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里夺尊:独占鳌头的荣耀
读音
鳌里夺尊(áo lǐ duó zūn)
含义
- 鳌:古代传说中的大海龟或巨鳖,常被用作吉祥的象征,也指科举考试中状元站立的位置(“独占鳌头”即源于此)。
- 里:内部、其中。
- 夺:争取、赢得。
- 尊:尊贵、首位。
整体含义:在众多优秀者中脱颖而出,夺得最高荣誉或地位。
典故
- 科举考试中的“鳌头”:
古代科举殿试后,皇帝会召见新科进士,其中状元站在宫殿台阶的鳌头雕像前,故称“独占鳌头”。后来“鳌里夺尊”也用来形容在竞争中拔得头筹。 - 《镜花缘》中的典故:
清代小说《镜花缘》曾提到“鳌里夺尊”一词,形容才子佳人在比试中力压群雄,成为最耀眼的存在。 - 民间传说:
传说龙宫中有巨鳌驮碑,能站在鳌背上者必是超凡之人,因此“鳌里夺尊”也隐含超越凡俗、登顶巅峰之意。
近义词
- 独占鳌头:指在竞争中取得第一名。
- 出类拔萃:形容才能或品质远超同类。
- 鹤立鸡群:比喻人的才能或仪表突出于众人。
- 首屈一指:表示位居首位,无人能及。
- 超群绝伦:指才能或技艺远超常人。
反义词
- 名落孙山:指考试或竞争中未能入选。
- 碌碌无为:形容平庸无成就。
- 甘居人后:指安于落后,不求进取。
- 相形见绌:相比之下显得远远不如。
- 平庸无奇:指毫无突出之处。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在画画比赛中鳌里夺尊,拿到了第一名!
- 运动会上,小红鳌里夺尊,成为全班跑得最快的人。
-
小学高年级:
- 这次数学竞赛,他凭借扎实的基础鳌里夺尊,赢得了金牌。
- 在全校朗诵比赛中,她鳌里夺尊,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
初中:
- 尽管竞争激烈,他仍能在众多选手中鳌里夺尊,实属不易。
- 科技创新大赛上,她的发明鳌里夺尊,被推荐参加全国比赛。
-
高中:
- 高考成绩公布后,他鳌里夺尊,成为全省理科状元。
- 在模拟联合国大会上,她凭借出色的演讲鳌里夺尊,获得最佳代表称号。
-
大学及以上:
- 这位青年科学家在学术领域鳌里夺尊,屡获国际大奖。
- 他的论文在顶尖期刊发表,堪称鳌里夺尊的学术成果。
错误用法
-
用于非竞争场景:
- ❌ 错误:他在家里鳌里夺尊,大家都听他的。(家庭关系不适用竞争类成语)
- ✅ 正确:他在公司年度评优中鳌里夺尊,成为最佳员工。
-
形容普通优秀而非顶尖:
- ❌ 错误:这次考试他考了90分,真是鳌里夺尊。(未达“最杰出”程度)
- ✅ 正确:这次考试他满分夺冠,堪称鳌里夺尊。
-
用于贬义或讽刺:
- ❌ 错误:他靠关系鳌里夺尊,真让人不服。(成语本身含褒义)
- ✅ 正确:他凭借实力鳌里夺尊,令人敬佩。
-
对象错误(非人或团队):
- ❌ 错误:这棵树的果实鳌里夺尊,长得最大。(适用于人或竞争性成果)
- ✅ 正确:他的科研成果在学术界鳌里夺尊。
“鳌里夺尊”不仅是对卓越成就的赞美,更蕴含着中华文化中对“力争上游”精神的推崇。正确使用这一成语,能让表达更具文采与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
独占鳌头
本文介绍了成语“鳌头独占”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并提供了多个例句。该成语原指科举考试中独占魁首,现常用来形容在某一方面或领域中独领风骚、独占优势。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对象是否合适,避免错误用法。
桂林一枝
桂林一枝是一个成语,读音为guì lín yī zhī。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人在众多人才中才华或能力特别突出,独树一帜。其最早源于唐朝时期一位才子在科举考试中的表现。桂林一枝的出处最早来自《新唐书·文艺传中·柳宗元》。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佼佼者、出类拔萃和独占鳌头等,反义词为平庸之辈、碌碌无为和群龙无首等。在特定语境中,桂林一枝可用来赞美某人的才华出众。然而,使用时应避免不当场合或与原意相反的用法。
鳌怎么读 揭秘神话巨兽áo的18画笔顺与独占鳌头成语
本文介绍了鳌的字形、拼音、部首、笔顺,并解析了鳌的含义,包括传说中指海里的大龟或大鳖。文章还列举了鳌山、鳌头、鳌阙等多个词汇,详细描述了它们的含义和用法。
独占鳌头
本文介绍了成语“独占鳌头”的读音、含义、每个字的解释、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给出了正确的用法和错误用法的示例。该成语原指在科举时代考试中取得最高分,现在用来形容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中,某人或某事物具有卓越的成就或突出的地位。同时,也提醒读者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的匹配,避免滥用。
独霸一方
独霸一方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ú bà yī fāng。它用来形容某个势力或个人在某一地区或领域内具有强大的控制力或影响力,能够单独控制或支配该地区。该成语源于古代战争和封建社会,具有贬义色彩。独霸一方的近义词包括称霸一方、独占鳌头等。其反义词有势均力敌、公平竞争等。但在使用时,应注意避免错误地将该词用于形容个人魅力或团体合作的场合。正确理解和使用该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意思。
鄐诜高第
本文介绍了成语“鄐诜高第”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给出了相关的例句和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形容在科举考试中取得高名次或在某个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人。同时,文章也解释了如何正确运用这个成语,避免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
出人头地
"出人头地"是一个成语,意为从众人中脱颖而出,达到较高地位或境界,常用来形容人经过努力取得显著成就。其典故源自古代科举制度,与仕途成功相关。近义词有"脱颖而出"、"超群出众"等。反义词包括"默默无闻"、"平庸无奇"等。该成语在实际使用中要避免错误用法,如用于贬低他人或滥用。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出人头地"的不同用法和含义。
名落孙山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名落孙山”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与其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源自古代科举考试的故事,用来形容考试或选拔中未被录取的人。文章还列举了“名落孙山”在不同情境下的例句,并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注意使用场合和语境。
桂折一枝
桂折一枝是一个成语,读音为guì zhé yī zhī。它表示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取得优异的成绩或成就。该成语源于古代科举制度,常用来比喻在考试、选拔或竞赛中取得首屈一指的成绩。其典故包括古代科举考试中的桂花自喻和桂花树下仙鹤栖息的寓意。近义词有独占鳌头、首屈一指、出类拔萃等。反义词包括名落孙山、平平无奇、碌碌无为等。使用桂折一枝时需要根据语境正确运用,避免误用、滥用或场合不当。
蟾宫折桂
蟾宫折桂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án gōng zhé guì,源自古代科举考试的传说,用来形容在重要的考试或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或突出的成就。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攀折月宫的桂花树,表示取得成就。它的典故与古代科举考试相关。近义词包括榜上有名、金榜题名等,反义词为名落孙山、落第失意等。使用时需注意上下文和语境的搭配,避免错误用法。例如,某人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可以说他蟾宫折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