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半壁

东南半壁:一方天地的历史与寓意

读音

dōng nán bàn bì

含义

  • :方位词,指东方。
  • :方位词,指南方。
  • 半壁:半边,指部分领土或区域。
    整体含义:指国家或地区的东南部分,常用来形容某一区域的重要地位或繁荣景象。

典故

  1. 《晋书·王导传》:东晋时期,王导辅佐司马睿在江南建立政权,保住了东南半壁江山,使汉文化得以延续。
  2. 南宋时期:金兵南下,宋高宗赵构迁都临安(今杭州),依靠长江天险,维持了南宋的东南半壁统治。
  3. 明代抗倭: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保卫了明朝的东南半壁安宁。

近义词

  1. 半壁江山:指国家的一部分领土,多用于形容政权偏安一隅。
  2. 一方天地:指某一特定区域或领域。
  3. 区域重镇:指某一地区的重要城市或战略要地。

反义词

  1. 一统天下:指全国统一,没有分裂。
  2. 全域皆安:指整个国家或地区都处于和平稳定状态。
  3. 四海升平:形容天下太平,没有战乱。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我们家乡在祖国的东南半壁,气候温暖,风景优美。
    • 老师说,东南半壁有很多好吃的海鲜。
  2. 小学高年级

    • 南宋时期,朝廷依靠东南半壁的富庶维持了百年统治。
    • 东南半壁的经济发展很快,吸引了很多人才。
  3. 初中

    • 历史上,东南半壁多次成为汉文化的重要保存地。
    • 明朝时,戚继光在东南半壁抗击倭寇,立下赫赫战功。
  4. 高中及以上

    • 在战乱年代,东南半壁往往成为政权最后的依托。
    • 东南半壁的繁荣离不开历代人民的辛勤开拓。

错误用法

  1. 地理范围错误

    • ❌ “东北半壁”是错误用法,该成语特指东南方向。
  2. 对象错误

    • ❌ “我们班的东南半壁同学成绩很好。”(成语不适用于小范围群体)
  3. 语义混淆

    • ❌ “这座山的东南半壁风景很美。”(成语多用于国家或大区域,不适用于具体山脉)

“东南半壁”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承载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正确使用它,能让语言更具表现力!

你可能感兴趣

穿越千年的福州诗韵 30首关于榕城三山两塔的经典诗词赏析

榕城诗韵:千年文墨里的福州映像福州,这座有着两千多年建城史的东南名城,自古便是文人墨客驻足吟咏之地。三山两塔的独特格局,闽江潮水的日夜奔流,榕树荫蔽的街巷人家,共同构筑了诗词中福州意象的丰富层次。从唐代的肇始,到宋元的兴盛,再到明清的绵延,历代诗人用笔墨勾勒出福州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与人文精神。唐代诗人陈翊的《登郡城楼》是现存最早吟咏福州的诗篇之一:"井邑白云间,岩城远带山。沙墟阴欲暮,郊色淡方闲。孤径回榕岸,层峦破积关。寥寥分远望,暂得一开颜。"诗中"岩城远带山"勾勒出福州环山的地理特征,"孤径回榕岸"则点出了榕树作为福州标志性植物的城市景观。晚唐诗人周朴的《登福州南涧寺》写道:"万里重山绕福

探寻漳州千年诗韵 30首描写闽南古城的经典诗词赏析

漳州,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注意。他们以诗词的形式,巧妙地将漳州的风景、人情、文化等元素融入其中,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诗词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漳州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和文化底蕴。从宋代的苏辙,到明代的王世贞,再到清代的丘逢甲以及近现代的林徽因,他们的作品描绘了漳州的水乡、春色、夜晚泊舟、山水美景以及现代的文化氛围。每一首都饱含对漳州的深深热爱和赞美,让我们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此外,诗词还描绘了漳州的烟雨蒙蒙的江南韵味、花海盛景、古韵古街、母亲河的美景等,展现了漳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这些诗词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才情与智慧,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座城市的魅力与

历代诗人如何描绘吴越风华 10首关于江南水乡的经典诗词赏析

本文为您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吴越的诗词的文章,这些诗词以吴越为背景或主题,展现了吴越地区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人文情感。文章摘要如下:本文首先介绍了吴越之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并阐述了其吸引无数文人墨客的特质。随后,通过五篇关于描写吴越的诗词的文章,欣赏了以吴越为背景或主题的古诗词,这些诗词描绘了吴越地区的山水风光、历史文化和人文情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吴越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这些古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吴越地区的自然风光之美、风俗之独特以及人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依恋。希望这些介绍能够为您带来对吴越地区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半壁山河

半壁山河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àn bì shān hé,用来形容战争或灾难中地区或国家的严重损失和破坏。它源于古代中国历史典故,形容领土被分割或遭受巨大破坏。这个成语含有荒凉、破败的意味。半壁山河的近义词有残山剩水、一隅之地、断壁残垣等,反义词有国泰民安、完整无缺。使用时应确保场合和语境与其含义相符,避免滥用或误用。

东南之秀

"东南之秀"是指中国东南地区的杰出人才或独特风光,涵盖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份。这一成语源于中国的地理和历史,形容某地人才辈出或自然风光秀美。其近义词包括英才荟萃、人才辈出、钟灵毓秀,反义词为才疏学浅、庸庸碌碌。使用时应避免错误用法,如用于形容荒凉或贫瘠的景象,需避免夸大其词或使用不当语境。

东南之美

“东南之美”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地或某人的才貌出众。其源于古代的地理文化观念,具体典故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伍子胥。该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才辈出、风景秀丽的地方。其近义词有“锦绣河山”“人杰地灵”等,反义词则包括“荒芜之地”“庸才俗子”等。在使用时需避免不当场合、不当搭配及滥用成语的错误用法。如正确使用,可以生动形象地表达某地或某人的优秀和出众。

南宋临安诗词精选 10首描写杭州西湖与家国情怀的经典名篇

临安诗词:南宋文人的家国哀思与江南咏叹临安,这座被南宋王朝选作"行在"的江南名城,承载了太多复杂的历史情感。当金兵铁骑踏破汴梁,宋室南渡,临安从一座普通的州治升格为帝国的临时首都,也成为了文人墨客抒发家国情怀的重要意象。关于临安的诗词,既有对这座"人间天堂"的赞美,又暗含着对故都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构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独特的"临安书写"。林升《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首南宋诗人的作品最为直白地揭示了临安的矛盾本质。表面上写西湖畔的繁华景象,实则暗讽统治者苟且偷安,将临时避难所当作永久家园,忘却了收复中原的使命。"汴州"二字刺痛人心

东南竹箭

“东南竹箭”是一个成语,源自古代典籍,用来形容某地或某物具有卓越的品质和特点。它通常指代中国东南地区出产的优秀人才或物品。该成语最早可追溯到《诗经》等古代文献,被历代文人墨客广泛使用。其近义词包括锐不可当、出类拔萃和卓尔不群等,反义词则为平庸无奇、拙贝罗香和粗制滥造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其地域性特点,并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其含义。同时,不能随意搭配使用,需避免错误用法。该成语常用来形容才华横溢的人或高质量的产品等。

陬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汉字“陬”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详细含义。包括其作为角落、山脚的意思,以及作为春秋鲁地、边远偏僻地方的用法。文章还解析了“陬”的字形结构,并对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东箭南金

东箭南金的拼音是dōng jiàn nán jīn。这个成语原意指东南方出产的箭杆和黄金,现用来比喻卓越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它源于古代的文献,如《诗经》,并在历史中被许多文人墨客用来形容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东箭南金的近义词包括杰出人才、英才等,反义词为平庸之辈、庸才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应只用于形容卓越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并保持其正确的结构和意义。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