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蛙秋蝉:浅薄聒噪的象征
读音
chūn wā qiū chán
含义
- 春:指春季,万物复苏的季节。
- 蛙:青蛙,春天常鸣叫。
- 秋:指秋季,草木凋零的季节。
- 蝉:知了,秋天常鸣叫。
整体含义:比喻浅薄、聒噪而无实质内容的言论或行为,像春天的蛙鸣和秋天的蝉叫一样,虽然声音大但缺乏内涵。
典故
- 《庄子·秋水》:
庄子曾以“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讽刺见识短浅之人,后世将“春蛙”与“秋蝉”结合,形成成语,比喻无意义的喧嚣。 - 《晋书·孙绰传》:
孙绰批评某些文人“春蛙秋蝉,聒耳而已”,形容他们的文章华而不实,徒有虚声。 - 宋代诗词中的运用:
如陆游《秋夜读书》中“世间议论如春蛙,聒噪终朝只自夸”,讽刺空谈无用的言论。
近义词
- 夸夸其谈: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 纸上谈兵:空谈理论而无实际能力。
- 大言不惭:说大话而不觉得羞愧。
- 空话连篇:言论空洞无物。
反义词
- 言之有物:说话或写文章有实际内容。
- 言简意赅:语言简洁而意思明确。
- 脚踏实地:做事踏实,不浮夸。
- 真知灼见:深刻而正确的见解。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他整天说大话,像春蛙秋蝉一样,没人爱听。
- 老师让我们写作文要有内容,不能像春蛙秋蝉那样空喊口号。
-
小学高年级:
- 那些只会吹牛的同学,就像春蛙秋蝉,考试时却拿不出真本事。
- 他的演讲没有实际内容,全是春蛙秋蝉般的空话。
-
初中:
- 网络上的某些评论如同春蛙秋蝉,看似热闹,实则毫无价值。
- 写议论文要避免春蛙秋蝉式的论述,必须有逻辑和证据支持。
-
高中:
- 某些政客的言论不过是春蛙秋蝉,哗众取宠罢了。
- 学术研究最忌春蛙秋蝉,必须严谨求实。
-
大学及以上:
- 在学术会议上,那些缺乏数据支撑的报告无异于春蛙秋蝉。
- 他的论文虽然辞藻华丽,但内容空洞,堪称春蛙秋蝉的典型。
错误用法
-
误用为“春天的青蛙和秋天的蝉”:
- ❌ 错误例句:“公园里春蛙秋蝉,声音很吵。”
- ✅ 正确用法:成语比喻空洞的言论,不能直接指动物叫声。
-
误用为“季节变化”:
- ❌ 错误例句:“四季轮回,春蛙秋蝉,自然规律。”
- ✅ 正确用法:成语不用于描述季节更替,而是讽刺无意义的喧嚣。
-
误用为“热闹景象”:
- ❌ 错误例句:“集市上人声鼎沸,春蛙秋蝉。”
- ✅ 正确用法:成语带有贬义,不能形容普通的热闹场景。
-
误用为“自然和谐”:
- ❌ 错误例句:“森林里春蛙秋蝉,生机勃勃。”
- ✅ 正确用法:成语强调“无意义的聒噪”,而非赞美自然。
总结:“春蛙秋蝉”是一个带有批判色彩的成语,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中性或褒义表达。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春天和秋天的古诗词
描写春天和秋天的古诗词(第1篇)《春天与秋天的诗意描绘》自古以来,春与秋皆为诗人钟爱之季节。它们代表了生机勃勃与收获的季节,亦为文人墨客抒发情感之佳时。以下为描写春天与秋天的古诗词。一、描写春天的古诗词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解析:此诗描绘了春雨的细腻与滋润,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描述,表达了春天带来的生机与活力。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解析:此诗以清晨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同时通过“花落知多少”的疑问,表达了对春天流逝的惋惜。二、描写秋天的古诗词秋词唐·
秕言谬说
本文介绍了成语“秕言谬说”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秕言谬说指的是无根据、不合情理的言语和说法,源于古代文献中对荒诞无稽、不合常理的言论的批判和警示。本文还列举了一些秕言谬说的例句,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同时,也提醒读者要保持警惕,避免相信无根据、不合逻辑的言论,尤其是在正式或严肃的场合中。
满纸空言是什么意思
满纸空言是一个成语,读音为mǎn zhǐ kōng yán。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论内容空洞无物,没有实际意义或价值。它强调了说话或写作内容的实质性缺乏。满纸空言并没有特定的典故或出处,但可以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找到类似的描述。该成语的近义词有言之无物、空洞无物等,反义词有言之有物、内容丰富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谨慎,避免在正式场合使用不当或滥用误用。满纸空言这个成语主要用于批评文章或言论的空洞无物,有时可能会被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
村学究语是什么意思
村学究语是一种形容乡村学究所使用的语言或学问的词汇,含义为言辞古朴、质实,多指不事雕琢、自然朴素的语言风格。这个成语并无具体典故,但和古代乡村学者的学术研究及言辞风格有关。村学究语的近义词包括乡野之言、村野之语等,反义词则为华丽辞藻、雅言正论等。使用村学究语时需注意不要贬低其价值或轻视其内容,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例如,某人在描述乡村生活或表达智慧时,可能会使用村学究语来突出其朴实无华的特点。
俭腹高谈是什么意思
俭腹高谈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iǎn fù gāo tán。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人虽然缺乏知识或经验,却喜欢发表高深的言论或进行高深的讨论。其来源可以追溯到《史记》和《左传》中的相关记载。近义词包括纸上谈兵、空言无补、夸夸其谈、虚应故事和坐而论道,反义词包括言之有物、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和真知灼见等。使用俭腹高谈的人常常因为缺乏实际知识和经验而发表不切实际的言论,这种错误用法应该避免。在实际情况中,应该注重实际和实践,不盲目跟从别人的意见或进行俭腹高谈。
陈言肤词
陈言肤词是指陈述而不加修饰的言辞,或指平庸浅薄的词藻,强调言辞的浅显和缺乏深意或创意。其典故源于古代文人对于言辞的追求和批评。陈言肤词的近义词有平铺直叙、空洞无物等,反义词则包括辞藻华丽、意蕴深远等。该成语在使用时应避免错误用法,如滥用形容好文章或好言论,以及与其他近义词混淆使用。文章中对陈言肤词的例句展示了其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
虚论高议是什么意思
虚论高议的读音虚论高议的读音为:xū lùn gāo yì。虚论高议的含义虚论高议指的是空洞的言论和过高的议论,形容不切实际、空泛无物的议论或言论过于空泛,不切实际。其中,“虚”字意味着空洞、不切实际;“论”字表示言论;“高议”则是指过高的议论或想法。虚论高议的典故虚论高议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其含义。在古代,人们常常用空洞的言论和高远的议论来显示自己的学识和见识,但这种不切实际的言论往往缺乏实际意义和价值。因此,虚论高议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切实际、空泛无物的言论和议论。虚论高议的近义词空谈大话 - 指说话不切实际,只说空话而不付诸行动。空泛之词 - 指没有具
不根之谈
不根之谈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gēn zhī tán,指的是没有根据、不切实际的言论或谈话。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文献记载,用于形容缺乏事实依据或不切实际的说话或写作内容。不根之谈的近义词有空言无据、空口说白话等,反义词则有据可查、实事求是等。在使用不根之谈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误导他人、轻信传播无依据的信息等。对于不根之谈的言论,我们需要保持自己的判断力,不轻信传言,同时也要在正式场合避免使用不根之谈进行无意义的争论或抨击他人。
不着边际
“不着边际”是一个成语,拼音为bù zhe biān jì,用来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时内容空洞、不切实际。其含义是说话或文章离题万里,无法触及要点。该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其近义词有漫无目的、离题万里等。而反义词则包括言之有物、切中要害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不着边际”的用法和错误用法场景。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其适用场景和对象,避免在正式场合使用过于尖锐或不尊重他人的表达方式,同时也应避免滥用该成语以免语言过于夸张和失真。只有在合适的情况下使用该成语才能更好地表达意思。
托诸空言是什么意思
托诸空言的读音托诸空言的读音为:tuō zhū kōng yán,其中“tuō”表示“托付”,“zhū”表示“诸”,“kōng”表示“空”,“yán”表示“言”。托诸空言的含义托诸空言,字面意思为将事情寄托于空洞的言论或承诺之中。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说话者说大话、空话,或者做出空洞的承诺而不付诸实践。它强调的是言语与行动的脱节,警告人们不要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付诸实际行动。托诸空言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古代的文献记载。在古代,有些政治家或领袖为了赢得民众的支持和信任,常常会做出一些空洞的承诺或言论,而不付诸实践。这些言论听起来很动听,但却没有实际意义和价值。因此,“托诸空言”就成为了形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