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大泼天:一个形容极度胆大的成语
读音
dǎn dà pō tiān
含义
- 胆:指勇气、胆量。
- 大:形容程度深、范围广。
- 泼:本义为“泼洒”,此处引申为“放肆、无所顾忌”。
- 天:象征至高无上的界限。
整体含义:形容人的胆量极大,甚至到了肆无忌惮、无法无天的地步,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
典故
-
《水浒传》:
- 武松在景阳冈打虎时,面对猛虎毫不畏惧,旁人惊叹他“胆大泼天”。
-
《三国演义》:
- 关羽单刀赴会,独闯东吴军营,鲁肃评价他“胆大泼天,竟敢孤身犯险”。
-
民间传说:
- 古代有一盗贼,竟敢夜闯皇宫偷窃玉玺,百姓称其“胆大泼天”。
近义词
- 胆大包天:形容胆量极大,无视法纪。
- 肆无忌惮:毫无顾忌,任意妄为。
- 无法无天:目无法纪,肆意妄为。
- 胆大妄为:形容人胆量大,做事不顾后果。
反义词
- 胆小如鼠:形容人极其胆小。
- 畏首畏尾:做事顾虑太多,不敢放手去做。
- 谨小慎微:形容人做事小心谨慎,不敢冒险。
- 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发抖的样子。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他竟敢偷老师的粉笔,真是胆大泼天!
- 小明不写作业还顶撞老师,同学们都说他胆大泼天。
-
小学高年级:
- 那个小偷胆大泼天,竟然在警察眼皮底下偷东西。
- 他敢在考试时作弊,真是胆大泼天。
-
初中:
- 这群飙车党胆大泼天,深夜在市区狂飙,完全不顾他人安全。
- 他伪造证件骗取银行贷款,简直是胆大泼天。
-
高中及以上:
- 某些官员胆大泼天,贪污受贿数额巨大,最终锒铛入狱。
- 黑客入侵国家机密数据库,这种胆大泼天的行为必须严惩。
错误用法
-
褒义误用:
- ❌ “他胆大泼天,敢于挑战科学难题。”(应为“胆识过人”)
-
形容动物:
- ❌ “这只猫胆大泼天,敢和狗打架。”(一般用于形容人)
-
形容胆小行为:
- ❌ “他连蟑螂都怕,真是胆大泼天。”(完全相反的意思)
-
过度夸张:
- ❌ “我今天迟到了,老师说我胆大泼天。”(迟到不算极端行为)
总结:“胆大泼天”通常用于形容极端大胆、无视规则的行为,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褒义或用于不恰当的场合。
你可能感兴趣
胆大于身
胆大于身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ǎn dà yú shēn,意味着个人在面对危险或困难时表现出的勇气和胆量超越自身实力或身体条件。该成语强调人的勇气和胆识的重要性,典故可能源于古代战争或冒险中的英勇行为。近义词包括勇往直前、胆大妄为、胆识过人等。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用法,避免错误理解或与其他成语混淆。这一成语用于形容那些勇敢、果敢、不畏艰难的人。例句中展示了胆大于身的用法和典型人物特征。
胆大如斗
“胆大如斗”是一个成语,形容人的胆量极大。该成语源自古代,用来描述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气和胆识。最早出现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描述了廉颇的故事。胆大如斗的人面对危险和挑战时,总是毫不畏惧、勇往直前。这个成语强调了人的勇气和胆识,但需注意正确使用,避免用错场合、搭配不当、用词重复和误解含义。
胆大心粗
“胆大心粗”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ǎn dà xīn cū。它用来形容人虽然具有勇气和胆量,但在做事时容易疏忽大意,不够细心。该成语源自古代,形容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其近义词包括粗心大意、大胆妄为等,反义词为小心谨慎、精细周到等。使用时应避免在需要高度细心和专注的场合误用,以及在描述事情时将“胆大”与“心粗”割裂看待。在工作中,既要追求勇气,也要注重细节和规划,避免心粗气浮。
胆大心小
胆大心小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ǎn dà xīn xiǎo。它描述一个既勇敢又有胆识的人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能够保持冷静、理智的思维方式,同时展现出足够的勇气和胆量。这个成语强调在冒险与谨慎之间取得平衡。它源自古代勇士的故事,强调在行动前仔细思考、权衡利弊。近义词如胆识过人、审慎周密等,都表达类似含义。使用时需避免误解为贬义,并注意不要与反义词如胆小如鼠等混淆。在实际应用中,胆大心小的态度对于面对挑战和追求梦想具有重要意义。
胆大心细
“胆大心细”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人具有胆识和勇气,同时又能细心周到。其并没有特定的典故或出处,但历史上一些英勇的将领展现了这一品质。它的近义词包括胆识兼备、勇猛精明等。反义词为胆小如鼠、马马虎虎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滥用场合、乱搭配词语以及用于贬义语境等错误用法。该短语可以用来形容人在面对事情时既敢于冒险又考虑周全的品质,也可以用来称赞某人在工作或生活中的表现。
胆的拼音
这篇文章介绍了“胆”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等详细信息。胆作为胆囊的通称,具有容纳水、空气等物的作用。同时,胆也指代人的勇气、胆量。文章详细解析了胆的各个含义,包括动物体内的消化器官、装在器物内部的东西等。
包身工
文章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成语“大胆包身”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原指胆大妄为,毫无顾忌,形容人的行为极其冒险、鲁莽。其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此外,文章还提到了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及其错误用法的注意事项。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胆壮心雄
“胆壮心雄”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ǎn zhuàng xīn xióng,形容人胆大、志向雄心壮志,气概非凡。这个成语表达了人们追求目标和理想的勇气和决心。它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常常用于形容英勇、豪迈的人物形象。其近义词包括胆大心雄、胆略过人等,反义词则包括胆小如鼠、畏首畏尾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误用为贬义、搭配不当、用词重复以及不适应用于所有情境。文章提供了关于胆壮心雄的详细介绍和用法指南,以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
虎口拔牙
“虎口拔牙”是一个成语,读音为hǔ kǒu bá yá。其含义是形容在非常危险或困难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成功或取得成功的事情,表现出一个人的勇气和胆量。典故源自一个勇士为了寻找治病神药而冒险从老虎口中拔牙的故事。近义词包括勇往直前、临危不惧、冒险犯难等。反义词有胆小如鼠、畏首畏尾、逡巡不前等。使用时应避免在不相关场合使用或误解为字面意思。该成语用于形容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决心,如例句所示。
胆寒发竖
胆寒发竖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ǎn hán fā shù,形容人极度害怕和恐惧的状态。典故源自古代文学作品,描述人在面临危险或恐怖情境时的恐惧表现。这个成语也可以追溯到《史记》、《左传》等古代文献。近义词包括毛骨悚然、惊弓之鸟、心惊胆战等。反义词则是形容面对困难或危险时能保持冷静的词语,如镇定自若、泰然自若、毫无畏惧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正确的场合、对象以及搭配,避免滥用夸张。文章提供了关于胆寒发竖的详细解释,包括其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