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天决地

刁天决地

读音

diāo tiān jué dì

含义

  • :狡猾、奸诈,形容人善于耍弄心机。
  • :天空,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威或自然法则。
  • :决断、判定,引申为挑战或对抗。
  • :大地,代表稳固的根基或世俗规则。

整体含义:形容人胆大妄为,敢于挑战天地的权威,甚至违背常理、无法无天。多用于贬义,指人行事嚣张、肆无忌惮。

典故

  1. 《水浒传》中的李逵
    李逵性格鲁莽,曾因一时激愤砍倒梁山泊的“替天行道”大旗,被宋江斥责“刁天决地”,意指他无视规矩,狂妄至极。
  2. 民间传说“孙悟空大闹天宫”
    孙悟空不服天庭管教,自封“齐天大圣”,打上凌霄殿,正是“刁天决地”的典型表现。
  3. 《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破釜沉舟、火烧阿房宫,虽为英雄之举,但也被后人评价为“刁天决地”,因其行事过于极端。

近义词

  1. 无法无天:形容毫无顾忌,不守法律道德。
  2. 胆大包天:胆子极大,敢做常人不敢为之事。
  3. 肆无忌惮:毫无顾忌,任意妄为。
  4. 横行霸道:依仗权势胡作非为。

反义词

  1. 循规蹈矩:严格遵守规矩,不敢逾越。
  2. 安分守己:老实本分,不做越界之事。
  3. 谨小慎微:做事小心,避免犯错。
  4. 畏首畏尾:胆小怕事,不敢行动。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那个小偷刁天决地,竟敢在警察面前偷东西!
    • 弟弟调皮得刁天决地,把家里的花瓶打碎了。
  2.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他刁天决地,考试作弊被老师当场抓住。
    • 这群小混混刁天决地,在街上欺负弱小同学。
  3. 初中(7-9年级)

    • 历史上许多暴君刁天决地,最终被人民推翻。
    • 他刁天决地,公然违反校规,被学校开除。
  4. 高中及以上

    • 某些官员刁天决地,贪污受贿,最终锒铛入狱。
    • 这家企业刁天决地,排放污水,严重污染环境。

错误用法

  1. 褒义误用

    • ❌“科学家刁天决地,发明了新技术。”(应改为“勇于创新”)
    • ❌“他刁天决地,挑战权威理论。”(应使用“大胆质疑”)
  2. 对象错误

    • ❌“这只猫刁天决地,跳上了桌子。”(用于动物不恰当)
    • ❌“台风刁天决地,摧毁了房屋。”(用于自然现象不合适)
  3. 程度不当

    • ❌“他刁天决地,迟到了五分钟。”(小事不宜用此成语)
    • ❌“孩子刁天决地,不肯吃蔬菜。”(过于夸张)

注意:该成语多用于批评严重违规或狂妄行为,不可滥用。

你可能感兴趣

胆大泼天

胆大泼天是一个成语,形容人的胆量极大,无所畏惧,甚至到了惊人的程度。这个成语强调了人的勇气和胆识,有时带有鲁莽和冲动的意味。胆大泼天的读音dǎn dà pō tiān。其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可能是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演化而来。近义词包括胆大包天、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等,反义词包括胆小如鼠、畏首畏尾、怯懦无能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滥用或误用,不要过于夸张地描述或在不恰当的语境中使用。该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具有大无畏的精神。

畅所欲为

“畅所欲为”是一个成语,指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不受任何限制或约束。其强调自由、无拘无束地表达和行动。该成语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从字面意思理解。其近义词有“随心所欲”“任意妄为”“自由自在”,反义词包括“循规蹈矩”“束手束脚”“畏首畏尾”。在日常表达中,应正确使用该成语,避免在不恰当的场合或贬义语境中使用。同时,要注意其与其他词汇的搭配,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

胆大包天

胆大包天是一个成语,读音dǎn dà bāo tiān,形容人的勇气和胆识,有时带有贬义,表示人过于冒险或鲁莽。胆大包天的典故源于古代故事和传说,如《史记》中的项羽的故事。近义词包括胆大妄为、胆识过人等,反义词有胆小如鼠等。使用时应避免在描述不当行为时使用该成语,避免过度夸张或贬义用法。

有天没日是什么意思

有天没日的读音拼音:yǒu tiān méi rì标注拼音:yǒu-tiān-méi-rì有天没日的含义“有天没日”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没有节制、肆无忌惮、无法无天的状态。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不顾及时间、不顾及场合、不讲规矩、肆意妄为的行为。有天没日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在古代,人们常常用天象来比喻人事,而“有天没日”则可能是在形容某些人或事物行事如无天日,肆无忌惮,不讲规矩。此外,也有观点认为这个成语可能与古代的一些社会习俗和传说有关,但具体出处和典故尚无确切的史料记载。有天没日的近义词肆无忌惮无法无天胆大妄为为所欲为横行霸道以上词语均可以用来形容某

明目张胆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明目张胆”的读音、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人公然地做出某种违法、不道德或令人反感的行为,常带有贬义色彩。文章详细解释了明目张胆的典故和出处,并提供了多个例句以辅助理解。同时,指出在正式场合使用该成语较为恰当,而在非正式场合应谨慎使用。

无所畏忌是什么意思

无所畏忌的读音拼音:wú suǒ wèi jì无所畏忌的含义“无所畏忌”指无所畏惧,不害怕,不忌惮。形容人做事毫无顾忌,胆大妄为,勇往直前。无所畏忌的典故“无所畏忌”这个成语并没有特定的典故或出处,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对于勇敢无畏的描述。在古代,人们常常用类似的表达来形容英勇无畏的行为或人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并成为形容人勇敢、无畏的常用表达。无所畏忌的近义词无所顾忌:指没有顾虑和忌惮,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做某事。胆大妄为:指做事毫无顾忌,肆无忌惮地行动。肆无忌惮:形容行为放肆,毫无顾忌和约束。勇往直前:形容人勇敢地向前,不畏困难和危险。无所畏忌的反义词畏首畏尾:形容做事胆

胆大妄为

胆大妄为是一个成语,指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形容行为放肆,毫无顾忌。其发音为dǎn dà wàng wéi,出自《后汉书·班固传》,用来形容班固为了替父亲报仇而冒死上书的行为。此外,胆大妄为还有近义词如肆无忌惮、胆大包天、为所欲为等,反义词如循规蹈矩、畏首畏尾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语境和用法,避免误解和冒犯。该成语可以用于形容各种胆大妄为的行为和人物表现。

无所顾惮是什么意思

无所顾惮的读音读音:wú suǒ gù dàn标注拼音:wú-suǒ-gù-dàn无所顾惮的含义“无所顾惮”指毫无顾忌和畏惧,形容人行为放肆,不拘束。在这个成语中,“无所”表示没有,“顾惮”则表示顾忌和畏惧。因此,“无所顾惮”整体上表达的是一种毫无顾忌、肆无忌惮的状态。无所顾惮的典故“无所顾惮”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理解为在古代社会,人们往往需要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和礼仪,对于一些行为有所顾忌。而“无所顾惮”则表达了一种超越常规、不拘小节、毫无顾忌的状态。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能有一些描绘这种状态的情节或人物形象,但并没有明确的典故或出处。无所顾惮的近义词无所畏惧:表示没有害怕或担忧的事物

不越雷池

“不越雷池”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yuè léi chí。它的含义是遵循规矩,不超越规定的范围或界限。该成语源于东晋时期的故事,形容人们在做事时要守规矩,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损失。除了用于形容守规矩的行为,该成语也用于比喻其他方面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其近义词包括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等,反义词为胆大妄为、逾规越矩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语境和语气的把握,避免误解和滥用。正确运用该成语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表达遵循规矩、不超越界限的含义。

太岁头上动土是什么意思

太岁头上动土的读音太岁头上动土的读音为:tài suì tóu shàng dòng tǔ。太岁头上动土的含义“太岁头上动土”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胆大妄为、肆无忌惮的行为。太岁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祇,象征着一种不可侵犯的权威。在太岁头上动土,就是冒犯这种权威,胆大妄为地去做一些危险或不当的事情。太岁头上动土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的一个传说。相传在古代,人们认为每年都有一个太岁神在轮流掌管一年的吉凶祸福。如果有人在太岁头上动土,就会触怒太岁神,招来不幸和灾难。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在太岁头上动土是不吉利的,是一种冒犯神灵的行为。太岁头上动土的近义词胆大妄为肆无忌惮鲁莽行事轻举妄动太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