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脚绊手

跌脚绊手:一个形容行动不便的成语

读音

diē jiǎo bàn shǒu

含义

“跌”指摔倒、不稳;“脚”指腿脚;“绊”指被东西挡住;“手”指手臂或动作。整个成语形容人行动笨拙、不灵活,容易磕磕绊绊,做事不顺利。

典故

  1. 《水浒传》:武松在景阳冈打虎时,因醉酒走路不稳,书中形容他“跌脚绊手”,但仍能勇猛制敌。
  2. 民间故事:古时有个书生夜间赶路,因看不清路而“跌脚绊手”,最终被绊倒,发现绊他的竟是一袋银子,因祸得福。

近义词

  1. 笨手笨脚:形容动作不灵活。
  2. 磕磕绊绊:走路不稳,常被东西绊住。
  3. 步履蹒跚:形容走路摇晃不稳的样子。

反义词

  1. 身手敏捷:形容动作灵活迅速。
  2. 健步如飞:形容走路快而稳。
  3. 行云流水:比喻动作流畅自然。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小明刚学滑冰,总是跌脚绊手,摔了好几次。
  2. 小学高年级:他抱着太多书,走起路来跌脚绊手,差点摔倒。
  3. 初中:夜黑风高,他在山路上跌脚绊手,走得十分艰难。
  4. 高中:初次尝试跳舞,她动作生疏,显得跌脚绊手。
  5. 大学及以上:新员工对流程不熟,操作时跌脚绊手,效率很低。

错误用法

  1. 形容心情:❌“他今天心情不好,走路跌脚绊手。”(应形容动作,而非情绪)
  2. 形容说话:❌“他演讲时跌脚绊手,结结巴巴。”(应用“支支吾吾”)
  3. 形容思维:❌“解题时思路跌脚绊手。”(应用“混乱”或“不流畅”)

“跌脚绊手”生动描绘了行动不便的状态,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跌脚绊手.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飞檐走壁

飞沿走壁的读音和含义介绍,形容身法矫健、武艺高强的人物形象,源于古代武侠故事和文化背景。同时给出飞沿走壁的近义词和反义近义词、反义词及使用语境和例句,帮助理解和运用成语。需注意错误用法的避免。

走花溜水是什么意思

走花溜水的读音走花溜水的读音为:zǒu huā liū shuǐ。走花溜水的含义走花溜水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行走在花丛中,水流中穿梭自如。它通常用来形容人行动敏捷、灵活自如,如同在花丛中穿梭,在水中溜走一样。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动作轻盈、灵活,或者形容事情进展顺利、流畅。走花溜水的典故走花溜水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推测其来源于人们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生活中的实际观察。在古代,人们常常用类似的形象来比喻人的动作轻盈、灵活,或者形容事情进展顺利、流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并成为汉语中的一个常用成语。走花溜水的近义词游刃有余:形容技艺纯熟,处理事情非常顺利。轻车熟

婀娜多姿

本文介绍了“婀娜多姿”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这个成语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姿态柔美、优雅且多姿多彩。它并没有具体的典故,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以形容女性的美丽姿态。使用时应避免错误用法,如不适用于形容男性或动物以及静态物体,避免过度使用。

飞檐走脊

本文介绍了成语“飞檐走脊”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指在建筑物(如古建筑)的屋檐和屋顶上快速行走,形容人具有高超的攀爬技巧和灵活的身手。其近义词包括攀檐走壁等,反义词为笨拙迟缓等。在正确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在不恰当的场合使用或描述与原意不符的情境。

鹅行鸭步

“鹅行鸭步”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步态缓慢、摇摆不定的样子。这个成语没有明显的典故,常用来描绘人物行为举止。其近义词包括步履蹒跚、慢慢悠悠等,反义词有健步如飞、快步流星等。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判断选择,不可用于描述快速行动或敏捷动作,否则会产生错误用法。

飞针走线

飞针走线是一个形容动作的成语,用来形容缝纫、编织等手工技艺的熟练和敏捷,读音为fēi zhēn zǒu xiàn。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工匠或手艺人的高超技艺,源于古代缝纫或编织时的高超技艺表现。近义词有游刃有余、心灵手巧等,反义词包括笨手笨脚等。需要注意的是,飞针走线不能用于形容其他与缝纫、编织无关的动作,避免在不当场合使用以免产生误解。例句展示了飞针走线在缝纫技艺中的实际应用。

翻来覆去

“翻来覆去”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反复做某事或心情烦躁不安的状态。其音调为fān(阴平)lái(阳平)fù(去声)qù(去声)。该成语源自古代民间故事,描述一个人晚上无法入睡,反复翻动身体的状态。其近义词包括辗转反侧、反复无常、左思右想等,反义词有一成不变、安之若素等。使用时应根据语境避免滥用,并注意避免与其他近义词或表达方式重复。

饿虎扑羊

“饿虎扑羊”是一个成语,读音为è hǔ pū yáng。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人或事物在极度渴望或需求的情况下急切地扑向目标。其来源于古代一只饥饿的老虎扑向羔羊的故事。该成语带有贬义色彩,常用来形容人贪得无厌、急不可耐地追求某种目的或利益。其近义词包括贪婪无厌、狼吞虎咽等,反义词则包括知足常乐、淡泊名利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对象、场合,避免与其他成语混淆。错误用法包括误用对象、使用场合不当等。

梭天摸地是什么意思

梭天摸地的读音梭天摸地拼音为suō tiān mō dì,其中suō为第一声,tiān为第一声,mō为第四声,dì为第四声。梭天摸地的含义“梭天摸地”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动作迅速、敏捷,像穿梭于天地之间一样。具体来说,它用来形容人的动作矫健、迅速、灵活多变,常常用来形容人奔跑、跳跃等动作的场景。梭天摸地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其来源于古代的民间故事或传说。在古代,人们常常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英勇、矫健的人物形象,而“梭天摸地”正是这种夸张的形容方式之一。梭天摸地的近义词矫健有力身手敏捷行动迅速灵活多变身手不凡这些词语都和“梭天摸地”有类似的意思,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动作迅速、矫健、灵活

开合自如

“开合自如”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用于形容动作或操作能够自由展开和收合,表现出自然、流畅、无拘无束的状态。其典故出处并不明确,可能源于古代武术或道家修炼中的概念,也可能与古代哲学思想有关。该成语在古代文献中有所记载,近义词包括灵活自如、伸缩自如等。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形容不恰当的对象或情境,或在正式场合使用过于夸张或不恰当的表达方式。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