谠言嘉论
读音
dǎng yán jiā lùn
含义
- 谠:正直、公正。
- 言:言论、话语。
- 嘉:美好、优秀。
- 论:议论、见解。
整体含义:指正直而有益的言论,形容说话公正、见解高明,具有建设性。
典故
- 《后汉书·班彪传》:
“班彪谠言嘉论,为世所重。”——班彪的言论正直而有价值,受到世人推崇。 - 《宋史·欧阳修传》:
“修立朝谠言嘉论,多所裨益。”——欧阳修在朝廷上发表了许多正直有益的言论,对国家大有帮助。 - 《明史·海瑞传》:
“海瑞刚直不阿,所陈皆谠言嘉论。”——海瑞性格刚直,所提的建议都是正直而有益的。
近义词
- 金玉良言:比喻极其珍贵的劝告或教诲。
- 至理名言:指非常正确、有道理的话。
- 忠言逆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对人有益。
- 高见卓识:见解高明,超出常人。
反义词
- 信口雌黄:不顾事实,随意乱说。
- 胡说八道:毫无根据、不负责任地乱说。
- 阿谀奉承:为了讨好别人而说虚伪的话。
- 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人震惊。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老师告诉我们,要像海瑞一样说“谠言嘉论”,不要说谎话。
- 爸爸说,做人要诚实,要说“谠言嘉论”。
-
小学高年级:
- 班会上,班长提出了几条谠言嘉论,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
- 这本书里有很多谠言嘉论,值得我们学习。
-
初中:
- 在辩论赛上,他的谠言嘉论赢得了评委的赞赏。
- 这位政治家的谠言嘉论对国家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
高中:
- 古代许多名臣都以谠言嘉论著称,如魏征、包拯等。
- 他的演讲充满谠言嘉论,听众无不为之动容。
-
大学及以上:
- 在学术研讨会上,教授们的谠言嘉论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 这篇社论观点鲜明,堪称谠言嘉论,值得深思。
错误用法
-
用于贬义:
- ❌ 他整天说些谠言嘉论,真是烦人。(错误:成语本身是褒义,不能用于负面评价。)
-
形容废话:
- ❌ 他的演讲毫无逻辑,全是谠言嘉论。(错误:成语指有价值的言论,不能形容废话。)
-
用于虚假言论:
- ❌ 骗子的话听起来像谠言嘉论,其实都是谎言。(错误:成语不适用于虚假言论。)
-
用于随意闲聊:
- ❌ 我们刚才的闲聊真是谠言嘉论啊!(错误:成语不适用于日常琐碎的谈话。)
总结:“谠言嘉论”是一个褒义成语,用于形容正直、有益的言论,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谠言直声
谠言直声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ng yán zhí shēng。其含义为正直无私的言论和声音,形容言辞正直、坦诚,不偏不倚,直抒己见。该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与之相关的历史典故和故事可以找到。谠言直声的近义词有直言不讳、正气凛然等,反义词有虚应故事、巧言令色等。在运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场合、搭配不当、滥用夸张和不分语境等错误用法。该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的真诚、坦率和正义感。
谠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汉字“谠”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并详细解释了其含义,表示正直的言论或正直的言论的人。此外,还包括了诸如谠言、谠论、谠直等与“谠”相关的词汇含义。
危言覈论是什么意思
危言覈论的读音危言覈论的读音为:wēi yán hé lùn。危言覈论的含义危言覈论指发表正直的言论,对事情进行切实论述。其中,“危言”指的是正直的、有见地的言论,“覈论”则表示切实地讨论或论述。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发表言论时,能够直面问题,提出中肯、切实的观点。危言覈论的典故危言覈论这一成语源于古代,最早出自《汉书》等文献。其中,《汉书》中记载了一些大臣向皇帝进谏时,发表了正直的言论,对国家大事进行了切实的论述,后来这种行为被概括为“危言覈论”。这个成语在历史上一直被用来形容那些敢于直面问题、发表中肯见解的人。危言覈论的近义词近义词:正论直说:指发表正直的言论,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切中
谠论侃侃
谠论侃侃是一个源于古代典故的成语,意为发表正直、有理的言论时,态度从容自信、理直气壮。其来源于《论语·乡党》和《左传》等古籍中的记载。近义词包括直言不讳、义正辞严等。反义词则为巧言令色、闪烁其词等。在运用谠论侃侃时,需要注意避免轻率、不负责任的语境,以及内容空洞的情况。在会议、辩论、工作生活等场合中,谠论侃侃的表达方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展现出坚定的态度和从容自信的风采。
嘉言懿行
嘉言懿行是指有益的言论和美好的行为。其源自古代文献,强调言论和行为的正面价值。典故包括《左传》和《诗经》的引用,以及儒家经典《大学》中的修身理念。嘉言懿行的近义词有善言良行、美言善行等,反义词为恶言劣行、秽言玷行等。该词语常用于形容人们敬仰的言行典范,通过嘉言懿行传递正能量,树立榜样。但需注意,嘉言懿行不可用于形容不道德或不良行为。
峭论鲠议是什么意思
“峭论鲠议”是一个成语,形容言论直率、尖锐有力,不畏强权,敢于直谏。该成语出自古代,常用来形容直言不讳、不畏权势的人的言论。其含义是正直刚烈的言论。近义词有直抒己见、直言不讳等。反义词包括阿谀奉承、噤若寒蝉等。使用时要根据语境和对象,避免错误用法。某人的峭论鲠议让领导深思并推动政策改变,赢得同事尊重和信任。
直言正论是什么意思
直言正论的读音直言正论的读音为zhí yán zhèng lùn。直言正论的含义“直言正论”指的是直接发表公正、正直的言论或意见,不拐弯抹角,不偏袒任何一方,秉持公正的态度进行讨论或批评。它强调了言论的直接性、公正性和正直性。直言正论的典故“直言正论”这一成语源于古代,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在古代文献中,有诸多典故和出处可以体现这一成语的含义。例如,在《左传》等史书中,常有臣子向君主直言进谏,提出正确的意见和看法,以帮助君主做出明智的决策。这些直言正论的行为被视为忠诚和正直的表现,也成为了后世人们崇尚的榜样。直言正论的近义词正直之论:指公正、正直的言论或意见。直抒己见: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傥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汉字“傥”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以及其多种含义,包括洒脱不拘、正直、广大、安闲自得等。此外,“傥”还可用作连词,表示假设,或作为副词,表示偶然、意外地。
正色危言是什么意思
正色危言的读音正色危言的拼音为:zhèng sè wēi yán。正色危言的含义正色危言,指说话态度严肃,言辞正直而尖锐,有警醒和告诫的意味。其中,“正色”指态度严肃、正派,“危言”则指直率的、有警戒意味的言论。整体而言,该成语用于形容人说话正直、坦率,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正色危言的典故正色危言的典故源于古代,指的是古代君子在面对国家大事或道德问题时,所持有的严肃态度和直言不讳的言论。这种态度和言论被认为是一种高尚的品质,能够警醒人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积极的行动。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史记》等均有相关记载。正色危言的近义词(1) 义正辞严(2) 义正言辞(3) 义正词确(4)
危言危行是什么意思
危言危行的读音危言危行读音为wēi yán wēi xíng,其中“危”字表示高峻、危险、严重等含义,而“言”和“行”则分别指言语和行为。危言危行的含义“危言危行”原意是指言语和行动都正直、正直的言论和正直的行为。在古代,这种表达方式常用来形容那些言行一致、品德高尚的人。现在,这个成语的含义已经扩展到形容言语行动正直、直率、敢言敢为,不畏强权、不趋炎附势。危言危行的典故该成语最早出自《论语·宪问》中的“邦有道则危言危行,邦无道则愚忠愚信。”意思是当国家政治清明时,要直言正行;当国家政治黑暗时,则需保持忠诚和信仰而不显露。后来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在困难环境中仍然坚持正义、直言不讳的人。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