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高魔重

道高魔重

读音

dào gāo mó zhòng

含义

“道”指正道、德行或修行境界;“高”表示程度深、境界高;“魔”指邪念、障碍或外界的干扰;“重”意为深重、强大。
整体含义:形容修行或追求正道的过程中,面临的诱惑、干扰或障碍也相应增加。比喻境界越高,挑战越大。

典故

  1. 佛教典籍

    • 出自《维摩诘经》:“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意指修行者境界提升时,魔障也会随之增强。
    • 《大智度论》中也有类似表述,强调修行者需警惕心魔与外魔的干扰。
  2. 道教传说

    • 道教内丹修炼强调“炼己持心”,认为修为精进时,心魔、外邪会加倍干扰,如《黄庭经》所述“神室既成,魔障自生”。
  3. 民间故事

    • 传说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经时,每遇佛法精进,便有妖魔阻挠,印证“道高魔重”之理。

近义词

  1.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强调魔障的增长速度更快。
  2. 树大招风:比喻名声或地位越高,越易招致非议。
  3.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指成就越大,责任或压力也越大。

反义词

  1. 一帆风顺:形容事情顺利无阻碍。
  2. 无风无浪:比喻平静无波折。
  3. 水到渠成:指条件成熟后自然成功,无需费力。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哥哥学习很努力,但考试前总生病,真是“道高魔重”啊!
    • 我想当班长,可同学们说我太小,这就是“道高魔重”吧。
  2. 小学高年级

    • 科学家研究新技术时,常遇到困难,这就是“道高魔重”。
    • 运动员训练越刻苦,受伤风险越大,果然“道高魔重”。
  3. 初中

    • 他立志成为作家,但投稿屡屡被拒,深感“道高魔重”。
    • 环保事业推进越深入,反对的声音越多,可谓“道高魔重”。
  4. 高中及以上

    • 哲学家探索真理时,常面临世俗质疑,恰如“道高魔重”。
    • 企业家创新时,既要突破技术瓶颈,又要应对市场竞争,正是“道高魔重”的体现。

错误用法

  1. 形容单纯的压力大

    • ❌“作业太多,道高魔重。”(应改为“任务繁重”)
  2. 用于贬义场景

    • ❌“他贪污受贿,最后被抓,真是道高魔重。”(混淆正邪立场)
  3. 指自然现象

    • ❌“台风来了,道高魔重。”(与修行或追求无关)
  4. 滥用为借口

    • ❌“我成绩差是因为道高魔重。”(歪曲成语本义)

注意:该成语多用于褒义或中性语境,强调“正道”与“挑战”的辩证关系,不可随意套用。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长寿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描写长寿的诗词,包括诗词列表和原文解析。这些诗词以自然景物、美酒佳肴等元素为载体,传达出对长寿的美好祝愿与期盼。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古诗词中长寿的丰富内涵、深沉情感、深刻寓意和人生哲学,包括长寿意象、人生智慧、心灵修炼等方面。这些赞美长寿的诗词不仅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与追求,更是传递了健康观念和人生真谛。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都应该珍惜生命,追求健康与长寿的美好生活,并将古人的智慧传承下去。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飞升幻想 10首关于羽化登仙的经典诗作赏析

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成仙和仙境的古代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通过列举多首描绘成仙和仙境的古诗词,并附上作者、朝代及解析,展现了诗人对于成仙和仙境的向往和追求。这些诗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为我们了解古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这些诗词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浪漫主义色彩和神秘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这些古代诗词所传达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仍然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通过欣赏和品味这些诗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哲学思考。

关于心闲的诗词

关于心闲的诗词(第1篇)关于心闲的诗词一、诗中觅心闲自古以来,诗人们常以心闲为主题,抒发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下面将为您列举几首关于心闲的古诗词,并附上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诗词:心闲气定碧云天,静坐垂钓碧水边。作者:佚名(无名氏)朝代:唐/宋之间解析:此诗表达了心闲时的心境,即心境平静如碧云天,于碧水边垂钓,享受宁静的时光。诗词: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归梦长。醉后不知天在水,满床清梦压星河。作者:李白朝代:唐解析:李白此诗描绘了心闲时乘舟垂钓的场景,表达了诗人醉后的梦游和内心的宁静。其中,“心闲”之意呼之欲出。诗词: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情可待成追忆,心闲自是此生足。作者:李商隐

10首关于修炼的古典诗词 探寻李白王维陆游笔下的道家禅意与儒家修身智慧

本文介绍了多篇关于描写修炼的诗词的文章,文章通过列举多首古诗词,探索了古诗词中的修炼之路。这些古诗词以不同的方式和角度表达了对于修炼的理解和追求,描绘了修炼者对于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文章介绍了每首古诗词的背景和解析,并阐述了它们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道德启示。通过这些古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修身的执着与热情,也可以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与启示。希望这些介绍能够让大家更加了解和欣赏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关于道教诗词

关于道教诗词(第1篇)关于道教诗词一、道教诗词概述道教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们不仅传承了道家思想,更在诗歌形式上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文人墨客在道观、山野间创作了大量的道教诗词,它们或赞美自然,或追求长生,或阐释道家哲学。二、道教诗词全文及解析《清静经》作者:佚名(唐代)原文: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解析:此篇为道家经典之一,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阐述了道家思想的核心——大道无形、无为而为。《洞仙歌·问余何意栖碧山》作者:李白(唐代)原文: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解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道教的向

描写道姑古诗词

本文列举了五篇描写道姑形象的古诗词及其赏析。道姑作为古代文化中的特殊存在,被诗人以诗词的形式描绘成淡泊名利、修身养性的形象。这些古诗词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道姑的神秘、美丽、宁静、淡泊等气质,如乘风轻舞、独坐听涛、山林修行等场景。这些古诗词不仅丰富了古代文学的艺术宝库,也为我们今天了解古代文化和道教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关于佛珠的诗词

关于佛珠的诗词(第1篇)关于佛珠的诗词一、宋代释印肃《自作佛珠诗》原文:菩提达摩离苦海,留得真珠满箩收。一串无殊万串同,一珠一光入圆融。作者:释印肃,宋代禅僧。解析:此诗描述了菩提达摩脱离苦海,留下佛珠满箩的情景。诗中强调了佛珠的平等性,无论是一串还是万串,其本质都是相同的,都能帮助人们进入圆融的境界。二、唐代白居易《念珠赞》原文:千百亿劫体如虚空,一粒如须弥芥子,香云缭绕天地中,天清月朗金刚炽。灵心得悟取真心,由汝获得神明归,经文三千显大道,借珠尽悟轮回地。作者: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解析:此诗以念珠为媒介,表达了对佛法深奥道理的领悟。诗中描绘了念珠的庄严与神圣,以及其对于修行者心灵的启迪和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o gāo yī chǐ,mó gāo yī zhàng",用来描述正邪相争的关系。其源于古代道教传说,形容在修行过程中,道行与魔障之间的斗争激烈。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邪不压正、善恶有报等,反义词为善善相从、公平正义等。该成语可以在多个领域中运用,如商场竞争、政治斗争、修行、学习等,形容正面对抗邪恶时的情况。但在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混淆概念或过度使用。

描写海市蜃楼诗词

这段摘要主要描述了多篇文章中关于海市蜃楼诗词的内容。这些诗词包括不同朝代、不同作者的描写,生动展现了海市蜃楼的神秘、美丽和令人向往的特质。摘要强调了这些诗词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海市蜃楼的幻境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奇妙。同时,也提到了现代诗对海市蜃楼的独特情感和描绘。整体上,这段摘要简洁明了地介绍了多篇文章中关于海市蜃楼诗词的内容,突出了其特点和魅力。因此,摘要可以写为:本文介绍了多篇文章中描绘海市蜃楼的古诗词,包括不同朝代和不同作者的创作。这些诗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带入海市蜃楼的神秘幻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奇妙。同时,也提到了现代诗对海市蜃楼的独特表现。

拔宅上升

拔宅上升的读音为“bá zhái shàng shēng”,成语意指整个家族或居所一同升天成仙,象征全家人或整个家族得到超脱和升迁。典故源于古代传说。拔宅上升也有比喻某地或某家族全体成员得到极大提升或幸福之意。其近义词包括举家升天、全家福禄、全体腾飞等,反义词有江河日下、颓废不振、家道中落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其正确含义和用法,避免误用。文章提供了多个例句来阐释拔宅上升的正确用法。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