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文缛节:被形式束缚的礼仪之困
读音
fán wén rù jié
含义
- 繁:繁多、复杂
- 文:礼节、仪式
- 缛:繁琐、多余
- 节:规矩、程序
整体含义:形容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琐碎多余的规定或程序。
典故
- 《礼记·檀弓》:
孔子批评鲁国贵族过分讲究丧礼仪式,认为”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指出真正的礼在于诚心而非繁琐形式。 - 《汉书·艺文志》:
班固评价某些儒家学者”务碎义逃难,便辞巧说”,导致礼仪变得”繁文饰说”,失去本真。 - 宋代官场现象:
南宋官员周必大在奏折中痛陈:”今之弊,在于繁文缛节,一事而经数司,一状而费百纸”,直指官僚体系的效率低下。
近义词
- 繁礼多仪:强调礼节的数量繁多
- 虚文浮礼:突出礼节的形式化与虚伪
- 叠床架屋:比喻制度层层堆砌
- 拘文牵俗:被条文和习俗束缚
- 仪节繁琐:专指仪式程序的复杂
反义词
- 删繁就简:去除繁琐追求简洁
- 简明扼要: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 直截了当:做事干脆不绕弯
- 返璞归真:回归本质去除修饰
- 大刀阔斧:果断改革去除冗余
例句
小学阶段
- 古代皇帝吃饭要经过十八道程序,真是繁文缛节!(四年级)
- 这个游戏的规则太复杂了,简直像繁文缛节!(五年级)
初中阶段
- 春节拜年本是好传统,但磕头、送礼等繁文缛节让年轻人压力倍增。
- 学校废除了一些繁文缛节,现在请假手续简便多了。
高中阶段
- 《红楼梦》中元春省亲的场面,将封建社会的繁文缛节展现得淋漓尽致。
- 官僚主义往往表现为繁文缛节,一个项目审批要盖几十个公章。
大学/成人阶段
- 学术论文的格式要求不该沦为束缚思想的繁文缛节。
- 企业数字化转型首先要破除传统管理的繁文缛节。
- 婚礼策划师建议新人:”去掉繁文缛节,保留真正有意义的仪式。”
工作场景
- 新经理上任后,立即废除了晨会签到等繁文缛节。
- 这份合同附加条款过多,都是些法律上的繁文缛节。
社会评论
- 防疫检查要科学高效,不能变成走过场的繁文缛节。
- 乡村振兴要避免将传统文化包装成新的繁文缛节。
历史视角
-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强烈批评官场的繁文缛节阻碍改革。
- 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中世纪宗教艺术的繁文缛节。
跨文化比较
- 相比日本茶道的繁文缛节,中国茶文化更注重随心适意。
- 国际商务谈判中,要提前了解对方文化中的繁文缛节。
科技领域
- 区块链技术有望消除金融交易中的繁文缛节。
- 用户体验设计要避免APP注册流程的繁文缛节。
哲学思考
- 老子”大道至简”的思想,正是对繁文缛节的最好批判。
错误用法
- 误用对象:
❌ “这个数学公式推导过程很繁文缛节“(应形容制度礼仪,不用于客观复杂事物) - 褒贬颠倒:
❌ “故宫建筑群的繁文缛节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贬义词误作褒义) - 轻重不当:
❌ “妈妈要求饭前洗手,真是繁文缛节“(简单要求不能算) - 古今混淆:
❌ “原始社会的祭祀充满繁文缛节“(成语多用于文明社会) - 中英混搭:
❌ “这个pro流程太繁文缛节了”(成语不宜直接搭配英文)
这个承载着千年文化反思的成语,至今仍在提醒我们:真正的文明不在于形式的堆砌,而在于精神的自由与效率的提升。当我们在现代社会中遭遇各种”盖章马拉松””证明大循环”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的警示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
缛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汉字“缛”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础信息,并详细解释了其含义。文中提到,“缛”的含义包括烦琐和繁重,可用于描述繁多的礼节、文章等。此外,“缛”还可以指代繁密的彩饰,通“褥”表示褥子。本文还对“缛”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进行了阐述。
诗经里描写束发的诗词
诗经里描写束发的诗词(第1篇)诗经中的束发诗词及其解析一、引言“束发”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不仅是成人仪式的标志,更是文明、礼仪的象征。在《诗经》中,有多篇描写束发的诗词,展现了古人对这一仪式的重视和对其背后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二、诗经中的束发诗词《小雅·斯干》原文:嗟嗟我姝,抱布贸丝。抱布贸丝归,束薪有辉。夙兴夜寐,无忝尔所。作者与朝代:作者不详,但据考证,此诗应出自西周时期。解析:此诗描述了女子劳作与束发的情景,通过“束薪有辉”的描写,展现了束发仪式的重要性以及其光辉的象征意义。《国风·郑风·丰》原文:子之清扬,扬且之颜如花。纷兮杂糅,猗嗟华矣!不日而衰,彼人维物,今之士也。猗嗟女兮宜室宜家。
古代迁柩诗词中的生死观照与情感表达 探寻10首写迁柩的经典诗词
本篇内容主要介绍了描写迁柩的古诗词及其解析。文章提到了不同朝代诗人创作的迁柩诗词,通过对迁柩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思。这些诗词不仅是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更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文章从不同角度对迁柩之诗进行解读,包括其背景、情感表达、艺术价值、文化内涵等。总的来说,迁柩之诗是古人对生命的咏叹与哀思的体现,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迭床架屋
“迭床架屋”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结构或内容上的重复、累赘,给人以繁琐冗余之感。典故源于古代建筑中的叠加木材。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画蛇添足、节外生枝和重床叠架等,反义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和简洁明了等。文章冗长重复可使用此成语批评。错误用法包括误用为褒义、使用场合不当以及与“画蛇添足”混淆使用。通过了解以上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繁文末节
繁文末节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án wén mò jié。其含义指的是繁琐复杂的礼仪或规章制度中不重要的细节或部分。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礼仪制度,用来形容过于注重细节而忽略了主要问题或实质性的内容。繁文末节的近义词包括繁文缛节、冗词赘句和细枝末节,反义词包括简明扼要、要言不烦和提纲挈领。在处理工作、写作和学习时,应该注重实质性内容,避免陷入繁文末节的细节中。同时,该成语常常被误用为形容某个人或事物过于繁琐、复杂、琐碎,但正确的用法应该是用来形容某个具体的事物或现象中不重要的细节部分。
明婚正娶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明婚正娶”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明婚正娶指的是通过正式的仪式和程序,公开地、合法地迎娶妻子,强调婚姻的庄重和正式。该成语源于古代中国的婚姻习俗,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对婚姻的看法和态度。近义词包括正式迎娶、光明正大之婚、合法婚姻等。反义词包括私奔、秘密结婚、非正式婚姻等。在例句中,明婚正娶被用于描述传统的婚礼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明婚正娶不应被用于描述不正式或秘密的婚礼或恋爱关系,也不应与其他贬义词汇混淆使用。
男婚女聘是什么意思
男婚女聘是一种通过媒人介绍、双方考察选择后确立婚姻关系的传统习俗,读音为nán hūn nǚ pìn。这一成语源于古代的婚姻习俗,经过一系列仪式和程序,男女双方正式结为夫妻。男婚女聘的近义词包括婚配、嫁娶、缔约,反义词为自由恋爱、私奔。使用这一成语时需注意场合、用词以及与其相关概念的区别,避免混淆或滥用。
烦文缛礼
烦文缛礼是一个成语,形容礼仪繁琐、复杂,读音为fán wén rù lǐ。该成语源于古代礼仪制度,用以指过分繁琐的礼仪和规定。其近义词包括繁文缛节、缛礼烦节等,反义词包括简明扼要、简朴从宜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注意其适用场景和语境,避免错误用法。文章详细解释了烦文缛礼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在不同场合下的用法示例。
缛礼烦仪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缛礼烦仪”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指过于繁琐的礼仪和繁杂的仪式,源于古代社会对于礼仪的过分追求。在运用时需注意适用场景和语境,避免错误使用。
关于家祭的诗词
关于家祭的诗词(第1篇)关于家祭的诗词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是家国情怀和家族传统的生动体现。以下是一篇关于家祭的诗词及其解析的文章:家祭之诗篇一、《祭侄赠赞善大夫文》 宋·文天祥原文:昔我往矣,家有奠兮。尊祖祢宗,敬酒以献。家祭勿忘,神灵其鉴。作者与朝代:文天祥,宋朝。解析:此诗是文天祥为祭祀侄子所写,表达了家族祭祀的庄重和敬仰之情。诗中强调了祭祀时对祖先的尊敬和祭祀的重要性,告诫家族成员勿忘先祖之恩。二、《家祭》 宋·陆游原文:祭灶家家酒满斟,呼童持榼绕烟尘。神灵若在应知此,莫向人间作鬼神。作者与朝代:陆游,宋朝。解析:此诗描绘了家祭时家家户户的热闹景象,并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家族繁荣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