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门自守
读音
dù mén zì shǒu
含义
- 杜:关闭,堵塞。
- 门:门户,家门。
- 自守:自我约束,不与他人往来。
整体含义:指闭门不出,不与外界接触,形容人隐居避世或谨慎自持,不轻易与人交往。
典故
- 《史记·商君列传》
商鞅变法后,秦国贵族不满,商鞅被迫逃亡,最终“杜门不出”,形容他因政治斗争失败而隐居避祸。 - 《后汉书·独行列传》
东汉隐士梁鸿因不满朝廷腐败,选择“杜门自守”,不与权贵往来,专心著书立说。 - 《晋书·王导传》
东晋名士王导在政局动荡时曾“杜门自守”,以示不参与权力斗争,后因局势稳定才重新出仕。
近义词
- 闭门谢客:拒绝接待客人,不与外界往来。
- 深居简出:居住隐蔽,很少外出。
- 与世隔绝:完全脱离社会,不与外界联系。
- 隐居避世:远离世俗,过清静生活。
反义词
- 广结善缘:广泛结交朋友,建立良好关系。
- 抛头露面:公开露面,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 交游广阔:朋友众多,社交广泛。
- 趋炎附势:主动巴结权贵,热衷社交。
例句
- 小学低年级:爷爷退休后喜欢“杜门自守”,每天在家看书、养花。(简单易懂)
- 小学高年级:疫情期间,许多人不得不“杜门自守”,减少外出。(结合现实)
- 初中:他因性格孤僻,长期“杜门自守”,很少参加班级活动。(描述性格)
- 高中:古代文人仕途失意时,常选择“杜门自守”,寄情山水。(历史背景)
- 大学及以上:这位学者淡泊名利,“杜门自守”潜心研究,最终成就斐然。(学术语境)
- 文学描写:山村老翁“杜门自守”,唯有清风明月相伴。(诗意表达)
- 职场场景:他因职场挫折,一度“杜门自守”,拒绝所有社交邀请。(心理描写)
- 历史评论:范仲淹被贬时曾“杜门自守”,但仍心系天下。(历史人物)
- 寓言故事:狐狸假装“杜门自守”,实则暗中观察猎物。(拟人化用法)
- 哲学讨论:道家提倡“杜门自守”,追求内心的宁静。(思想阐释)
错误用法
- 误用为“主动社交”
❌ 错误例句:他性格开朗,喜欢“杜门自守”,朋友很多。
✅ 解析:“杜门自守”指封闭自己,与“开朗”“朋友多”矛盾。 - 误用为“短暂休息”
❌ 错误例句:周末我“杜门自守”,睡了个懒觉。
✅ 解析:该成语强调长期避世,非短暂行为。 - 误用为“专注工作”
❌ 错误例句:程序员“杜门自守”写代码,三天没出门。
✅ 解析:虽有关联,但更强调避世而非专注。 - 误用为“家庭团聚”
❌ 错误例句:春节全家“杜门自守”,其乐融融。
✅ 解析:成语不含家庭团聚的积极含义。
总结:“杜门自守”多用于描述消极避世或谨慎隐居的状态,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与积极社交、短暂行为混淆。
你可能感兴趣
闭门埽轨
闭门埽轨是一个成语,原意是形容人闭门谢客,专心致志地做事。现常用来形容人专心致志地工作或学习,不受外界干扰。典故源自《汉书·王莽传》和王莽闭门谢客、专心工作的行为。近义词包括闭门不出、潜心致志等。反义词包括游手好闲、浮躁不安等。使用闭门埽轨时要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使用不当或过于夸张。
闭门扫轨
本文介绍了“闭门扫轨”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闭门扫轨形容一个人或地方隐秘封闭,不希望被打扰,常用来形容人专心致志地做事或隐居生活。其典故包括古代隐士和学者的故事。近义词为闭门谢客、独善其身等,反义词为热闹喧嚣等。文章还给出了在合适场合使用闭门扫轨的例句。同时,提醒读者在错误语境下使用闭门扫轨会造成误解。
闭门扫迹
闭门扫迹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ì mén sǎo jì。这个成语指的是关门隐居,不与外界接触。它源于古代隐士的避世行为,如晋朝时期的陶渊明。近义词包括隐居山林、避世不出等。使用此成语时需要注意语境和用法,避免错误地用于形容经常外出旅游或参加社交活动的情况,或是在不需要强调隐居或避世的情况下使用。此外,闭门扫迹不应该与其他表示隐居或避世的词语混用,且要避免在不恰当的语境中使用。
闭关却扫
闭关却扫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ì guān què sǎo,意思为闭门谢客,不外出打扫,形容人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或修身养性。该成语源于古代文人隐居或专心修学的故事。其近义词有闭门不出、潜心修学等,反义词包括奔走四方、涉世未深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用来形容玩游戏或与家人交流等不恰当的情境。例如,他为了准备考试或专心写小说,决定闭关却扫;老学者每天闭门谢客,研究学问;他为了修身养性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闭关却扫等。
杜门绝迹
本文介绍了成语“杜门绝迹”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并提供了相关例句。该成语描述的是人们为了寻求心灵宁静或远离尘世纷扰而采取的隐居行为。其源于古代隐士的生活,这些文人墨客选择远离社交,专心追求内心世界。在运用该成语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不当使用场合、用法混淆及滥用成语等。
闭门却扫
"闭门却扫"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ì mén què sǎo,意思是关上门并打扫干净,形容专心读书或做学问,暂时搁置其他事情,表现出专心致志的精神状态。其典故源于陶渊明和诸葛亮的隐居生活。近义词有"闭门读书"、"静心钻研"、"潜心修学",反义词包括"浮躁不安"、"热衷名利"、"奔波劳碌"。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语境,避免误解。错误用法包括将其误解为拒绝社交或在不需要表达专心致志的语境中使用。
杜门谢客
杜门谢客是一个成语,拼音为dù mén xiè kè。该成语指闭门不出、谢绝客人来访的行为,用来形容一个人因某些原因不愿或不能与外界接触、不接受他人拜访的状态。其典故源于古代中国。此外,该成语也常用来形容文人墨客在创作时需要独处静思的情况。近义词包括闭门谢客、闭门不出等。反义词为广交朋友、热情好客等。使用时应根据语境准确理解其含义,避免误用。例如,不应将其与“闭门造车”混淆,也不应将其误用为形容一般的长久宅家状态。
杜绝人事
“杜绝人事”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ù jué rén shì】,意思是不参与人间事务,与世隔绝,形容人或地方清静。其典故可能源于古代隐士或避世者的生活状态。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闭门谢客、避世脱俗、独善其身等。反义词包括热闹非凡、人来人往、世事繁多等。文章中还提到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示例,如不当场合使用或与其它词语混淆使用。希望读者能够正确使用该成语,以准确表达所需含义。
闭门却轨
闭门却轨的读音为bì mén què guǐ,形容人闭门不出,不与外界往来。其含义包括拒绝或舍弃常规的路径或方向。典故包括庄辛劝说楚襄王远离纷扰和杜甫表达希望找到安身之所的情感。近义词有闭关锁国、深居简出、离群索居等。反义词包括广结良缘、游走四方、交际广泛等。使用时要避免将其误用为形容地方或事物的封闭状态,或与“离群索居”混淆使用。文章对闭门却轨的介绍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帮助。
杜门自绝
杜门自绝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ù mén zì jué。它表示一个人或团体主动断绝与外界的联系,不再参与社会活动或与人交往。这个成语可能源于古代对于自我封闭、孤立无援的生活状态的描述和反思。它的近义词包括自我封闭、孤立无援等,反义词则是广结良缘、开放包容等。使用杜门自绝时需要注意不当使用场合、误解含义和滥用词语等错误用法。该成语在描述某人因遭受打击、矛盾或失望而选择断绝与外界联系的生活方式时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