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脚绊手

跌脚绊手:一个形容行动不便的成语

读音

diē jiǎo bàn shǒu

含义

“跌”指摔倒、不稳;“脚”指腿脚;“绊”指被东西挡住;“手”指手臂或动作。整个成语形容人行动笨拙、不灵活,容易磕磕绊绊,做事不顺利。

典故

  1. 《水浒传》:武松在景阳冈打虎时,因醉酒走路不稳,书中形容他“跌脚绊手”,但仍能勇猛制敌。
  2. 民间故事:古时有个书生夜间赶路,因看不清路而“跌脚绊手”,最终被绊倒,发现绊他的竟是一袋银子,因祸得福。

近义词

  1. 笨手笨脚:形容动作不灵活。
  2. 磕磕绊绊:走路不稳,常被东西绊住。
  3. 步履蹒跚:形容走路摇晃不稳的样子。

反义词

  1. 身手敏捷:形容动作灵活迅速。
  2. 健步如飞:形容走路快而稳。
  3. 行云流水:比喻动作流畅自然。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小明刚学滑冰,总是跌脚绊手,摔了好几次。
  2. 小学高年级:他抱着太多书,走起路来跌脚绊手,差点摔倒。
  3. 初中:夜黑风高,他在山路上跌脚绊手,走得十分艰难。
  4. 高中:初次尝试跳舞,她动作生疏,显得跌脚绊手。
  5. 大学及以上:新员工对流程不熟,操作时跌脚绊手,效率很低。

错误用法

  1. 形容心情:❌“他今天心情不好,走路跌脚绊手。”(应形容动作,而非情绪)
  2. 形容说话:❌“他演讲时跌脚绊手,结结巴巴。”(应用“支支吾吾”)
  3. 形容思维:❌“解题时思路跌脚绊手。”(应用“混乱”或“不流畅”)

“跌脚绊手”生动描绘了行动不便的状态,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走花溜水是什么意思

走花溜水的读音走花溜水的读音为:zǒu huā liū shuǐ。走花溜水的含义走花溜水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行走在花丛中,水流中穿梭自如。它通常用来形容人行动敏捷、灵活自如,如同在花丛中穿梭,在水中溜走一样。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动作轻盈、灵活,或者形容事情进展顺利、流畅。走花溜水的典故走花溜水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推测其来源于人们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生活中的实际观察。在古代,人们常常用类似的形象来比喻人的动作轻盈、灵活,或者形容事情进展顺利、流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并成为汉语中的一个常用成语。走花溜水的近义词游刃有余:形容技艺纯熟,处理事情非常顺利。轻车熟

点手莋脚

本文介绍了成语“点手莋脚”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及反义词。该成语用于形容做事笨拙、不熟练、动作不协调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初尝试或不熟悉技能的人。文章还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用法。同时,文章也提醒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需注意避免滥用,以免造成误解或冒犯。

蹿房越脊

本文介绍了“蹿房越脊”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其中,蹿房越脊形容行动敏捷、身手矫健,源于古代武侠小说和民间传说。使用蹿房越脊时需注意语境和语气的适当性,避免造成歧义或误解。

梭天摸地是什么意思

梭天摸地的读音梭天摸地拼音为suō tiān mō dì,其中suō为第一声,tiān为第一声,mō为第四声,dì为第四声。梭天摸地的含义“梭天摸地”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动作迅速、敏捷,像穿梭于天地之间一样。具体来说,它用来形容人的动作矫健、迅速、灵活多变,常常用来形容人奔跑、跳跃等动作的场景。梭天摸地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其来源于古代的民间故事或传说。在古代,人们常常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英勇、矫健的人物形象,而“梭天摸地”正是这种夸张的形容方式之一。梭天摸地的近义词矫健有力身手敏捷行动迅速灵活多变身手不凡这些词语都和“梭天摸地”有类似的意思,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动作迅速、矫健、灵活

开合自如是什么意思

“开合自如”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用于形容动作或操作能够自由展开和收合,表现出自然、流畅、无拘无束的状态。其典故出处并不明确,可能源于古代武术或道家修炼中的概念,也可能与古代哲学思想有关。该成语在古代文献中有所记载,近义词包括灵活自如、伸缩自如等。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形容不恰当的对象或情境,或在正式场合使用过于夸张或不恰当的表达方式。

动如脱兔

“动如脱兔”是一个成语,拼音是dòng rú tuō tù。它的含义是形容行动非常迅速、敏捷,像兔子一样迅速。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果断地行动。它出自《战国策》中的故事,也用于形容古代射箭比赛中的射手动作。其近义词包括敏捷如风、矫捷如猴等,反义词则是缓慢迟钝等。但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用场合、搭配不当以及滥用夸张的错误用法。

得手应心

得手应心的拼音是dé shǒu yìng xīn。这个词语的含义是形容技艺或做事得心应手,毫不费力。它通常用来赞美技艺高超的人或描述某人在特定领域的熟练程度。得手应心的近义词包括顺手牵羊、游刃有余和驾轻就熟等,反义词则是笨手笨脚、捉襟见肘和力不从心等。使用这个词语时需要注意其正确的用法,不能用来形容抽象的概念或情感状态,也不宜与“容易”等词语连用。在具体的语境中,得手应心可以用来形容各种技艺或日常工作的熟练程度。

弹丸脱手

“弹丸脱手”是一个成语,比喻事情进展顺利如同弹丸脱离手心。源自古代箭术比赛,后引申为形容其他事情进展顺利。近义词有一帆风顺、轻而易举等。反义词有步履维艰、举步维艰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用于描述不顺利或困难的情况。用于形容事情进展顺利,如完成任务、电影票房大卖等。

点头咂嘴

“点头咂嘴”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iǎn tóu zā zuǐ。这个成语表示人对于某事或某物表示出极大的兴趣、赞赏或者满意,常常通过点头和咂嘴的动作来表现。其典故并不明确,但可能源于古代人们通过动作和表情表达情感和态度的习惯。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首肯心服、频频点头和赞不绝口等,反义词包括摇头叹息、漠然置之和不屑一顾等。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需要结合实际语境和情境正确使用该成语,避免误用或滥用。

得心应手

得心应手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人的技艺纯熟、做事得心应手,一切都很顺利。源于《庄子·外物篇》的典故,也与古代琴师有关。近义词有游刃有余、驾轻就熟、轻车熟路等。反义词包括笨手笨脚、捉襟见肘、力不从心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用在不相关或不熟练的事情上,避免滥用。例句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得心应手的应用。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