

迂谈阔论是什么意思

迂谈阔论的读音迂谈阔论的读音为:guān tán kuò lùn。迂谈阔论的含义迂谈阔论,指言谈空泛,不切实际,或者指说话内容过于广泛,没有重点。其中,“迂”表示不切实际,“谈”表示言谈,“阔”表示广大,“论”表示议论。迂谈阔论的典故迂谈阔论这个成语并没有特定的典故,但它的使用常常与古代的文人墨客、学者们有关。在古代,一些文人喜欢在茶余饭后,聚在一起高谈阔论,讨论各种学问和时事,但有时他们的讨论过于空泛,不切实际,因此被人们形容为“迂谈阔论”。迂谈阔论的近义词空谈阔论 - 指不切实际的空泛议论。泛泛而谈 - 指没有重点的泛泛而谈。漫无边际 - 指说话或写作没有边界,内容广泛。空洞无物 - 指说

春蛙秋蝉

春蛙秋蝉的读音为chūn wā qiū chán。这一成语比喻事物的短暂和无常,或形容生活节奏快速及时间流逝。其可能源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悟。注意避免在不相关场合使用,误解其含义,或与其他成语混淆。错误用法包括乱用字面意思和不当使用场合。

戟指嚼舌

“戟指嚼舌”是一个成语,形容言辞犀利,表达观点坚决捍卫真理的精神。其典故源于古代英勇之士,不惧强敌,以激烈言辞捍卫正义。近义词有“义正辞严”、“慷慨陈词”等,反义词则为“沉默寡言”、“温文尔雅”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滥用场景和与其他成语混淆。举例句中展示了其在不同场合下的使用。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