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大心小
读音
dǎn dà xīn xiǎo
含义
“胆大心小”是一个四字成语,由“胆大”和“心小”两部分组成。
- 胆大:指勇气十足,敢于冒险或面对困难。
- 心小:指心思细腻,做事谨慎,不鲁莽。
整体含义:形容一个人既有勇气,敢于行动,同时又心思缜密,做事细致,不冒失。
典故
- 《后汉书·班超传》:班超出使西域时,面对匈奴使者的威胁,他临危不惧,果断采取行动,但同时周密部署,最终成功完成任务。后人评价他“胆大心小”,既勇敢又谨慎。
- 《三国演义》:诸葛亮北伐时,面对司马懿的十万大军,他镇定自若,摆出空城计,既展现胆略,又步步为营,体现了“胆大心小”的智慧。
-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表现出极大的勇气,但在鸿门宴上因优柔寡断错失良机,后人认为他“胆大”有余而“心小”不足。
近义词
- 胆大心细:形容勇敢且细致,与“胆大心小”意义相近。
- 智勇双全:既有智慧又有勇气,强调文武兼备。
- 有勇有谋:既勇敢又有谋略,常用于形容军事将领。
- 临危不惧:面对危险不害怕,但缺少“心小”的谨慎含义。
反义词
- 胆小如鼠:形容极度胆小,与“胆大”相反。
- 鲁莽行事:做事冲动,不考虑后果,与“心小”相反。
- 畏首畏尾:顾虑太多,不敢行动,缺乏胆量。
- 有勇无谋:只有勇气而没有智慧,容易失败。
例句
- 小学低年级:小明虽然敢爬树,但他会先检查树枝是否结实,真是胆大心小。
- 小学高年级:探险家进入森林时,既要勇敢面对未知,又要小心毒蛇,这就是胆大心小。
- 初中:班长在组织班级活动时,既要大胆提出方案,又要考虑细节,做到了胆大心小。
- 高中:科学家在研究新课题时,既要有突破传统的勇气,又要严谨实验,体现了胆大心小的精神。
- 大学及以上: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既要敢于创新,又要规避风险,这正是胆大心小的智慧。
- 职场场景:项目经理在推进新项目时,既要快速决策,又要关注潜在问题,必须胆大心小。
- 军事领域:指挥官在战场上既要果断出击,又要提防敌军埋伏,这就是胆大心小的体现。
- 日常生活:骑自行车时既要自信,又要留意路况,做到胆大心小才能安全行驶。
- 体育竞技:运动员在比赛中既要敢于挑战极限,又要避免受伤,需要胆大心小的心态。
- 医学领域:外科医生做手术时,既要果断下刀,又要精准操作,胆大心小才能成功。
- 艺术创作:画家在尝试新风格时,既要突破传统,又要注重细节,体现了胆大心小。
- 投资理财:投资者在股市中既要抓住机会,又要控制风险,必须胆大心小。
- 教育领域:老师在管理班级时,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学生,做到胆大心小。
- 科技研发:工程师在设计新产品时,既要大胆创新,又要反复测试,胆大心小才能成功。
- 外交场合:外交官在谈判时既要坚持立场,又要灵活应对,需要胆大心小的策略。
- 紧急救援:消防员在救火时既要勇敢冲进火场,又要确保自身安全,胆大心小至关重要。
- 法律行业:律师在辩护时既要据理力争,又要避免触犯法律,体现了胆大心小。
- 农业领域:农民在尝试新品种时,既要敢于实验,又要观察生长情况,胆大心小才能丰收。
- 文学创作:作家在写小说时既要突破常规,又要逻辑严谨,胆大心小才能写出好作品。
- 个人成长:年轻人创业时既要敢于尝试,又要做好规划,胆大心小才能走得更远。
错误用法
-
混淆“胆大”与“鲁莽”:
- 错误例句:他胆大心小,直接跳进了湍急的河流。(“胆大心小”强调谨慎,直接跳河是鲁莽行为。)
- 正确用法:他胆大心小,先观察水流情况,再决定是否渡河。
-
忽略“心小”的含义:
- 错误例句:他胆大心小,不顾一切地冲进了火场。(“不顾一切”与“心小”矛盾。)
- 正确用法:他胆大心小,穿戴好防护装备后才进入火场救援。
-
用于贬义场景:
- 错误例句:这个小偷胆大心小,偷东西时还戴了手套。(成语一般用于褒义,形容正面行为。)
- 正确用法:警察胆大心小,既迅速抓捕罪犯,又确保人质安全。
-
与“胆小”混用:
- 错误例句:她胆大心小,连蟑螂都不敢打。(“胆大心小”不适用于胆小行为。)
- 正确用法:她胆大心小,虽然害怕黑暗,但仍冷静地找到了出口。
-
过度强调“胆大”:
- 错误例句:他胆大心小,直接挑战世界纪录。(缺少“心小”的谨慎含义。)
- 正确用法:他胆大心小,经过长期训练后才挑战世界纪录。
你可能感兴趣
胆大心粗
“胆大心粗”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ǎn dà xīn cū。它用来形容人虽然具有勇气和胆量,但在做事时容易疏忽大意,不够细心。该成语源自古代,形容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其近义词包括粗心大意、大胆妄为等,反义词为小心谨慎、精细周到等。使用时应避免在需要高度细心和专注的场合误用,以及在描述事情时将“胆大”与“心粗”割裂看待。在工作中,既要追求勇气,也要注重细节和规划,避免心粗气浮。
胆大心雄
胆大心雄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ǎn dà xīn xióng。这个成语形容人胆量巨大,心思雄壮,有勇气面对困难和挑战,内心充满雄心壮志。它源于对勇敢且有远大志向的人的赞美。近义词包括胆识过人、英勇无畏等。反义词为胆小如鼠、畏首畏尾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用词不当、张冠李戴、不分场合以及滥用误用等错误用法。文章中有多个例句展示了胆大心雄的应用。
心粗胆大是什么意思
心粗胆大的读音心粗胆大,读音为xīn cū dǎn dà。心粗胆大的含义心粗胆大,字面含义是指心思粗疏而胆量很大。在具体语境中,它常用来形容人性格粗犷、豪放,不拘小节,或指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畏艰难,敢于冒险。心粗胆大的典故心粗胆大这一成语的来源并不十分明确,但根据历史文献和传统故事,可以推测其可能源于古代人们对英勇、豪放之人的赞美。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有一些英勇豪放的英雄形象被描述为心粗胆大,如古代的武将、豪杰等。这些人物形象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往往能够保持冷静、果断,不畏艰险,因此被人们所赞誉。心粗胆大的近义词心无畏惧胆大妄为胆大心细豪情壮志胆大包天勇往直前心粗胆大的反义词心细如发胆小如
艺高胆大是什么意思
艺高胆大的读音艺高胆大这个成语的读音是 "yì gāo dǎn dà"。艺高胆大的含义"艺高胆大"是一个成语,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人的技艺非常高超,因此有足够的自信和勇气去尝试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或工作。这个成语强调了技艺的高超和勇气的结合。艺高胆大的典故"艺高胆大"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在古代,技艺高超的人往往被认为具有超凡的勇气和胆识,因为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技艺完成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因此,"艺高胆大"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技艺高超、胆识过人的人。艺高胆大的典故出处该成语的出处并不唯一,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出自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的《单刀会》。在这个戏曲中
胆大泼天
胆大泼天是一个成语,形容人的胆量极大,无所畏惧,甚至到了惊人的程度。这个成语强调了人的勇气和胆识,有时带有鲁莽和冲动的意味。胆大泼天的读音dǎn dà pō tiān。其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可能是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演化而来。近义词包括胆大包天、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等,反义词包括胆小如鼠、畏首畏尾、怯懦无能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滥用或误用,不要过于夸张地描述或在不恰当的语境中使用。该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具有大无畏的精神。
胆大于身
胆大于身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ǎn dà yú shēn,意味着个人在面对危险或困难时表现出的勇气和胆量超越自身实力或身体条件。该成语强调人的勇气和胆识的重要性,典故可能源于古代战争或冒险中的英勇行为。近义词包括勇往直前、胆大妄为、胆识过人等。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用法,避免错误理解或与其他成语混淆。这一成语用于形容那些勇敢、果敢、不畏艰难的人。例句中展示了胆大于身的用法和典型人物特征。
胆大如斗
“胆大如斗”是一个成语,形容人的胆量极大。该成语源自古代,用来描述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气和胆识。最早出现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描述了廉颇的故事。胆大如斗的人面对危险和挑战时,总是毫不畏惧、勇往直前。这个成语强调了人的勇气和胆识,但需注意正确使用,避免用错场合、搭配不当、用词重复和误解含义。
胆大心细
“胆大心细”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人具有胆识和勇气,同时又能细心周到。其并没有特定的典故或出处,但历史上一些英勇的将领展现了这一品质。它的近义词包括胆识兼备、勇猛精明等。反义词为胆小如鼠、马马虎虎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滥用场合、乱搭配词语以及用于贬义语境等错误用法。该短语可以用来形容人在面对事情时既敢于冒险又考虑周全的品质,也可以用来称赞某人在工作或生活中的表现。
胆壮心雄
“胆壮心雄”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ǎn zhuàng xīn xióng,形容人胆大、志向雄心壮志,气概非凡。这个成语表达了人们追求目标和理想的勇气和决心。它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常常用于形容英勇、豪迈的人物形象。其近义词包括胆大心雄、胆略过人等,反义词则包括胆小如鼠、畏首畏尾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误用为贬义、搭配不当、用词重复以及不适应用于所有情境。文章提供了关于胆壮心雄的详细介绍和用法指南,以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
初生牛犊不怕虎
本文介绍了成语“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年轻人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状态。文章指出,这个成语源于古代中国农村生活经验,后来成为中国文化中广为流传的成语。同时,文章强调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避免滥用,注意场合和语境的恰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