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脚搥胸

跌脚搥胸

读音

diē jiǎo chuí xiōng

含义

  • 跌脚:跺脚,形容因愤怒、悲痛或懊悔而用力踩踏地面。
  • 搥胸:捶打胸膛,表示极度悲伤或悔恨。

整体含义:形容人因极度悲痛、愤怒或懊悔而跺脚捶胸,情绪激动难以自持的样子。

典故

  1. 《后汉书·逸民传》
    记载东汉隐士梁鸿因家道中落,悲愤交加时“跌脚搥胸”,后归隐山林。
  2. 《晋书·王导传》
    东晋名臣王导听闻挚友周顗被害,当场“跌脚搥胸”,痛哭失声。
  3. 民间传说
    相传战国时期,一位母亲因儿子战死沙场,在城门前“跌脚搥胸”哀嚎,后化作杜鹃鸟,啼血悲鸣。

近义词

  1. 捶胸顿足:形容极度懊丧或悲痛。
  2. 呼天抢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痛。
  3. 痛不欲生:悲伤到不想活下去。
  4. 悲愤填膺:悲痛和愤怒充满胸膛。

反义词

  1. 心平气和:心情平静,态度温和。
  2. 喜形于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
  3. 泰然自若:形容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
  4. 乐不可支:快乐到不能支撑的地步。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弟弟不小心打碎了妈妈最爱的花瓶,吓得跌脚搥胸。
    • 听说不能去游乐园,小明跌脚搥胸地哭起来。
  2. 小学高年级

    • 他因考试失利跌脚搥胸,后悔没有认真复习。
    • 爷爷看到被台风刮倒的果树,跌脚搥胸地叹息。
  3. 初中

    • 得知战友牺牲的消息,他跌脚搥胸,泪流满面。
    • 她跌脚搥胸地控诉命运的不公。
  4. 高中及以上

    • 面对无可挽回的损失,他跌脚搥胸,却已无济于事。
    • 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跌脚搥胸般的悲愤,震撼了后世。

错误用法

  1. 误用场景

    • ❌“他中奖后高兴得跌脚搥胸。”(应为“手舞足蹈”)
    • ❌“比赛赢了,队员们跌脚搥胸庆祝。”(情绪方向完全错误)
  2. 过度夸张

    • ❌“弄丢一支笔就跌脚搥胸,太小题大做。”(轻微事件不宜用此成语)
  3. 动作混淆

    • ❌“她跌脚搥胸地跳起舞来。”(动作矛盾,成语不含欢快意味)

注意:该成语专指负面情绪下的剧烈肢体动作,不可用于喜悦或普通场景。

你可能感兴趣

呼天号地

呼天号地是一个成语,形容极度悲痛或愤怒时的呼喊声。其拼音为hū tiān háo dì,表示大声呼喊,仿佛向天地诉说悲愤之情。该成语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描述人物在遭遇不幸时的呼喊。其近义词包括声嘶力竭、嚎啕大哭、痛哭流涕等,反义词则为欢声笑语、平静无波等。使用时应根据情境恰当选择,避免与其他表达情感类似的词语混淆使用。不当使用场合包括欢乐、喜悦或平静的情绪表达。

悲愤填膺

“悲愤填膺”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ēi fèn tián yīng,表示悲痛和愤怒充满了心胸。它源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形容在秦朝末年百姓面对种种不公和冤屈时的强烈情感。该成语也常用来形容古代将士在国家危难时的情绪。近义词有悲痛欲绝、愤懑不平等,反义词则有心平气和等。使用时要根据情境恰当运用,避免滥用和与其他表达类似情感的词语重复使用。例如,在描述人物听到家园被毁或遭遇不公时的强烈情感时可以使用该成语。

跌脚捶胸

本文介绍了成语“跌脚捶胸”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人因极度悲痛、愤怒或失望而无法自持的状态。其典故源于古代文学作品中对于极度情绪化行为的描述。在使用时,应注意在正确的语境下使用,以准确表达人物的情感状态。

捶胸跌足

文章介绍了成语“捶胸跌足”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极度悲痛、悔恨或自责的心情,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有广泛的应用。其近义词包括“痛心疾首”“悔不当初”等,反义词则是如“喜笑颜开”“心满意足”等。文章还给出了该成语的正确使用例句,并指出了错误用法示例及其解释。

捶胸跌脚

本文介绍了成语“捶胸跌脚”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并提供了多个例句。该成语用于形容人极度悲痛、失望或愤怒时的情绪状态,用拳头捶打自己的胸部并跺脚来表达情绪。文章还强调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适用的场合和语境,避免滥用。

肝胆欲碎

“肝胆欲碎”是一个成语,形容极度悲痛、愤怒或担忧的情绪。典故源自古代文学作品,用肝胆比喻内心的情感和意志。这个成语表达了人们经历极度悲痛或愤怒时,感到肝胆俱裂的强烈情绪。近义词包括痛心疾首、心如刀割、悲痛欲绝等。反义词为心满意足、欢欣鼓舞、泰然自若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其含义和用法,避免用词不当或滥用成语的情况。

椎天抢地是什么意思

椎天抢地的读音标注拼音:zhuī tiān qiǎng dì椎天抢地的含义"椎天抢地"是一个成语,形容人极度悲痛、伤心,以至于捶打胸膛、抢地呼天,表示极度哀痛的状态。椎天抢地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来源于古代的文学作品。在古代,当人们遭遇极大的悲痛或不幸时,常常会表现出极度的情感宣泄。其中,“椎天”指的是捶打胸膛的动作,“抢地”则是形容人跪在地上,头撞地面的动作。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极度悲痛时的心情和动作。典故一:《史记》中的记载在《史记》中,有关于某些人物在遭遇极大悲痛时“椎天抢地”的描述。这些人物因为无法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表现出极度的悲痛和绝望。典故二:文学作品中的运用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也

擗踊拊心是什么意思

文章介绍了成语“擗踊拊心”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给出了相关例句。该成语源于古代丧礼,表示极度悲痛。文章还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的误区和正确用法。不当使用可能使情感表达夸张或不准确,需确保使用场合恰当。

柴毁灭性

本文介绍了成语“柴毁灭性”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形容极度破坏性或毁灭性的行为或情况,广泛运用于描述严重的破坏或影响。同时,提醒读者在使用时需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词汇,避免夸张或不恰当的用法。

触目恸心

触目恸心是一个成语,表示看到令人悲痛的事物时,内心感到极度的痛苦和悲伤。该成语源于人们在看到悲伤场景时的情感体验,常用于形容极度悲痛的心情。其近义词包括痛心疾首、悲痛欲绝、哀伤不已、伤心欲绝等。反义词则为欣喜若狂、心满意足、欢欣鼓舞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不当使用场合、与其他悲伤词汇重复及用词不当等错误用法。该成语在表达强烈情感时非常有用,能够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