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远知骥
读音
dào yuǎn zhī jì
含义
- 道:道路,引申为经历、时间。
- 远:遥远,指长久的考验。
- 知:了解、识别。
- 骥:良马,比喻杰出的人才。
整体含义:只有经过长久的考验,才能识别出真正的人才或事物的优劣。比喻在长期实践中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能力或品质。
典故
-
《韩非子·显学》:
“夫视锻锡而察青黄,区冶不能以必剑;水击鹄雁,陆断驹马,则臧获不疑钝利。发齿吻形容,伯乐不能以必马;授车就驾而观其末涂,则臧获不疑驽良。”
(大意:只看外表无法判断剑的好坏,只有实际使用才能知道;同样,伯乐也不能仅凭外貌断定马的优劣,必须让它拉车跑远路才能分辨。) -
《后汉书·循吏传》:
“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强调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只有经过时间检验才能识别真正的贤才。) - 民间故事:
传说古代一位将军选马,众人推荐一匹看似普通的马,将军说:“道远知骥。”后来这匹马在长途行军中立下大功,证实了将军的眼光。
近义词
- 路遥知马力:比喻时间能检验一切。
- 日久见人心:长期相处才能看清人的本质。
- 烈火见真金:严峻考验中才能显现真正的价值。
反义词
- 以貌取人:仅凭外表判断优劣。
- 管中窥豹:片面观察导致错误结论。
- 一叶障目:被局部现象迷惑,无法看清本质。
例句
小学阶段:
- 老师说:“道远知骥,这次长跑比赛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真正的冠军!”
- 小明的画起初不被看好,但经过多次比赛后得了奖,真是道远知骥啊!
初中阶段:
- 选拔班干部不能只看成绩,道远知骥,我们需要观察同学们长期的表现。
- 这部小说刚出版时反响平平,但十年后成为经典,印证了道远知骥的道理。
高中阶段:
- 科学研究的价值往往需要时间验证,道远知骥,许多理论直到多年后才被认可。
- 历史上那些被埋没的人才,最终因卓越贡献被后世铭记,这正是道远知骥的体现。
成人/书面语:
- 企业用人应当遵循“道远知骥”的原则,避免因短期表现误判员工潜力。
- 这位艺术家的作品起初备受争议,但时间证明了一切——道远知骥,他终成一代大师。
错误用法
- 短期判断:
× “他第一次考试不及格,肯定不是好学生。”(未经过长期观察,违背“道远知骥”原则。) - 以偏概全:
× “这款手机刚用一周就卡顿,肯定是劣质产品。”(未考虑长期使用效果。) - 忽略环境因素:
× “新员工上周迟到一次,说明他不负责。”(单次行为不能代表长期品质。)
总结:成语“道远知骥”强调时间与实践的检验价值,提醒我们避免武断评价,尤其在人才选拔、品质判断等场景中需保持耐心与客观。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伯乐的诗词
关于伯乐的诗词(第1篇)关于伯乐的诗词一、诗词全文伯乐遇良马唐·李商隐伯乐在厩中,千里良马同。遇贤即自进,遇不肖则藏。长嘶知水渴,俯首识途长。一朝乘风起,天下任骧昂。作者:李商隐,唐代诗人。解析:此诗以伯乐与良马的关系为喻,赞颂贤能之士的慧眼识才和良马的忠诚。诗中描绘了伯乐在马厩中识别千里良马,以及良马遇贤能之士的喜悦和忠诚。伯乐寻骏骨宋·郑清之骏骨天成百炼刚,神龙失势尚寻常。骅骝虽自千蹄远,谁识元侯有伯阳。作者:郑清之,宋代诗人。解析:此诗以伯乐寻骏骨为喻,赞颂了贤能之士的眼光独到和识人之明。诗中描绘了骏骨的坚韧和神龙的威猛,以及伯乐的眼光独到,能够识别出千里马。二、其他符合主题的古诗词伯乐
关于劝学的诗词
关于劝学的诗词(第1篇)关于劝学的诗词,自古以来在中华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下是根据“关于劝学的诗词”这一主题,精选的几首古诗词,以及它们的全文、作者、朝代和解析。一、《劝学诗》 杜牧(唐)原文: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解析:这首诗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劝勉人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首句“读书不觉已春深”,点明了时间流逝与读书的关系,让人感叹时光易逝。第二句“一寸光阴一寸金”,更是用黄金来比喻时间的宝贵,劝人要珍惜每一寸光阴。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周公、孔子的思想追求,鼓励人们要深入思考,追寻真理。二、《长歌行》 汉乐府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
关于描写长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篇关于描写“长”的古诗词的内容,包括描写时间长河、距离遥远、情感深沉等主题的佳作。文章选取了多首不重复的古诗词,并提供了对每首诗的解析,包括《长歌行》、《夜泊牛渚怀古》、《琵琶行》、《登鹳雀楼》等经典之作,以及其他描写“长”的诗词。这些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也让我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思考人生的真谛和价值。通过介绍这些古诗词,本文带领读者领略了古代诗词的魅力,并引发了人们对时间、人生、情感等议题的思考。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是什么意思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是一句中国古老的谚语,读音为lù yáo zhī mǎ lì,rì jiǔ jiàn rén xīn。它的含义是只有经历长时间的考验和观察,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的品质和能力。这句谚语反映了人们在人际交往中需要重视时间和经历的重要性,告诫人们在评价一个人时不能仅凭短暂的接触和表面的表现来判断。其近义词包括“岁月见证人心”、“时间考验真情”等,反义词为“表面现象”、“短暂评价”等。在投资决策、工作评估、人际关系等方面,这一谚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需注意避免错误理解和滥用。
描写二十年聚首的诗词
本文提供了五篇关于描写二十年聚首的诗词文章,从不同角度和情感出发描绘了重逢场景、回忆往事、友情珍贵以及岁月流转的情感。这些诗词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聚首时的喜悦、温暖与真挚友谊,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怀念。这些文章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人们对友谊和时光的美好记忆的见证。让我们珍惜这份情谊,共同度过更多美好的时光。
关于谦的诗词
关于谦的诗词(第1篇)关于“谦”的诗词及其解析一、诗经《谦》原文:谦谦君子,温文尔雅。作人莫当傲,天道有盈亏。作者及朝代:诗经(无法确定具体作者,属周朝)。解析:此诗以“谦谦君子”开头,表达了对谦逊君子的赞美之情。整首诗强调了为人处世不应骄傲自大,因为天道也有盈亏,谦虚是美德的体现。二、左传·晏子辞篇《谦辞》原文:吾闻君子不羞问,闻过则拜。谦谦君子,用涉大川。作者及朝代:左丘明(春秋时期)。解析:此篇中,晏子以谦逊的言辞劝勉世人要虚心向学,勇于改过,尤其是对上位者要有虚心求知的谦卑态度。君子不以为羞辱去请教他人,若听到自己有错,便会虚心认错。这样的谦逊态度即便面临大的困难与挑战也无所畏惧。三、
大浪淘沙
本文介绍了成语“大浪淘沙”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源自古代淘金业,原意经大浪冲刷留下真金,现多用来形容在激烈竞争或变化中筛选出优秀、有价值的事物或人才。近义词包括优胜劣汰、激流勇进等,反义词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等。文章同时给出了正确和错误用法的示例。
关于十年的诗词
关于十年的诗词(第1篇)十年诗词集一、十年长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此词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描述了作者对于深爱妻子的深深怀念与无法相见的无奈之情,全篇贯穿了一个“恨”字。从这“十年”之中,我们能窥见岁月的漫长和无尽的悲情。二、十年磨一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遣怀》。此诗表达了作者在人生旅途中的孤独和沧桑感,其中“十年一觉扬州梦”一句,道出了人生中经历的十年岁月如同梦境一般,也道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三、十
才怎么读 3分钟掌握cái的发音笔顺及20个实用组词成语
本文介绍了“才”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详细含义。才字有多种含义和用法,包括才能、有才能的人、表示不久前发生的事件等。文章还解析了“才”作为形容词、名词、副词的不同用法,如表示数量小、程度低,强调所说的事等。同时,“才”也用于姓氏。本文全面阐述了“才”字的多种含义和用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字。
烈火见真金是什么意思
成语“烈火见真金”的读音为liè huǒ jiàn zhēn jīn,意思是在严峻考验中才能显现事物的本质和人的真实品质。源自古代冶炼技术,比喻金子需经烈火烧炼才能显现价值。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历史英雄人物在困难环境中磨砺成长。近义词如“锤炼出真知”“试金石”“磨难见真情”,反义词为“华而不实”“浮夸虚伪”。使用时要避免误解和误用,特别是在轻浮场合或描述无关紧要事物时不宜使用。该成语强调了真正的价值需要经受考验和磨砺才能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