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占鳌头:成语详解
读音
dú zhàn áo tóu
含义
- 独:单独,唯一。
- 占:占据,占有。
- 鳌:古代传说中的大海龟或龙头鱼身的巨兽,象征至高无上的地位。
- 头:首位,第一。
整体含义:指在竞赛或竞争中名列第一,占据最高位置,比喻位居榜首或成为最优秀者。
典故
- 科举考试中的“鳌头”
在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结束后,皇帝会在金銮殿召见新科进士,并宣布状元、榜眼、探花的名次。相传皇宫大殿前的台阶上刻有鳌鱼图案,状元需站在鳌头的位置行礼,因此“独占鳌头”成为状元的代称。 - 神话传说
传说鳌是龙生九子之一,力大无穷,能背负仙山。古人认为鳌是祥瑞之物,能站在鳌头上的人必定非同凡响,因此“独占鳌头”也用来形容超凡脱俗的成就。 - 《元曲选》中的记载
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在《谢天香》中写道:“他独占鳌头,名扬四海。”这里的“独占鳌头”指在才学或功名上无人能及。
近义词
- 名列前茅:指排名靠前,但不一定是第一。
- 首屈一指:强调在某个领域无人能超越。
- 出类拔萃:形容才能或品质远超常人。
- 鹤立鸡群:比喻在群体中显得特别突出。
- 一马当先:指在竞争中领先。
反义词
- 名落孙山:指考试落榜或排名靠后。
- 垫底:指排名最后。
- 平庸无奇:形容表现普通,没有突出之处。
- 碌碌无为:指没有成就,表现平平。
- 望尘莫及:形容远远落后,无法追赶。
例句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他在运动会上独占鳌头,拿到了跑步比赛的第一名。
- 这次数学竞赛,小明独占鳌头,大家都为他骄傲。
-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她的作文水平很高,每次比赛都能独占鳌头。
- 在全校英语演讲比赛中,他独占鳌头,获得了金牌。
-
初中(7-9年级)
- 这位科学家凭借卓越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独占鳌头。
- 他在全国物理竞赛中独占鳌头,被保送进了重点高中。
-
高中(10-12年级)
- 这家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独占鳌头,引领行业发展。
- 她的钢琴演奏技艺精湛,在国际比赛中独占鳌头。
-
大学及以上
- 这位学者在量子力学研究方面独占鳌头,多次获得国际奖项。
- 该品牌凭借创新设计,在全球市场上独占鳌头。
错误用法
-
用于贬义(错误)
- ❌ 他靠作弊独占鳌头,真让人不齿。(“独占鳌头”是褒义词,不能用于负面行为。)
-
用于非竞争场景(错误)
- ❌ 他独占鳌头地吃完了整盘菜。(“独占鳌头”适用于比赛或竞争,不能形容吃饭。)
-
用于群体(错误)
- ❌ 我们班在运动会上独占鳌头。(“独占鳌头”通常指个人或单一主体,群体可用“名列前茅”。)
-
与“并列第一”混淆(错误)
- ❌ 他们俩并列第一,都独占鳌头。(“独占鳌头”强调唯一性,不能用于并列情况。)
-
用于抽象概念(错误)
- ❌ 这个想法独占鳌头。(“独占鳌头”多用于具体的人或事物,不适用于抽象概念。)
总结:“独占鳌头”是一个充满历史底蕴的成语,使用时需注意其褒义性和适用场景,避免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独占鳌头
本文介绍了成语“鳌头独占”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并提供了多个例句。该成语原指科举考试中独占魁首,现常用来形容在某一方面或领域中独领风骚、独占优势。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对象是否合适,避免错误用法。
鳌怎么读 揭秘神话巨兽áo的18画笔顺与独占鳌头成语
本文介绍了鳌的字形、拼音、部首、笔顺,并解析了鳌的含义,包括传说中指海里的大龟或大鳖。文章还列举了鳌山、鳌头、鳌阙等多个词汇,详细描述了它们的含义和用法。
桂林一枝
桂林一枝是一个成语,读音为guì lín yī zhī。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人在众多人才中才华或能力特别突出,独树一帜。其最早源于唐朝时期一位才子在科举考试中的表现。桂林一枝的出处最早来自《新唐书·文艺传中·柳宗元》。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佼佼者、出类拔萃和独占鳌头等,反义词为平庸之辈、碌碌无为和群龙无首等。在特定语境中,桂林一枝可用来赞美某人的才华出众。然而,使用时应避免不当场合或与原意相反的用法。
独霸一方
独霸一方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ú bà yī fāng。它用来形容某个势力或个人在某一地区或领域内具有强大的控制力或影响力,能够单独控制或支配该地区。该成语源于古代战争和封建社会,具有贬义色彩。独霸一方的近义词包括称霸一方、独占鳌头等。其反义词有势均力敌、公平竞争等。但在使用时,应注意避免错误地将该词用于形容个人魅力或团体合作的场合。正确理解和使用该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意思。
鳌里夺尊
文章介绍了“鳌里夺尊”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词形容在众多杰出人物中脱颖而出,取得显著地位或成就。其源于古代科举制度,指获得状元的人。文章还提到了使用不当场合和滥用该词的错误用法。
一花独放是什么意思
一花独放的读音一花独放(yī huā dú fàng)一花独放的含义“一花独放”这个成语原意是指只有一朵花独自开放,现在常用来形容在众多事物中,只有一种或一个人独领风骚,独占鳌头。它强调了某种事物或人的独特性和突出性。一花独放的典故一花独放的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诗词中。在古代,诗人常常用“一枝独秀”来形容某一事物或人的独特和突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一花独放”,并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此外,也有一些故事传说中出现了“一花独放”的情节,比如某地的一朵花在寒冷的季节独自绽放,象征着坚韧和独特性。一花独放的近义词独树一帜:指自成一家,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独领风骚:形容在某方面独占鳌
鄐诜高第
本文介绍了成语“鄐诜高第”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给出了相关的例句和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形容在科举考试中取得高名次或在某个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人。同时,文章也解释了如何正确运用这个成语,避免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
疾足先得
“疾足先得”是一个成语,意指在速度或时机上占据优势,更快获得所需或实现目标,强调速度和效率的重要性。其源于古代故事,形容快速行动取得优势。近义词有“捷足先登”、“抢先一步”、“先发制人”等。反义词为“慢条斯理”、“落后于人”、“迟缓不前”等。在使用时需根据具体语境判断选择,避免误解和滥用。错误用法包括误解为贬义词语、使用不当场合以及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
扯鼓夺旗
“扯鼓夺旗”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ě gǔ duó qí。其含义是形容军队或个人在战斗中勇猛果敢、奋勇争先,表现出强烈的斗志和决心。该成语源于古代战争中的实际场景,描述士兵们擂动战鼓并争夺敌方旗帜的情景。其近义词包括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等,反义词为畏缩不前、胆小如鼠等。该成语可以在比赛、工作、人生挑战等场合中使用,表达一种勇猛果敢、奋勇争先的精神。但需注意,该成语应被正确理解和使用,避免误解或误用。
名落孙山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名落孙山”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与其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源自古代科举考试的故事,用来形容考试或选拔中未被录取的人。文章还列举了“名落孙山”在不同情境下的例句,并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注意使用场合和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