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志研思
读音
dǐ zhì yán sī
含义
- 砥:本义为磨刀石,引申为磨砺、锻炼。
- 志:志向、意志。
- 研:钻研、探究。
- 思:思考、思索。
整体含义:形容专心致志、刻苦钻研,不断磨砺意志,深入思考问题。
典故
- 《后汉书·张衡传》:
“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张衡潜心研究学问,十年磨一剑,最终写出《二京赋》,体现了“砥志研思”的精神。 - 《晋书·皇甫谧传》:
“谧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
皇甫谧沉迷读书,废寝忘食,展现了“砥志研思”的态度。
近义词
- 专心致志:形容一心一意,全神贯注。
- 孜孜不倦:形容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 锲而不舍:比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 精益求精:形容追求完美,不断改进。
- 皓首穷经:形容一生钻研学问,直到年老。
反义词
- 心不在焉:形容心思不集中,注意力分散。
- 浅尝辄止:比喻略微尝试就停止,不求深入。
- 半途而废:形容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放弃。
- 敷衍了事:形容做事马虎,应付了事。
- 三心二意:形容意志不坚定,犹豫不决。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每天认真读书,真是“砥志研思”的好学生。
- 老师表扬小红“砥志研思”,因为她总是专心听讲。
-
小学高年级:
- 科学家们“砥志研思”,终于发明了新药。
- 他为了考上好学校,每天都“砥志研思”地学习。
-
初中:
- 爱迪生“砥志研思”,经过上千次实验才发明了电灯。
- 只有“砥志研思”的人,才能在学术上取得突破。
-
高中:
- 居里夫人“砥志研思”,最终发现了镭元素。
- 他“砥志研思”多年,终于完成了这部学术著作。
-
大学及以上:
- 科研工作者必须“砥志研思”,才能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
- 这位学者“砥志研思”数十载,成为该领域的权威专家。
错误用法
-
用于形容短暂的努力:
- ❌ 他今天“砥志研思”地做完了作业。(“砥志研思”强调长期坚持,不适用于短时间行为。)
-
用于形容娱乐活动:
- ❌ 他“砥志研思”地打了一晚上游戏。(成语多用于学习或研究,不适用于娱乐。)
-
用于形容被动学习:
- ❌ 他被父母逼着“砥志研思”。(成语强调主动钻研,而非被迫。)
-
用于形容浮躁行为:
- ❌ 他“砥志研思”地刷了一小时短视频。(成语与浅层、碎片化行为不符。)
-
用于形容体力劳动:
- ❌ 工人们“砥志研思”地搬砖。(成语多用于智力活动,而非体力劳动。)
你可能感兴趣
殆无虚日
本文介绍了成语“殆无虚日”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表示事情连续不断,频繁发生,几乎没有空闲的日子。文章还给出了该成语的使用例句和注意事项,提醒读者在运用时需注意其使用场景和语境,避免错误使用。
拔地摇山
拔地摇山的正确读音是bá dì yáo shān。这个成语用于形容力量或气势的强大,有如拔起地面、摇动山岳般的震撼力量,常用来形容人的勇气、力量或某种行动的巨大影响力。其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其磅礴的意境。拔地摇山的近义词有撼天动地、气吞山河、威震天下等,反义词有微不足道、默默无闻、平淡无奇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不要过度夸张或滥用,避免与其他成语混用或误用,以及在正式场合或严肃语境中谨慎使用。
抱椠怀铅
抱椠怀铅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ào qiàn huái yán,形容勤学不倦或勤于写作。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文人勤奋苦学的故事。抱椠怀铅的近义词有勤学不倦、刻苦钻研等,反义词有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语境的恰当性,不可随意滥用,并避免与其他意思相近的词语混淆使用。
冰洁玉清
冰洁玉清的读音为bīng jié yù qīng。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品质高尚纯洁,像冰和玉一样清白无暇。其典故与古代文学作品相关,常用来比喻人的品质高洁。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清正廉洁、纯洁无瑕等。反义词为污浊不洁、道德败坏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不当语境使用、混淆词义、滥用或误用等。整体上,冰洁玉清展现的是人品德性的高洁无暇。
安于盘石
本文介绍了成语“安于盘石”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用法。该成语表示安稳地处于稳固的根基或基础上,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坚定的立场和稳定的根基。其典故源于古代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根基的坚定信念。此外,文章还提到了该成语的近义词如坚定不移、稳如泰山等,以及反义词如动摇不定等。文章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用法,并指出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的用法。整体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安于盘石”。
不遑宁处
不遑宁处的正确读音为bù huáng níng chù。这个成语表示非常忙碌,没有空闲的时候,无法安宁,最早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典故中的人物和事件描述了当时官员的忙碌奔波。不遑宁处也可以用来形容事情紧迫。其近义词包括忙忙碌碌、奔波劳碌、不得空闲等,反义词有闲暇安逸、悠闲自在、安然自得等。在使用时要注意避免夸张或与语境不符的错误用法。
朝不及夕
朝不及夕是一个成语,读音为zhāo bù jí xī。它用来形容情况紧迫、生活困苦或事情到了紧急关头。出自《左传·昭公十一年》的典故,描述了晋国的阳城太守孟氏的生活困境。近义词有危在旦夕、急如星火、刻不容缓等。反义词包括长久之计、安然无恙、悠然自得等。使用朝不及夕时需注意其含义和语境的匹配,避免误解或误用。
愁肠百结
愁肠百结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内心忧愁和烦恼纠结无法解开。其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中。近义词包括忧心忡忡、闷闷不乐等,反义词包括心旷神怡、兴高采烈等。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搭配,并注意使用场合是否合适。例句中描述了人们因不同原因陷入愁肠百结的境地。错误的用法包括用于轻松情境、与情感无关词语搭配以及使用场合不当。
擘肌分理
本文介绍了成语“擘肌分理”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提供了例句说明其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对事物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理解,强调深入、细致、精确的特点。错误用法中应避免将其误用为粗略地理解或浅尝辄止。
卷帙浩繁是什么意思
卷帙浩繁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书籍、文献等资料数量繁多、丰富浩瀚。它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源于对古代书籍和文献的描述。该成语的近义词有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等,反义词包括寥寥无几、屈指可数等。卷帙浩繁常用来形容图书馆、古籍等文献资源丰富的地方,也用于形容一部作品的背景设定庞大或内容极为丰富。然而,使用卷帙浩繁时需注意避免不恰当的场合和语境,不应滥用该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