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运匠心
读音
dú yùn jiàng xīn
含义
“独”指独自、独立;“运”指运用、施展;“匠”指工匠、巧思;“心”指心思、智慧。合起来,“独运匠心”形容一个人凭借自己的独特构思和精湛技艺,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或方案。
这个成语强调创新和巧思,常用于赞美艺术家、设计师、作家等人在创作过程中展现的独特才华。
典故
- 《庄子·达生》:
庄子讲述“梓庆削木为鐻”的故事,梓庆制作乐器时,先静心凝神,去除杂念,最终雕刻出精美绝伦的作品。这体现了“独运匠心”的精神。 - 《世说新语·巧艺》:
东晋画家顾恺之画人物时,常“数年不点睛”,直到灵感涌现才完成点睛之笔,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构思。 - 宋代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苏轼评价王维的画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称赞其艺术创作中的匠心独运。
近义词
- 别出心裁——指构思新颖,与众不同。
- 匠心独运——与“独运匠心”同义,强调独特的艺术构思。
- 独树一帜——比喻自成一家,风格独特。
- 标新立异——指提出新奇的见解或创造新的事物。
反义词
- 因循守旧——指沿袭旧法,不求创新。
- 千篇一律——形容事物形式单一,缺乏变化。
- 拾人牙慧——指抄袭或模仿别人的言论或作品。
- 墨守成规——形容固守旧法,不愿改变。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这幅画色彩鲜艳,一定是画家独运匠心画出来的!
- 老师夸我的手工制作独运匠心,很有创意。
-
小学高年级:
- 这座建筑的设计师独运匠心,让大楼看起来像一艘帆船。
- 他的作文构思巧妙,真是独运匠心。
-
初中:
- 这部电影的导演独运匠心,用倒叙手法讲述故事,让人印象深刻。
- 这款游戏的角色设定独运匠心,深受玩家喜爱。
-
高中:
- 他的科研方案独运匠心,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
- 这位服装设计师的作品独运匠心,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元素。
-
大学及以上:
- 这篇论文的研究方法独运匠心,为学术界提供了新的视角。
- 他的书法作品独运匠心,既有古法韵味,又有现代气息。
错误用法
-
用于贬义:
- ❌ 他做事总是独运匠心,不按规矩来。(“独运匠心”是褒义词,不能用于批评。)
- ❌ 这个方案太独运匠心了,根本行不通。(误用为“标新立异”的贬义。)
-
用于普通事物:
- ❌ 他吃饭的方式独运匠心。(“独运匠心”适用于艺术、设计等创造性工作,不适用于日常行为。)
- ❌ 这个机器的运转方式独运匠心。(更适合用“巧妙”或“精密”形容。)
-
与“抄袭”混淆:
- ❌ 他模仿别人的作品,也算独运匠心。(“独运匠心”强调原创性,抄袭不符合。)
-
用于群体创作:
- ❌ 这个团队合作的项目独运匠心。(更适合用“集思广益”或“群策群力”。)
“独运匠心”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成语,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蒸包子的诗词
这篇文章包含五篇关于描写蒸包子的诗词。这些诗词描绘了蒸包子的整个过程,从初现蒸笼、巧手制作、蒸制过程、美味诱人,到一口咬下的满足感受。同时,诗词中也赞美了制作包子的匠心与技艺,表达了对美食的热爱和对传统手艺的敬意。每篇诗词都有其独特的角度和细节描述,生动展现了蒸包子的场景与感受。
匠心独妙
“匠心独妙”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iàng xīn dú miào,形容某个人或事物独特且精妙的技艺和创意,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源于古代工匠文化,现在被广泛用于描述技艺高超、独具匠心的作品或人物。近义词包括“独具匠心”、“精妙绝伦”等,反义词有“平淡无奇”、“粗制滥造”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滥用、误用对象、与其他近义词混用及用词不当等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描述真正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的作品或人物。
穿花纳锦
穿花纳锦的读音为chuān huā nà jǐn,意为通过巧妙的技艺,尤其是刺绣、编织等手工艺,将各种花色、图案融合成精美的作品。该成语源于古代手工艺人的传说,描述技艺高超的女子能将各种元素绣制得美观且富有艺术性。其近义词如精妙绝伦、巧夺天工等,形容技艺或作品的极致美妙。反义词则表达粗制滥造、索然无味等次等质量或无趣的事物。穿花纳锦在例句中常用来形容刺绣、编织等作品,但需注意其错误用法,需用在描述技艺或作品本身,不可随意用于其他场合或对象。
匠的拼音
本文介绍了汉字“匠”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详细含义。匠字表示工匠或指在某方面造诣高深的人。文章还详细解析了匠字的构造,从木工的角度出发,说明了匠字的起源和演变。此外,匠字还有治理、教化、制作等动词含义。
楚楚有致
本文介绍了形容词短语“楚楚有致”的含义、出处、近义词与反义词,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示例和错误用法。该短语用于形容事物或场景的布局、设计精致优美,具有独特韵味和美感。楚楚有致来源于汉语长期使用,与楚文化中的美丽形象有关。正确使用能够生动描绘环境、物品和人的穿着举止,而误用则可能显得不恰当或批评意味。
描写蒲松龄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蒲松龄的诗词,描绘了这位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文章列举了多篇描写蒲松龄的诗词,并进行了分类解析,展示了蒲松龄的文学才华、情感世界和《聊斋志异》的传世价值。文章还探讨了蒲松龄诗词的影响与传承,强调了他的作品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赏析蒲松龄的诗词,可以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学思想,探寻这位文学巨匠的灵魂世界。
赵佶描写瓷器的诗词
本文围绕赵佶与瓷器之间的关系,创作了一系列以瓷器为主题的文章。文章通过展示赵佶与瓷器的艺术情感纽带,介绍了瓷器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文章穿插了符合主题的古诗词,并对诗词进行了解析,以展现瓷器之美的诗意表达。赵佶虽未留下直接描绘瓷器的诗词,但他的审美与瓷器之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欣赏瓷器之美,可以感受古代文人的情感和追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描写武则天外貌的诗词
描写武则天外貌的诗词(第1篇)关于描写武则天外貌的诗词,虽然现存的作品不多,但仍能从历史文献中找到一些描述性的文字。这些诗词可能没有经过系统的韵律与格律规范,但可以展现古人对于这位非凡女性的理解与赞美。一、《崦嵆野行觞图》节录原文:青娥媚眼映日华,金钿半掩芙蓉面。云髻轻梳露秀发,紫衣飘飘显风范。作者:佚名(无法确定具体作者)解析:此诗描述了武则天的外貌特征,用“媚眼”、“芙蓉面”等词形容其美貌,而“云髻”、“紫衣”则描绘了其雍容华贵的气质。二、《御制则天皇后挽歌》原文:女中英伟武后贤,风度端凝胜众仙。金钗宝冠流光溢,翠眉淡扫更添妍。作者:宋·蔡东藩解析:此诗以赞美为主,突出了武则天的英伟与风度
描写中国槐的诗词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描写中国槐的诗词,作者选取了多篇有关槐树诗词的文章进行概述,从多篇文章中挑选了若干篇关于中国槐的诗词,并对其进行了摘要性的描述和解析。这些诗词描绘了槐树的四季景色、美丽与寓意,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以及深深的相思之情。同时,文章也介绍了中国槐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符号地位,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通过古诗词中的描绘,人们可以感受到槐树的美与寓意,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因此,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多篇描写中国槐的诗词文章,这些文章通过古诗词的形式,描绘了槐树的美丽与寓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想。中国槐作为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符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是古诗
描写汉朝诗词名句
本文介绍了汉朝诗词的魅力与深度,通过赏析五篇关于汉朝诗词的文章,描绘了汉朝诗词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汉朝诗词多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了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感悟与思考。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文章还探讨了汉朝诗词的文化价值、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强调了汉朝诗词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通过欣赏和解读汉朝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追求,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