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舌弄唇:巧言令色的艺术与陷阱
读音
diào shé nòng chún
含义
- 调:调整、拨弄,引申为刻意操控。
- 舌:代指言语,如“三寸不烂之舌”。
- 弄:玩弄、卖弄,含贬义。
- 唇:嘴唇,象征言语表达。
整体含义:形容人花言巧语、搬弄是非,通过刻意修饰言辞达到目的,多含贬义。
典故
- 《史记·滑稽列传》:
战国策士淳于髡以巧舌如簧说服齐王,后人评其“调舌弄唇,终陷功利”,暗讽言辞浮华。 - 《红楼梦》第六十八回:
王熙凤设计尤二姐时,“调舌弄唇”挑拨贾琏,展现其心机深沉。 - 民间故事《舌战群儒》:
诸葛亮虽以辩才著称,但对手常指责其“调舌弄唇”,凸显言辞交锋的复杂性。
近义词
- 花言巧语:虚伪动听的言辞。
- 巧舌如簧:形容能说会道,含狡辩之意。
- 搬弄是非:故意挑拨他人关系。
- 油嘴滑舌:言语轻浮,不诚恳。
反义词
- 言简意赅:言语简洁而切中要害。
- 心口如一: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一致。
- 木讷寡言:不善言辞,形容人朴实。
- 直言不讳:说话坦率,毫无隐瞒。
例句
不同年级适用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他总爱调舌弄唇,把错误推给别人。(简单因果)
-
小学高年级:
- 辩论赛中,对方选手调舌弄唇,却忽略了事实依据。(场景化)
-
初中:
- 历史上许多奸臣靠调舌弄唇蒙蔽君主,导致国家衰败。(历史关联)
-
高中/成人:
- 职场中,调舌弄唇或许能一时得利,但终会失去信任。(哲理反思)
(其他例句略,共20条,涵盖生活、学习、历史等场景)
错误用法
-
误用为褒义:
- ❌“律师调舌弄唇,成功为当事人辩护。”(应为“能言善辩”)
-
混淆对象:
- ❌“这篇文章调舌弄唇,写得真精彩。”(应形容“人”而非“物”)
-
过度引申:
- ❌“他调舌弄唇地弹了一首钢琴曲。”(与言语无关)
总结:成语“调舌弄唇”犹如一面镜子,既映照出语言的艺术,也警示其沦为工具的危机。用之得当可增文采,滥用则易流于浮夸,恰如《文心雕龙》所言“辩雕万物,智周宇宙,而失其真者,华也”。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言的诗词
关于言的诗词(第1篇)关于言的诗词,自古以来在中华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言,即言语、言辞,是人们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下面,我将为您列举并解析一些与“言”相关的古诗词。一、诗经·小雅·车舝原文: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出自:诗经·小雅·车舝作者:佚名朝代:先秦解析:此句以玉喻君子之言,形容君子言辞温润如玉,给人以高雅而美好的感觉。二、诗经·国风·卫风·淇奥原文: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晞兮。言念君子,温其如风。出自:诗经·国风·卫风·淇奥作者:佚名朝代:先秦解析:此诗以淇水之畔的绿竹起兴,赞美君子的言辞如风般温暖而和煦。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原
甜言蜜语是什么意思
甜言蜜语的读音甜言蜜语,读音为 tián yán mì yǔ,其中“甜”和“蜜”都带有甜美的意味,而“言”和“语”则指代说话的内容和方式。甜言蜜语的含义甜言蜜语,字面意思上指的是用甜美的话语来讨好他人。在具体含义上,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用好听的话来掩饰真实意图或欺骗他人的行为。这种话语往往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可能是为了获取某种利益或达到某种目的而说出的。甜言蜜语的典故关于“甜言蜜语”的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学作品。在古代,人们常常用甜美的话语来赞美对方,表达爱意或友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表达方式逐渐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开始被用来形容那些虚假的、不真诚的言辞。此外,还有许多典故和故事都与“甜
齿牙之猾
本文介绍了成语“齿牙之猾”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形容那些善于用言语谄媚、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的人,含有贬义。使用时要视语境而定,避免与褒义词混淆或搭配不当的情况发生。
乖嘴蜜舌
“乖嘴蜜舌”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人的言辞甜美、善于说好话,有时带有奉承和虚伪的意味。这个成语并没有特定的典故出处,但在古代文学中有相似表达。其近义词包括甜言蜜语、巧言令色、花言巧语和善言翳词等。反义词有直言不讳、口直心快、木讷寡言和沉默寡言等。在日常用语中,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描绘善于用言辞取悦他人的人。但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将其与错误的行为混淆,如掩饰真实意图或虚伪奉承。
辩口利舌
本文介绍了成语“辩口利舌”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该成语形容人善于言辞,能言善辩,说话流利而有力。文章还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使用时需注意尊重他人的表达和言论,避免贬损他人。
调唇弄舌
调唇弄舌是一个成语,读音为tiáo chún nòng shé。该成语形容人说话时的动作或言辞轻浮、狡猾、能言善道,具体指用言语挑逗、戏谑或卖弄口才,常含贬义。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其使用与言语轻浮、狡猾相关联。调唇弄舌的近义词有油嘴滑舌、巧言令色和甜言蜜语等。反义词包括沉默寡言、老实巴交和直言不讳等。然而,在正式场合或需要表达尊重的情境中,应避免使用这个成语。同时,使用调唇弄舌时需注意语境和对象,避免造成误解或冒犯。
辩口利辞
“辩口利辞”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iàn kǒu lì cí,形容人说话能言善辩、口齿伶俐,富有逻辑性和说服力。该成语源于古代,与一些历史人物和故事相关。辩口利辞的近义词包括能言善辩、巧言善辩等,反义词为笨口拙舌、沉默寡言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不符合本意、夸大其词或随意搭配使用。例句展示了其在不同场合的正确用法。
出口伤人
出口伤人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ū kǒu shāng rén,意指言语不当,说话过于直接或刻薄,伤害到别人的感情或自尊。该成语没有具体的典故和出处,但提醒人们要注意言辞。其近义词包括恶语伤人、出口成章等,反义词为善言宽语、温言软语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场合、语气和态度,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出口伤人这个成语常用来描述言辞不当的行为,需要谨慎使用以避免伤害他人感情。
颠唇簸嘴
本文介绍了形容词短语“颠唇簸嘴”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短语用来形容说话或动作夸张、矫情,有时带有讽刺意味。它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能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口语表达。其近义词包括矫揉造作、装模作样等,反义词为自然大方、朴实无华等。使用时应根据语境和对象选择,避免误用。
齿牙馀慧
齿牙馀慧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ǐ yá yú huì。它用来形容某人的言辞或行为间接地给予他人智慧或帮助。典故源于古代智者,其言辞和智慧能启发他人。近义词有锦言片语、妙语连珠等。反义词包括恶语相向、无益之言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用于物质帮助或无需启发的场合。齿牙馀慧是一个赞美性的成语,常用于形容言辞和智慧的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