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木不成林
读音
dú mù bù chéng lín
含义
- 独:单独、独自。
- 木:树木。
- 不:否定词,表示“不能”。
- 成:形成、构成。
- 林:森林、树林。
整体含义:一棵树无法形成森林,比喻个人的力量有限,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成就大事。
典故
- 《后汉书·崔骃传》:
“独木不林,单丝不线。” 意思是单独一棵树不能成为森林,单根丝线不能织成布,强调个人力量的局限性。 - 《淮南子·说山训》:
“独木不林,独掌不鸣。” 比喻单靠一个人的力量难以成事,需要众人合作才能成功。 - 民间谚语:
古代农民在耕作时发现,单靠一个人难以完成繁重的农活,因此总结出“独木不成林”的道理,强调集体协作的重要性。
近义词
- 众志成城:众人齐心协力,才能筑起坚固的城墙。
- 团结就是力量:强调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
- 众人拾柴火焰高:比喻人多力量大,事情更容易成功。
- 孤掌难鸣:一个人难以成事,需要他人配合。
反义词
- 单打独斗:形容一个人独自行动,不与他人合作。
- 孤军奋战:比喻独自面对困难,缺乏支援。
- 独断专行:形容一个人独揽大权,不听取他人意见。
例句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老师说:“独木不成林,我们要一起打扫教室。”
- 小明和小红一起搬桌子,因为“独木不成林”。
-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篮球比赛中,一个人再厉害也赢不了,真是“独木不成林”。
- 我们班合唱比赛得了第一名,因为大家齐心协力,没有“独木不成林”。
-
初中(7-9年级):
- 团队合作很重要,毕竟“独木不成林”,单靠一个人很难成功。
- 在科学研究中,许多重大发现都是团队合作的成果,印证了“独木不成林”的道理。
-
高中及以上:
- 企业管理中,领导者必须懂得“独木不成林”,善于调动团队的力量。
-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贡献,“独木不成林”正是这个道理的最好诠释。
错误用法
-
用于形容个人能力不足:
- ❌ “他数学成绩不好,真是独木不成林。”(错误,应形容团队合作,而非个人能力。)
-
用于描述单一事物:
- ❌ “这本书的内容太单一,独木不成林。”(错误,成语不适用于形容事物的单一性。)
-
用于贬低个人价值:
- ❌ “你一个人做不了什么,独木不成林。”(错误,成语强调合作,而非否定个人。)
-
用于形容孤独感:
- ❌ “他一个人生活,感觉独木不成林。”(错误,成语不适用于表达孤独情绪。)
总结:“独木不成林”强调集体协作的重要性,不能用于形容个人能力、单一事物或孤独感。正确使用该成语,能更生动地表达团结合作的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
单丝不成线
“单丝不成线”是一个成语,形容单独的力量或事物无法形成整体效果或达到预期目标,强调团结和协作的重要性。其典故源于古代纺织工艺,比喻只有一根丝线无法完成纺织工作。近义词如孤立无援、势单力薄,反义词如众志成城、集腋成裘等。该成语错误用法包括误用为贬义、忽视团队合作重要性及用于描述非力量或事物方面的单独性。在实际应用中,应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强调团队合作和整合力量的重要性。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的读音为zàn zé yì zhé,zhòng zé nán cuī。这个成语强调团结和集体的力量,表示单独的个体容易受挫折或被摧毁,而集体则具有更强的抵抗力。源于古代军事战争,该成语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团结和集体力量能够战胜困难。其近义词如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等,反义词如一盘散沙、分崩离析等。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团结合作,面对困难时众志成城。错误用法是形容个人或小团体,应强调集体力量的重要性。
独木不林
独木不林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ú mù bù lín。它的含义是单独一棵树无法形成森林,比喻个人的力量有限,只有团结才能产生更大的力量。这个成语强调了集体力量的重要性以及个体与集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它的典故源自古代中国的寓言故事。然而,有些人可能误解这个成语,认为它意味着单打独斗或用于形容自然现象。在团队合作中,如果只关注个人表现而忽视集体作用,就可能会错误地使用这个成语。因此,我们需要正确理解并应用“独木不林”的道理,注重团队合作,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孤掌难鸣
“孤掌难鸣”是一个成语,读音为gū zhǎng nán míng,意思是单独或一方力量难以产生大的影响或完成某项任务。它源自古代传说,强调团队合作与个体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其近义词包括势单力薄、单枪匹马等,反义词为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等。该成语在实际应用中有多个例子,包括团队项目、比赛、工作等场景。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解其含义,特别是将其用于形容个人能力出众但缺乏帮助或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正确运用该成语,能准确表达个体在缺乏支持或协助时难以取得成功的含义。
二龙戏珠
二龙戏珠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èr lóng xì zhū,用来形容两个人或团体在某个领域或活动中的相互配合和竞争。该成语源于古代神话传说,表示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常用来比喻在某项工作中,两个能力相当的人或团队共同完成任务。其近义词包括共舞双龙、齐心协力、携手共进等,反义词有各自为政、互相拆台等。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注意语境和语气的把握,避免误用。二龙戏珠也常被用于形容两个团体间的合作与竞争。
单丝不线
本文介绍了成语“单丝不线”的读音、含义、典故和出处。该成语用于形容事物孤立无援,难以成事,源自古代织布工艺中的一根丝线无法织布的情况。文章还介绍了该成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通过例句展示了其用法。同时,本文还指出了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的错误用法。整体而言,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单丝不线”这个成语。
各不相谋
“各不相谋”是一个成语,读音为gè bù xiāng móu,意思是人们各有各的打算,不互相商量或协调。该成语源于古代社会中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它常用来描述人们之间缺乏合作和协调的情况,比如项目中的部门或团队之间缺乏沟通导致进度拖延或合作失败等。使用这个成语时要注意其语境和含义,避免滥用或误用。与“各不相谋”类似的成语有“各自为政”、“各自盘算”等,而反义词则包括“协同合作”、“团结一致”等。在使用这些成语时,需要注意其区别和适用场景。
感情用事
感情用事是一个成语,读音为gǎn qíng yòng shì。它表示在处理事情时过于依赖情感因素而忽视理性判断和客观事实,常导致决策失误。该成语源于古代典籍和故事,用于形容不理智、易受情感左右的人。典故中赵括的失败是一个典型例证。感情用事的近义词有“意气用事”等,反义词有“理智冷静”等。使用不当会导致决策错误、团队效率下降和人际关系紧张等后果。因此,在处理事务时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不受情感左右。
孤芳自赏
孤芳自赏是一个成语,读音为gū fāng zì shǎng,用来形容一个人自视甚高、自我欣赏,常带有自负、自满的意味。该成语出自古代文学作品,典故中常描绘独自欣赏自己的美丽、才华或成就的情景。它的近义词包括自我陶醉、自命不凡和自我欣赏等,反义词则是与众同欢、虚怀若谷等。使用孤芳自赏时需要注意语境和用法是否得当,避免用于描述过于自我中心、不关心他人感受或缺乏合作精神的状态。
独当一面
本文介绍了成语"独当一面"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及其与相近词语和反义词的辨析。该成语指一个人或组织能独立承担任务,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与责任。典故来源于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的独立作战和李广在战场上的表现。近义词包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等,反义词则为依赖他人、缺乏担当等。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正确用法,并强调了避免错误使用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