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论高言:深刻而高明的言论
读音
dǔ lùn gāo yán
含义
- 笃:深厚、真诚、坚定。
- 论:言论、论述。
- 高:高明、高超。
- 言:话语、见解。
整体含义:指深刻、高明、有见地的言论,通常形容人的见解精辟,论述严谨,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典故
- 《后汉书·郭泰传》:
东汉名士郭泰(字林宗)学识渊博,善于品评人物,他的言论往往深刻而富有哲理,时人称赞其“笃论高言,足以垂世”。 - 《晋书·王导传》:
东晋名臣王导在朝堂上常发表精辟见解,史书评价他“每有议政,笃论高言,众皆叹服”。 - 宋代文人笔记:
宋代文人常以“笃论高言”形容学识渊博者的言论,如苏轼在《东坡志林》中称赞某位隐士“其言笃论高言,非俗士所能及”。
近义词
- 高见卓识:见解高明,见识卓越。
- 真知灼见: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和见解。
- 金玉良言:像黄金美玉一样珍贵的劝诫或教诲。
- 至理名言:极其正确的道理或言论。
反义词
- 肤浅之见:浅薄、不深刻的看法。
- 无稽之谈:毫无根据的言论。
- 陈词滥调:陈旧、空洞的言辞。
- 信口雌黄:不负责任地随意评论。
例句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老师说:“多读书,才能像古人一样说出‘笃论高言’。”
- 爷爷讲的故事里有很多“笃论高言”,让我学到了很多道理。
-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这篇作文写得真好,老师的评语是“颇有笃论高言之风”。
- 历史课上,老师讲到诸葛亮的《出师表》,说它是“笃论高言”的典范。
-
初中(7-9年级):
- 在辩论赛上,他的发言逻辑严密,堪称“笃论高言”,赢得了评委的赞赏。
- 读《论语》时,我发现孔子的许多话都是“笃论高言”,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
高中(10-12年级):
- 这位哲学家的著作充满“笃论高言”,对现代社会的思考极具启发性。
- 在学术研讨会上,教授的演讲被赞为“笃论高言”,引发了热烈讨论。
-
大学及以上:
- 他的论文观点新颖,论证严谨,堪称当代学术界的“笃论高言”。
- 这位思想家的言论不仅是“笃论高言”,更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价值观。
错误用法
-
用于普通闲聊:
- ❌ 错误:“我们刚才聊天的内容真是‘笃论高言’啊!”(日常聊天通常不涉及深刻见解)
- ✅ 正确:“刚才教授的讲座内容深刻,堪称‘笃论高言’。”
-
形容空洞无物的言论:
- ❌ 错误:“他的演讲虽然很长,但全是‘笃论高言’。”(“笃论高言”不能形容冗长无意义的内容)
- ✅ 正确:“他的演讲虽短,但句句都是‘笃论高言’。”
-
用于贬义或讽刺:
- ❌ 错误:“他总爱说些‘笃论高言’,其实根本没人听。”(成语本身是褒义,不能用于讽刺)
- ✅ 正确:“他的建议总是‘笃论高言’,大家都认真听取。”
-
与低俗内容搭配:
- ❌ 错误:“这个搞笑视频的评论里居然有人写‘笃论高言’。”(成语不适合形容娱乐性内容)
- ✅ 正确:“这本哲学书的书评中,不少读者称赞作者的‘笃论高言’。”
“笃论高言”是一个褒义成语,适用于形容深刻、高明的言论,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滥用或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刍荛之言
刍荛之言的读音为chú ráo zhī yán,指的是普通人的见解和言论,源自《诗经》中的成语。它强调重视并尊重普通人的意见和看法,反映了民情民意和民间智慧。在使用时,应避免忽视或误解其真实含义,真正倾听和重视普通人的言论。正确的使用方式才能体现尊重和重视普通人的智慧和经验。
绳墨之言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绳墨之言”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以及近义词反义词等。该成语比喻言辞公正无私,符合道德规范,源于古代木工使用绳墨画直线的行为。文章还提到了孔子等古代思想家使用该成语的实例。同时,本文也指出了该成语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的场合、与其他词语的区分以及避免滥用的情况。
金石之言
金石之言是一个成语,拼音是jīn shí zhī yán。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说话内容深刻、有分量,像金石一样珍贵、不可动摇,形容言辞具有很高价值和重要性。金石之言源于古代中国的典故,典故中智者的每一句话都有分量,受到人们的尊重。此外,该成语还有一些近义词和反义词。在使用金石之言时需要注意避免常见错误用法。该成语常用于形容值得尊重和信任的人的言辞,如领导人的演讲、古籍中的语句等。
闳言高论
本文介绍了成语“闳言高论”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形容言辞宏大、见解高明的言论或理论,强调人的言论或理论的规模和见解。文章还列举了几个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正确用法,并指出了错误用法,提醒读者注意使用场合和语境。
崇论宏议
崇论宏议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óng lùn hóng yì,表示高明而宏大的议论或见解。这一成语源自古代文献,如《汉书·儒林传》。它形容人的议论或见解具有广大的视野和深远的影响力,涉及到古代圣贤或文化名人的高论。其近义词有“高谈阔论”、“精辟之论”、“卓越见解”等。反义词包括“浅尝辄止”、“空谈误国”、“泛泛之谈”等。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搭配,避免错误用法。例如,形容某些人的言论具有深度和广度时可以使用此成语。
谠言嘉论
本文介绍了成语“谠言嘉论”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强调言论的公正性和理论的正确性,是褒义词,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论或文章具有高超的见解和深刻的洞见。本文希望通过全面的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村学究语
村学究语是一种形容乡村学究所使用的语言或学问的词汇,含义为言辞古朴、质实,多指不事雕琢、自然朴素的语言风格。这个成语并无具体典故,但和古代乡村学者的学术研究及言辞风格有关。村学究语的近义词包括乡野之言、村野之语等,反义词则为华丽辞藻、雅言正论等。使用村学究语时需注意不要贬低其价值或轻视其内容,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例如,某人在描述乡村生活或表达智慧时,可能会使用村学究语来突出其朴实无华的特点。
崇论豠议
崇论豠议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óng lùn yǒng yì。它表示高明的理论或议论,形容言论或理论的高明、精辟、有深度。该成语源于古代,常用来形容某人的见解或议论有深度。其近义词包括高谈阔论、精妙绝伦、深谋远虑、博大精深等。反义词包括肤浅之见、空谈误国、浅尝辄止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场合,不宜滥用或误用。该成语在形容重要的理论或议论时较为常见,如形容某人的崇论豠议总能让人耳目一新,深受赞赏。
陈言肤词
陈言肤词是指陈述而不加修饰的言辞,或指平庸浅薄的词藻,强调言辞的浅显和缺乏深意或创意。其典故源于古代文人对于言辞的追求和批评。陈言肤词的近义词有平铺直叙、空洞无物等,反义词则包括辞藻华丽、意蕴深远等。该成语在使用时应避免错误用法,如滥用形容好文章或好言论,以及与其他近义词混淆使用。文章中对陈言肤词的例句展示了其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
崇论吰议
“崇论吰议”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óng lùn hóng yì。它表示高明的议论或见解,形容言论或文章的高妙和深刻。该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在古代典籍中找到相关记载和故事。它的近义词包括高谈阔论、精辟独到、精深独到等,反义词有浅尝辄止、泛泛之谈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为一般讨论、用错场合、与其他成语混淆以及过度修饰等错误用法。例句中可以看到“崇论吰议”在文学、演讲、评论等领域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