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脚捶胸:痛悔之情的生动表达
读音
diē jiǎo chuí xiōng
含义
- 跌脚:跺脚,形容因愤怒、懊悔或悲痛而用力踏地。
- 捶胸:用手捶打胸口,表示极度悲伤或悔恨。
- 整体含义:形容人因极度懊悔、悲痛或愤怒而捶打胸口、跺脚,情绪激动难以自持的样子。
典故
-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在垓下之战失败后,面对虞姬自刎、军队溃散,曾“仰天长叹,跌脚捶胸”,表达对失败的痛悔与无奈。
- 《水浒传》:李逵得知母亲被老虎所害时,“跌脚捶胸,嚎啕大哭”,展现了其粗犷性格下的深切悲痛。
- 民间传说:古时一位商人因贪小便宜被骗光家财,醒悟后“跌脚捶胸”,后悔莫及,成为警示后人的故事。
近义词
- 顿足捶胸:与“跌脚捶胸”几乎同义,强调跺脚和捶胸的动作。
- 呼天抢地:形容极度悲痛时大声哭喊、以头撞地的样子。
- 痛心疾首:指内心极度悔恨或愤怒,但动作描写较少。
- 悔不当初:强调后悔,但缺少肢体动作的描绘。
反义词
- 心平气和:情绪平稳,毫无激动。
- 泰然自若:面对变故时镇定自若,不露声色。
- 喜形于色:因高兴而情绪外露,与“跌脚捶胸”的情绪相反。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不小心打碎了妈妈最爱的花瓶,跌脚捶胸地说:“我以后再也不敢乱跑了!”
- 小狗弄丢了心爱的玩具,急得跌脚捶胸,满屋子找。
-
小学高年级:
- 得知自己因粗心错失比赛资格,他跌脚捶胸,后悔没有认真检查。
- 看到辛苦种的菜被鸡啄坏了,爷爷跌脚捶胸,连连叹气。
-
初中:
- 他因一时冲动和朋友绝交,事后跌脚捶胸,却难以挽回友谊。
- 考试作弊被当场发现,李华跌脚捶胸,悔恨交加。
-
高中及以上:
- 投资失败后,他跌脚捶胸,意识到贪心是最大的敌人。
- 看到多年心血因一场大火化为乌有,艺术家跌脚捶胸,几近崩溃。
错误用法
-
用于轻微情绪:
- 错误:她跌脚捶胸地说:“我的冰淇淋掉地上了。”(应用“惋惜”或“嘟囔”更合适。)
-
用于高兴场景:
- 错误:听说中奖了,他跌脚捶胸地跳起来。(应用“手舞足蹈”。)
-
动作与情绪不符:
- 错误:他跌脚捶胸地微笑着。(矛盾,微笑与激烈动作无法共存。)
-
过度夸张的日常小事:
- 错误:因为作业忘带了,他在教室门口跌脚捶胸。(应用“抓耳挠腮”更贴切。)
“跌脚捶胸”是汉语中极具画面感的成语,生动刻画了人在极端情绪下的表现,使用时需注意场景与程度的匹配,避免滥用或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捶胸顿脚
本文介绍了成语“捶胸顿脚”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该成语用来形容人因极度悲伤、失望或愤怒而捶打自己的胸部、跺脚等动作,表达情绪激动到无法自持的状态。文章还指出了在运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的错误用法,如不当使用场合、滥用动词以及与其他表达混用。总之,“捶胸顿脚”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需注意其含义和适用场合。
关于春困的诗词
关于春困的诗词(第1篇)关于春困的诗词一、春困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然而伴随着生机勃勃的春景,人们有时会感到一种懒洋洋的困意,古人称之为“春困”。下面将展示一些关于春困的古诗词,以及它们的全文、作者、朝代和解析。《春晓》作者:孟浩然(唐)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解析:此诗以春眠为引子,描绘了春天懒散、困倦的氛围。诗人通过“春眠不觉晓”一句,生动地表达了春天人们容易感到困倦的特点。《浣溪沙》作者:张志和(宋)原文:细雨斜飞景转迟,无边烟水夕阳稀。湖畔清流洗渌裙,飒然心事托云霏。道旁暄梦与君知,一任春愁醉里归。解析:此诗以春日细雨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因春困而产生的懒散情绪
捶胸跌足
文章介绍了成语“捶胸跌足”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极度悲痛、悔恨或自责的心情,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有广泛的应用。其近义词包括“痛心疾首”“悔不当初”等,反义词则是如“喜笑颜开”“心满意足”等。文章还给出了该成语的正确使用例句,并指出了错误用法示例及其解释。
捶胸跌脚
本文介绍了成语“捶胸跌脚”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并提供了多个例句。该成语用于形容人极度悲痛、失望或愤怒时的情绪状态,用拳头捶打自己的胸部并跺脚来表达情绪。文章还强调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适用的场合和语境,避免滥用。
跌脚搥胸
本文介绍了成语“跌脚搥胸”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人极度悲痛、懊恼或失望的情绪状态,典故可能源自古代文学作品中描述人物情绪激动的情节。使用“跌脚搥胸”需要注意语境和情境,避免过度使用或在不恰当的场合使用。
槌胸蹋地
本文介绍了成语“槌胸蹋地”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极度悲痛、伤心或愤怒时,以手槌胸、脚踏地面的样子,用于表达强烈的情感状态。在文学创作和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滥用或误用该成语。
顿脚捶胸
顿脚捶胸是一个形容词性短语,读音为dùn jiǎo chuí xiōng,用于形容人极度悲痛、愤怒或焦急时的情绪状态。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形容人们遭遇巨大不幸或困境时的极度情绪反应。它不仅可以用来表达类似含义的近义词如悲痛欲绝、痛心疾首等,也有与之相反含义的词语如心平气和、泰然自若等。然而,在使用顿脚捶胸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不分场合的使用、用词不当以及与其他词语混淆等错误用法。
泣不可仰是什么意思
泣不可仰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极度悲伤、无法抑制情绪的状态。其典故源于古代文学作品或历史故事,表达深深的悲痛和哀伤。该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泣不可仰的近义词包括号啕大哭、涕泗横流等,反义词有欢天喜地、笑逐颜开等。使用此成语时需要注意适用场景和对象,避免错误用法。
呼天吁地
呼天吁地是一个成语,读音为hū tiān yù dì,形容极度悲愤或呼号的情景。它源于古代文学作品,表达了在遭遇极大悲痛或愤怒时,向天地呼喊的情景。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呼天抢地、呼爹喊娘、嚎天动地等。反义词有心平气和、泰然自若等。文章还介绍了呼天吁地的典故、例句及错误用法。通过这个成语,可以感受到人们在极端情绪下的情感状态。
肝胆欲碎
“肝胆欲碎”是一个成语,形容极度悲痛、愤怒或担忧的情绪。典故源自古代文学作品,用肝胆比喻内心的情感和意志。这个成语表达了人们经历极度悲痛或愤怒时,感到肝胆俱裂的强烈情绪。近义词包括痛心疾首、心如刀割、悲痛欲绝等。反义词为心满意足、欢欣鼓舞、泰然自若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其含义和用法,避免用词不当或滥用成语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