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远日暮
读音
dào yuǎn rì mù
含义
- 道:道路,比喻目标或理想。
- 远:遥远,形容距离长或时间长。
- 日:太阳,指时间。
- 暮:傍晚,比喻时间紧迫或即将结束。
整体含义:形容目标遥远而时间紧迫,比喻任务艰巨,难以完成。
典故
-
《后汉书·耿弇传》:
- 东汉时期,耿弇率军攻打张步,士兵疲惫不堪,有人劝他撤退。耿弇说:“今若退兵,贼必乘势追击,我军必败。道远日暮,不如奋力一战!”最终大胜。
- 此处“道远日暮”形容形势紧迫,必须抓紧时机。
-
《晋书·王濬传》:
- 王濬奉命伐吴,因路途遥远,粮草不足,士兵士气低落。他激励将士:“虽道远日暮,但功在必成!”最终成功灭吴。
- 此处强调即使时间紧迫,也要坚持到底。
近义词
- 任重道远:责任重大,路途遥远。
- 时不我待:时间不等人,必须抓紧行动。
- 迫在眉睫:形容事情非常紧急。
- 刻不容缓:一刻也不能拖延。
反义词
-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完成。
- 唾手可得:形容事情非常容易得到。
- 水到渠成: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 一蹴而就:形容事情一下子就能完成。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考试快到了,小明觉得复习“道远日暮”,但他还是坚持学习。
- 妈妈让我今天写完作业,我觉得“道远日暮”,但我会努力的!
-
小学高年级:
- 运动会前,小华训练跑步,虽然“道远日暮”,但他不想放弃。
- 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多,同学们都觉得“道远日暮”,但还是认真完成了。
-
初中:
- 中考临近,许多学生感到“道远日暮”,但依然坚持复习。
- 这次数学竞赛难度很大,参赛选手们虽然“道远日暮”,但都全力以赴。
-
高中:
- 高考倒计时,考生们面对“道远日暮”的压力,依然努力拼搏。
- 科研项目时间紧迫,团队成员们“道远日暮”,但依然坚持实验。
-
大学及以上:
- 毕业论文提交期限将至,许多学生感到“道远日暮”,但仍熬夜修改。
- 创业初期资金紧张,创始人虽“道远日暮”,但依然坚持寻找投资人。
错误用法
-
错误场景:形容天气变化。
- ❌ 今天天气“道远日暮”,可能要下雨了。
- ✅ 正确用法:形容任务艰巨,时间紧迫。
-
错误场景:形容心情低落。
- ❌ 他今天心情“道远日暮”,不想说话。
- ✅ 正确用法:形容目标遥远而时间紧迫。
-
错误场景:形容距离远但时间充裕。
- ❌ 虽然家离学校“道远日暮”,但我每天都能准时到校。
- ✅ 正确用法:强调时间紧迫,而非单纯距离远。
-
错误场景:形容轻松的任务。
- ❌ 这个游戏很简单,玩起来“道远日暮”。
- ✅ 正确用法:形容困难且时间紧迫的任务。
总结:“道远日暮”多用于形容任务艰巨、时间紧迫的情况,不能随意用于其他场景。
你可能感兴趣
间不容息
本文介绍了成语“间不容息”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以及相关的近义词与反义词。该成语形容时间非常紧迫或事情紧迫程度高,没有空隙或余地。文章还提供了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正确用法,并指出了错误用法一和错误用法二,提醒读者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区分。
间不容瞚
本文介绍了成语“间不容瞚”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表示时间非常紧迫,几乎没有时间进行思考或行动。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形容战争中的紧急情况。间不容瞚的近义词有“刻不容缓”、“争分夺秒”、“瞬息万变”等,反义词有“闲庭信步”、“悠然自得”、“漫不经心”等。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需要注意避免过度使用和混淆使用,以免造成语义上的歧义。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间不容缓
本文介绍了成语“间不容缓”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以及其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于形容时间非常紧迫,没有丝毫空隙或余地,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其错误用法,避免在理解和使用过程中出现混淆和误用。通过多个例句,生动展示了该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间不容缓”这一成语。
来日方长
来日方长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读音为lái rì fāng cháng。它表示未来的日子还很长,用来形容不必急于求成或过分担忧。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有很多与之相关的典故和故事。来日方长也可以与一些近义词如前程似锦、未来可期等互相替换。然而,该成语不应被错误地用于时间紧迫或不适合的语境中,也需避免滥用。在适当的情况下,来日方长可以鼓励人们有耐心和信心,未来总会有更好的机会和可能性。
事不有余是什么意思
事不有余的读音事不有余的拼音是 shì bù yǒu yú。事不有余的含义事不有余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事情到了紧要关头,不能再有丝毫的拖延或保留。它强调了事情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醒人们要抓紧时间,全力以赴地完成某件事情。事不有余的典故该成语典故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国王,他想要完成一项重要的工程,但因为拖延时间,最终导致工程无法按时完成。国王深感懊悔,于是他下令将这个成语作为警醒之语,用以提醒人们不要拖延时间,要事不有余地完成事情。此外,事不有余也可以与一些历史事件或文化传统相联系,例如在古代战争中,士兵们常常需要在紧迫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否则就会面临生命危险。因此,事不有余也成
刻不待时
“刻不待时”是一个成语,拼音为kè bù dài shí,形容时间紧迫,需要立刻行动,不能拖延。其含义是片刻都不能等待,形容事情紧迫。该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军事和政治环境,强调时间的紧迫性和行动的必要性。近义词有迫不及待、刻不容缓、急不可待等。反义词包括悠然自得、从容不迫等。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在轻松场合或日常闲聊中频繁使用,同时在句式结构和与其他词语搭配方面也要避免不当使用导致语句不通顺或产生歧义。
急如星火
急如星火的读音为jí rú xīng huǒ,形容事情非常紧急、紧迫。源于古代,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用于形容形势危急,必须迅速行动才能逃脱困境。该成语还有其他的典故和出处,进一步丰富了其内涵和用法。近义词有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火烧眉毛等。反义词有从容不迫、不急之务等。使用时要避免滥用、注意语境、避免重复,并注意与其他描述紧急、紧迫的词语搭配使用。
皇皇不可终日
皇皇不可终日是一个成语,读音为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情紧迫、急迫,或者形容人心情急切、焦虑不安。典故源自古代人们对时间紧迫、生活忙碌的感受。它的近义词包括急迫不已、焦虑不安等,反义词包括悠然自得、从容不迫等。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非常忙碌、紧迫和焦虑的状态,但需要注意避免滥用或误用。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具体语境和情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迫在眉睫是什么意思
“迫在眉睫”是一个成语,读音为pò zài méi jié,形容事情非常紧迫,临近发生。这个成语源于古代人们对时间紧迫和事情临近的直观感受,常用来强调事情的紧迫性和严重性。其近义词包括刻不容缓、危在旦夕等。错误用法包括在不紧急或不太重要的场合使用,以及与其他意思相近的成语混淆使用。例如,“他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手术已经迫在眉睫”等。在句子中正确运用“迫在眉睫”,可以更好地表达事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间不容发
间不容发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iàn bù róng fā。其含义指事物间的间隙极小,形容事物联系紧密,技艺精湛,稍有差错就会引发严重后果,也可形容形势紧迫。典故源自《庄子·外物》。近义词有毫厘不爽、刻不容缓等。反义词包括宽宏大量、漫不经心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用,特别是在形容时间充裕或非技术性事情上。例句展示了间不容发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