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柱中流

砥柱中流

读音

dǐ zhù zhōng liú

含义

“砥柱”指砥柱山,位于黄河中流,屹立不倒;“中流”指河流中央。字面意思是像砥柱山一样屹立在激流之中,比喻人或集体在艰难环境中坚强不屈,起到支柱作用。

具体含义:形容人在危难时刻或动荡局势中,能够坚定立场,支撑大局,成为中坚力量。

典故

  1. 《晏子春秋》: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面对国家内忧外患,始终坚守正道,力挽狂澜,被后人誉为“砥柱中流”。
  2. 《后汉书·李固传》:东汉名臣李固在朝政混乱时坚持正义,不畏权贵,被誉为“国之砥柱”。
  3. 黄河砥柱山:传说大禹治水时,黄河中有一座山始终屹立不倒,成为治水的关键,后人以此比喻坚强不屈的精神。

近义词

  1. 中流砥柱:与“砥柱中流”同义,强调在艰难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2. 擎天一柱:比喻能担当重任的人。
  3. 力挽狂澜:形容在危急时刻扭转局势。
  4. 坚如磐石: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反义词

  1. 随波逐流:比喻没有主见,随大流。
  2. 墙头草:形容立场不坚定,左右摇摆。
  3. 不堪一击:形容力量薄弱,无法承受压力。
  4. 软弱无能:指缺乏能力和魄力,无法担当重任。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爸爸是我们家的砥柱中流,遇到困难时他总是最坚强的。
    • 老师就像砥柱中流,帮助我们解决学习上的难题。
  2. 小学高年级

    • 在班级比赛中,班长发挥了砥柱中流的作用,带领大家取得了胜利。
    • 消防员叔叔是社会的砥柱中流,保护我们的安全。
  3. 初中

    • 在疫情期间,医护人员成为国家的砥柱中流,守护人民的健康。
    • 面对外敌入侵,民族英雄们如砥柱中流,誓死保卫祖国。
  4. 高中

    • 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科学家们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砥柱中流。
    • 历史证明,真正的领袖往往能在危机时刻成为砥柱中流。
  5. 大学及以上

    • 在金融风暴中,几家大型银行发挥了砥柱中流的作用,稳定了市场。
    • 优秀的文化传承者,往往是民族精神的砥柱中流。

错误用法

  1. 形容普通小事:❌“我今天按时完成了作业,真是砥柱中流。”(过于夸张)
  2. 用于贬义:❌“他虽然贪污受贿,但在公司里仍是砥柱中流。”(褒义词误用)
  3. 形容短暂行为:❌“他偶尔帮了一次忙,就成了砥柱中流。”(需长期或关键作用)
  4. 用于自然现象:❌“这棵树长得真高,简直是砥柱中流。”(对象不符)

“砥柱中流”多用于褒义,强调在重大或艰难时刻的支撑作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对象。

你可能感兴趣

一夫之用是什么意思

一夫之用的读音一夫之用的拼音是:yī fū zhī yòng。一夫之用的含义一夫之用,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所能发挥的用途或作用。具体来说,它用来形容某个人或某个事物在特定场合或特定任务中能够发挥出的作用和价值。这个成语强调了个人或事物在特定情况下的能力和价值。一夫之用的典故一夫之用这一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从字义上理解其含义。在古代,人们常常用“一夫”来指代一个士兵或一个壮劳力,因此一夫之用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在战争、劳动或其他方面的作用。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常被用来形容某个人或某个事物的价值或能力。一夫之用的近义词一人之用:指一个人的用途或作用。独当一面:指一个人能够独立承担某项任务或工

居轴处中是什么意思

居轴处中的读音为jū zhóu chù zhōng。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人或事物处于重要的位置或关键的时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典故来源于古代的军事战争,描述指挥官选择关键位置指挥战斗的情形。近义词有举足轻重、至关重要和关键时刻等。反义词为无足轻重和无足轻重之辈。在运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其使用场景和语境,避免错误用法。例如,在公司决策、项目成功、比赛胜负、国家发展等领域中,都有可能出现居轴处中的人物或事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中流底柱是什么意思

中流底柱的读音中流底柱的读音为zhòng liú dǐ zhù,其中“中”读作“zhòng”,“流”读作“liú”,“底”读作“dǐ”,“柱”读作“zhù”。中流底柱的含义中流底柱,字面意思是在江河的中央有根柱子。在汉语中,它用来比喻在危难或关键时刻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事物。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在重要岗位上默默奉献、支撑大局的人或事物。中流底柱的典故典故一:相传古代有位智勇双全的将军,在江河中流筑起了一根大柱子,以保护船只安全渡河。这根柱子在江河中屹立不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典故二:在古代的江河治理中,中流底柱也指代那些在江河治理工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设施或措施,如堤坝、闸门等,它们在江河治

毛发之功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毛发之功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及例句。毛发之功指的是微小的功劳或贡献,强调即使是最微小的贡献也值得肯定和赞赏。典故源于古代战争中的微小贡献,强调了细节和微小贡献的重要性。文章还提供了毛发之功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通过例句展示了其用法。需要注意的是,该成语不能被随意使用或误用,应根据其含义和语境进行恰当的表达。

铅刀一割是什么意思

"铅刀一割"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即使工具不锋利,只要有一丝锋利之处,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或产生一定的效果。这个成语源自战国时期秦国大将白起的典故,强调在困难和不利的情况下,只要有一点点力量或能力,也要尽力发挥作用。近义词包括聊胜于无、微薄之力等。反义词为无所作为、毫无用处等。使用时需注意,不能用于形容完全无能为力或毫无贡献的情况。正确的用法是强调在困境中尽力发挥的精神和勇气。例如,“他的努力就像铅刀一割,为团队带来了希望和动力。”

中河失舟,一壶千金是什么意思

中河失舟,一壶千金的读音中河失舟,一壶千金 的读音为:zhòng hé shī zhōu yī qín jīn。中河失舟,一壶千金的含义“中河失舟,一壶千金”是一个成语,原意是比喻东西虽然微小,但在关键时刻却具有极大的价值。其中,“中河”指的是河的中间,“失舟”是失去船只的意思,“一壶”则指一物或一件小事,“千金”则强调其价值巨大。整体而言,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物在特定情境下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性。中河失舟,一壶千金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古代的一个故事。传说中,在古代的某个时期,有一个人在渡河时,不慎将船只丢失在河中。然而,他随身携带的一件小物品却意外地被一位渔夫发现并归还给他。这件小物品虽然价

中流砥柱是什么意思

中流砥柱的读音中流砥柱的读音为:zhōng liú dǐ zhù。中流砥柱的含义中流砥柱,字面意思是在河流中央的坚固支柱。在比喻意义上,它用来形容在困难或危机中,能够起到关键作用、支撑大局的人或事物。具体来说,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在困难时期能够保持稳定、坚定立场、起到关键作用的人或组织。中流砥柱的典故“中流砥柱”源于古代传说,最早见于《诗经》中的“砥柱中流”之句。传说中,黄河中有一块巨石,形状像柱子,常年屹立在河中,阻挡着河水的冲击,保护着两岸的居民免受水患之苦。因此,“中流砥柱”被用来比喻那些在艰难环境中能够坚定立场、起到关键作用的人或事物。中流砥柱的近义词1. 顶梁柱2. 中坚力量3. 支柱

画龙点睛

本文介绍了成语“画龙点睛”的读音拼音、含义、典故出处以及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来形容在关键地方用几句话或几笔点出主题,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文章还提供了关于画龙点睛的例句,并指出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使用时需注意成语的恰当性和语境。

敲边鼓是什么意思

“敲边鼓”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原意指在背后默默支持或促进事情进展的角色。其典故可能源于古代的战争或庆典活动,鼓手在旁边敲打小鼓以辅助主鼓。该成语用来形容那些默默付出、支持他人的人。其近义词包括辅助支持、默默无闻、旁敲侧击等。反义词为独领风骚、袖手旁观、孤军奋战等。在正确使用场景下,敲边鼓强调的是正面支持、协助他人的行为,不应被误解为负面含义。

关于张骞的诗词

关于张骞的诗词(第1篇)关于张骞的古诗词解析自古以来,历史上的名人经常是后世歌咏和缅怀的题材,尤其是如张骞这样有着非凡成就的人物。在诗词之中,张骞往往以坚韧、勇毅和开创的形象出现,寄托着后人对这些开拓者的崇高敬意。下面便是我搜集的一些与张骞有关的古诗词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张骞》作者:佚名(年代不详)原文:西域通途路漫漫,张骞勇拓新纪元。千山万水赴艰险,马迹人踪迹远帆。羌笛一声秋月冷,驼铃数点寒烟散。万里雄心披星辰,英名千秋万代传。解析:这首诗表达了张骞出使西域的艰难与不易,赞美其勇敢开拓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丝绸之路的艰辛与意义。二、《过骊山》作者:李白(唐朝)原文:黄河之水东逝去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