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輶如毛
读音
德輶如毛:dé yóu rú máo
含义
- 德:道德、品行。
- 輶:古代一种轻便的车,引申为“轻”。
- 如毛:像羽毛一样轻。
整体含义:形容道德高尚的人行事低调,不张扬,如同轻车或羽毛一般,不给人压迫感。
典故
- 《诗经·大雅·烝民》:
“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
意思是:德行看似轻如羽毛,但很少有人能真正践行。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孔子引用此句,强调道德虽看似简单,但真正坚持却很难。 - 宋代朱熹《诗集传》:
解释为“德虽轻而难举”,强调道德修养的微妙与不易。
近义词
- 谦谦君子:形容谦虚有礼的人。
- 虚怀若谷:胸怀宽广,谦虚包容。
- 不矜不伐:不骄傲自夸。
- 温润如玉:形容人温和有礼,如美玉般内敛。
反义词
- 盛气凌人:态度傲慢,气势逼人。
- 飞扬跋扈:狂妄放肆,目中无人。
- 趾高气扬: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 锋芒毕露:才华或锐气完全显露,缺乏含蓄。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老师教导我们,做人要像“德輶如毛”一样谦虚。(简单解释)
- 他虽然很厉害,但从不炫耀,真是“德輶如毛”。
-
小学高年级:
- 真正的君子往往“德輶如毛”,不会因为成就而骄傲。
- 她获奖后依然低调,同学们都说她“德輶如毛”。
-
初中:
- 古人云“德輶如毛”,提醒我们道德修养要内敛而不张扬。
- 他的品行高尚,却从不刻意表现,可谓“德輶如毛”。
-
高中:
- 在人际交往中,“德輶如毛”的态度更能赢得尊重。
- 真正的智者往往“德輶如毛”,不露锋芒却影响深远。
-
大学及以上:
- 儒家思想强调“德輶如毛”,体现了一种低调的处世哲学。
- 他的领导风格“德輶如毛”,团队因此更加和谐高效。
错误用法
-
误用为“德行轻浮”:
- ❌ 他做事不靠谱,真是“德輶如毛”。(错误:成语并非贬义)
- ❌ 这个人道德败坏,简直是“德輶如毛”。(完全误解词义)
-
误用为“微不足道”:
- ❌ 这点小事“德輶如毛”,不值一提。(混淆“轻”的含义)
- ❌ 他的贡献“德輶如毛”,可以忽略。(错误:成语强调低调而非渺小)
-
误用为“轻松容易”:
- ❌ 考试“德輶如毛”,我一定能过。(完全偏离原意)
- ❌ 减肥“德輶如毛”,坚持就行。(错误:成语与难度无关)
正确用法应始终围绕“道德高尚但低调”的核心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低调的诗词
关于低调的诗词(第1篇)关于低调的诗词,自古以来便有诸多佳作。以下是我根据您的要求,精心挑选的一些古诗词,并附上全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一、诗经《小雅·车舝》原文: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作者:佚名(先秦)解析:此诗以绿竹起兴,暗喻君子之风度。诗中以低调的姿态,形容了君子的谦逊与内敛,低调而不失风度。二、杜甫《登高》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作者:杜甫(唐代)解析:全诗寓情于景,不仅将壮阔与萧瑟相融,也展现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不易的悲叹,没有过分的夸张与自傲
古人描写德行的诗词
古人描写德行的诗词及其解析,展现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这些诗词赞美了德行的高尚与美好,体现了古人对道德品质的重视与追求。通过列举的几首诗词,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和背景中展现了德行的重要性,如以物喻人、登高望远、舍弃世俗名利等。同时,这些诗词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对道德品质的向往与追求。每一首诗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和领悟。通过学习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关于德的诗词
关于德的诗词(第1篇)关于德的诗词一、诗词全文及解析《论语·述而》中“德不孤,必有邻。”解析:此句表达德行高尚的人不会孤单,必然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相伴。体现了德行的重要性和道德力量的凝聚力。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德音莫违,及尔如令。”作者:(无特定作者) 朝代:先秦时期解析:这句话在告诫人们应当守道德的约束,不得背信弃义。声音中有美德,与你所追求的命相协调,反映了道德规范的准则性。《唐诗经·韦贤传》中“君子之德,乐山乐水。”作者:韦贤 朝代:唐朝解析:此句以山水的乐境来比喻君子的德行,表达了君子应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杜甫《三绝句》“德星降复群贤集,大雅重光复圣门。”作者:杜甫 朝代:唐朝
关于德行的诗词
关于德行的诗词(第1篇)关于德行的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向我们展示了德行的重要性。以下是一系列关于德行的诗词,包括原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诗词列表《大学》节选杜甫《望岳》朱熹《观书有感》孟子《孟子·告子下》苏轼《和子由除夜呈子文》曹植《七启》二、诗词全文及解析《大学》节选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作者:无明确作者,为儒家经典之一。朝代:先秦时期。解析:这段话表达了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思想与至善之道相辅相成,体现出中国古代文化中对道德教育的重视。杜甫《望岳》原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
关于谦的诗词
关于谦的诗词(第1篇)关于“谦”的诗词及其解析一、诗经《谦》原文:谦谦君子,温文尔雅。作人莫当傲,天道有盈亏。作者及朝代:诗经(无法确定具体作者,属周朝)。解析:此诗以“谦谦君子”开头,表达了对谦逊君子的赞美之情。整首诗强调了为人处世不应骄傲自大,因为天道也有盈亏,谦虚是美德的体现。二、左传·晏子辞篇《谦辞》原文:吾闻君子不羞问,闻过则拜。谦谦君子,用涉大川。作者及朝代:左丘明(春秋时期)。解析:此篇中,晏子以谦逊的言辞劝勉世人要虚心向学,勇于改过,尤其是对上位者要有虚心求知的谦卑态度。君子不以为羞辱去请教他人,若听到自己有错,便会虚心认错。这样的谦逊态度即便面临大的困难与挑战也无所畏惧。三、
含明隐迹
本文介绍了成语“含明隐迹”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并提供了相关例句。该成语暗藏才能而不显露踪迹,体现了古代隐士文化的精神。文章还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并强调了其背后的道德和修养含义。希望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潜德秘行是什么意思
潜德秘行是一个成语,读音为qián dé mì xíng,意指暗中积蓄德行,不显露于外。该成语源于古代道德故事,描述了那些以低调、内敛方式行事,默默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潜德秘行的近义词包括默默无闻、深藏不露和静以修身等,反义词则是炫耀显摆、哗众取宠和浮夸虚伪。在运用该成语时,需避免错误用法,如形容故意隐瞒恶行或错误行为的人,以及在不适合的场合使用。文章通过例句展示了潜德秘行精神的实际应用。
功成弗居
功成弗居是一个成语,读音为gōng chéng fú jū。该成语的意思是功成名就之后不居功自傲,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继续努力前行。典故源于古代智者隐退的故事。近义词包括功成不居、谦虚谨慎、谦逊低调等。反义词则是居功自傲、炫耀显摆、骄傲自满等。这个成语常常被用于形容那些虽然取得巨大成功,但保持低调和谦虚的人。然而,有些人会误解这个成语的意思,认为它是不重视成就或努力成果,这是片面的理解。正确的运用这个成语非常重要,以避免误解和误用。
摆尾摇头
摆尾摇头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ǎi wěi yáo tóu,常用来形容人兴奋、激动、不安等情绪状态下的动作表现,也可形容某些动物的兴奋或不安状态。该成语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摇头晃脑等成语与其在表达上具有相似之处。在使用摆尾摇头时,需要注意不当使用场合、误解含义和用法不当等错误用法。该成语没有明确的褒贬色彩,需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例句展示了摆尾摇头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
衣锦夜游是什么意思
衣锦夜游的读音衣锦夜游的读音为yī jǐn yè yóu。衣锦夜游的含义“衣锦夜游”这个成语字面意思为穿着华丽的锦绣衣服在夜晚出游。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或地位后,在夜晚或暗地里炫耀自己的荣华富贵,也常用来比喻人于夜间展露头角或显露才华。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暗示了过于炫耀、不低调的作风。衣锦夜游的典故“衣锦夜游”的典故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个人在白天辛勤工作,晚上则穿着华丽的衣服在暗处游荡,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地位。他的行为被人们发现后,引起了众人的不满和批评。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衣锦夜游”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在暗地里炫耀自己的人。衣锦夜游的近义词显山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