谠论侃侃:正直言论的生动表达
读音
谠论侃侃:dǎng lùn kǎn kǎn
含义
- 谠(dǎng):正直、公正的言论。
- 论(lùn):议论、讨论。
- 侃侃(kǎn kǎn):形容说话从容不迫、理直气壮的样子。
整体含义:形容人发表正直、公正的言论时,态度从容不迫,言辞有力。
典故
- 《论语·乡党》:
孔子在朝堂上议事时“侃侃如也”,形容他说话从容不迫,态度端正。 - 《后汉书·张衡传》:
“谠言嘉谋,日闻于上。”形容张衡敢于直言进谏,言辞正直。 - 宋代欧阳修《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
“谠论侃侃,无所回隐。”形容范仲淹等人敢于直言,不畏惧权势。
近义词
- 直言不讳:说话直率,毫不隐瞒。
- 慷慨陈词:情绪激昂地发表言论。
-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 正言厉色:言辞严肃,态度严厉。
反义词
- 吞吞吐吐:说话含糊,不敢直说。
- 阿谀奉承:为了讨好别人而说虚伪的话。
- 支支吾吾:说话不流畅,显得心虚。
- 闪烁其词:故意回避问题,言辞模糊。
例句
- 小学低年级:老师在班会上谠论侃侃,告诉我们要诚实守信。
- 小学高年级:校长在升旗仪式上谠论侃侃,鼓励大家努力学习。
- 初中:他在辩论赛上谠论侃侃,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 高中:这位人大代表谠论侃侃,提出了改善民生的建议。
- 大学:教授在学术会议上谠论侃侃,阐述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 职场:经理在会议上谠论侃侃,指出了公司存在的问题。
- 社会评论:这位专家在采访中谠论侃侃,批评了不良社会现象。
- 历史故事:包拯审案时谠论侃侃,让罪犯无处遁形。
- 家庭教育:父亲谠论侃侃地教导孩子要做一个正直的人。
- 新闻报道:记者在发布会上谠论侃侃,追问事件的真相。
- 法律场景:律师在法庭上谠论侃侃,为当事人辩护。
- 国际会议:中国代表谠论侃侃,阐述了和平发展的立场。
- 文学描写:小说中的英雄人物谠论侃侃,激励了周围的人。
- 演讲比赛:选手谠论侃侃,表达了对环境保护的看法。
- 历史剧台词:剧中大臣谠论侃侃,劝谏皇帝勤政爱民。
- 社会活动:志愿者谠论侃侃,呼吁大家关注弱势群体。
- 学术论文:作者在论文中谠论侃侃,提出了创新的理论。
- 影视剧对白:主角谠论侃侃,揭露了反派阴谋。
- 名人访谈:科学家谠论侃侃,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心得。
- 日常交流:朋友之间谠论侃侃,讨论如何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错误用法
- 用于贬义:
❌ 他谠论侃侃地为自己辩解,显得很虚伪。(“谠论侃侃”只能用于褒义,形容正直的言论。) - 形容沉默寡言的人:
❌ 他一向不爱说话,今天却谠论侃侃。(“侃侃”本身就表示说话流畅,不能用于沉默的人。) - 用于轻浮的言论:
❌ 他们在聚会上谠论侃侃,聊的都是八卦。(“谠论”指正直的言论,不能用于闲聊或琐事。) - 搭配不当:
❌ 他谠论侃侃地写了一篇文章。(“侃侃”形容说话,不能用于写作。) - 过度夸张:
❌ 他随便说了几句话,就被称为谠论侃侃。(“谠论侃侃”形容的是有深度的正直言论,不能滥用。)
总结:“谠论侃侃”是一个褒义成语,用于形容人发表正直、有力的言论时的从容态度,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搭配。
你可能感兴趣
侃侃訚訚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侃侃訚訚”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并提供了多个例句以展示其用法。该成语形容人说话直率、坦诚,言辞中带有庄重和严肃。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滥用或误用,尤其在轻松随意的场合及不恰当的语境中。同时,不可与“喋喋不休”、“滔滔不绝”等表达混淆使用。
侃侃谔谔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侃侃谔谔”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形容人说话直率、正直、勇敢无畏,无所畏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或看法。文章指出,正确的使用该成语应当根据具体的语境和情境来选择合适的用法,避免使用不当的场合和语境。
侃侃而言是什么意思
本文解释了成语“侃侃而言”的读音、含义、出处及近义词反义词。该成语意为从容不迫、理直气壮地谈话或发表言论,源自《论语·乡党》,用于形容学识渊博、修养深厚的人在谈论时的表现。其近义词包括“侃侃而谈”、“口若悬河”等,反义词有“支支吾吾”、“沉默寡言”等。文章还提供了多个例句来展示该成语的正确用法,并指出错误用法的两种情况,即使用场合不当和误解成语含义。
侃侃而谈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侃侃而谈”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与反义词,并给出了相关例句。该成语形容人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通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交谈中表现得自信、有逻辑。其典故源自《论语·乡党》中的描述。同时,本文还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和言辞的得体性。
掌握"侃"字的正确读音kǎn 了解8笔笔顺与组词造句技巧
本文介绍了“侃”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多种含义。包括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以及闲聊、刚直、和乐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同时提供了相关的词语和例句,如“词气~然”、“两人一见面就~起来没完”等,全面展示了“侃”字在汉语中的用法和含义。
谠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汉字“谠”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并详细解释了其含义,表示正直的言论或正直的言论的人。此外,还包括了诸如谠言、谠论、谠直等与“谠”相关的词汇含义。
描写钟馗最好的诗词
本文整理了关于描写钟馗的诗词,这些诗词从不同的角度和笔法描绘了钟馗的形象与精神。钟馗被赞誉为捉鬼英雄,以其威武勇猛、忠诚耿直、正义勇敢的品质被传颂。诗词中描绘了钟馗的英勇形象、忠诚与担当、正义与勇气,以及他的精神传承和寓意与象征。这些诗词不仅丰富了文化内涵,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这位民间英雄。
谠言直声
谠言直声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ng yán zhí shēng。其含义为正直无私的言论和声音,形容言辞正直、坦诚,不偏不倚,直抒己见。该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与之相关的历史典故和故事可以找到。谠言直声的近义词有直言不讳、正气凛然等,反义词有虚应故事、巧言令色等。在运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场合、搭配不当、滥用夸张和不分语境等错误用法。该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的真诚、坦率和正义感。
危言覈论是什么意思
危言覈论的读音危言覈论的读音为:wēi yán hé lùn。危言覈论的含义危言覈论指发表正直的言论,对事情进行切实论述。其中,“危言”指的是正直的、有见地的言论,“覈论”则表示切实地讨论或论述。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发表言论时,能够直面问题,提出中肯、切实的观点。危言覈论的典故危言覈论这一成语源于古代,最早出自《汉书》等文献。其中,《汉书》中记载了一些大臣向皇帝进谏时,发表了正直的言论,对国家大事进行了切实的论述,后来这种行为被概括为“危言覈论”。这个成语在历史上一直被用来形容那些敢于直面问题、发表中肯见解的人。危言覈论的近义词近义词:正论直说:指发表正直的言论,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切中
危言危行是什么意思
危言危行的读音危言危行读音为wēi yán wēi xíng,其中“危”字表示高峻、危险、严重等含义,而“言”和“行”则分别指言语和行为。危言危行的含义“危言危行”原意是指言语和行动都正直、正直的言论和正直的行为。在古代,这种表达方式常用来形容那些言行一致、品德高尚的人。现在,这个成语的含义已经扩展到形容言语行动正直、直率、敢言敢为,不畏强权、不趋炎附势。危言危行的典故该成语最早出自《论语·宪问》中的“邦有道则危言危行,邦无道则愚忠愚信。”意思是当国家政治清明时,要直言正行;当国家政治黑暗时,则需保持忠诚和信仰而不显露。后来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在困难环境中仍然坚持正义、直言不讳的人。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