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名暗世
读音
dào míng àn shì
含义
“盗”指窃取,“名”指名声、名誉,“暗”指暗中、隐蔽,“世”指社会、时代。整个成语的意思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窃取名誉,在世人面前伪装自己,形容人虚伪狡诈,欺世盗名。
典故
- 《荀子·不苟》:
“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故盗名不如盗货,盗货犹可追,盗名不可追。”
荀子在此批评那些靠不正当手段获取名声的人,认为他们比偷盗财物的人更恶劣,因为名声一旦被窃取,难以挽回。 - 《后汉书·逸民传》:
东汉时期,一些隐士表面上清高,实则沽名钓誉,被称为“盗名之士”。他们隐居山林,却故意让世人知晓,以此博取美名。 - 《资治通鉴》:
唐代李林甫表面上谦恭有礼,实则阴险狡诈,善于伪装,被后人评价为“盗名暗世”的典型。
近义词
- 欺世盗名——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 沽名钓誉——故意做作以博取名声和赞誉。
- 名不副实——名声与实际不符。
- 假仁假义——表面上仁义道德,实则虚伪。
反义词
- 名副其实——名声与实际相符。
- 实至名归——因实际成就而获得应有的名声。
- 光明磊落——行为正直,不欺瞒他人。
- 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不虚伪。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他考试作弊,还想拿奖状,真是盗名暗世!
- 那个假装捐款的人,其实是为了出名,真是盗名暗世。
-
小学高年级:
- 有些网红靠炒作博眼球,实际上什么本事都没有,就是盗名暗世。
- 他平时装得很善良,背地里却欺负同学,简直是盗名暗世。
-
初中:
- 历史上不少奸臣表面忠诚,实则祸国殃民,是典型的盗名暗世之徒。
- 某些商家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这种行为就是盗名暗世。
-
高中:
- 在学术圈,抄袭他人成果以获取名声的行为,无疑是盗名暗世。
- 政客们有时会利用舆论塑造虚假形象,实则盗名暗世,欺骗民众。
-
大学及以上:
- 某些企业标榜“环保”,却暗中排污,这种盗名暗世的做法终将被揭露。
- 在社交媒体时代,许多人靠包装人设获取流量,本质上仍是盗名暗世。
错误用法
-
误用为“默默无闻”:
- ❌ 错误例句:他一生低调,从不张扬,真是盗名暗世。
- ✅ 正确用法:“盗名暗世”指伪装骗取名声,而非默默无闻。
-
误用为“名不虚传”:
- ❌ 错误例句:这位大师的作品广受好评,果然是盗名暗世。
- ✅ 正确用法:“盗名暗世”含贬义,不能用于褒扬。
-
误用为“隐姓埋名”:
- ❌ 错误例句:他为了躲避仇家,选择盗名暗世。
- ✅ 正确用法:“盗名暗世”指伪装骗取名声,而非隐藏身份。
-
误用为“实事求是”:
- ❌ 错误例句:科学家们严谨治学,从不盗名暗世。
- ✅ 正确用法:此处应使用“弄虚作假”或“欺世盗名”。
-
误用为“光明正大”:
- ❌ 错误例句:他做事一向盗名暗世,从不遮遮掩掩。
- ✅ 正确用法:“盗名暗世”指暗中伪装,与“光明正大”矛盾。
“盗名暗世”是一个极具批判性的成语,提醒人们警惕那些虚伪狡诈、欺世盗名之徒。正确理解和使用它,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对不良行为的谴责。
你可能感兴趣
盗名欺世
本文介绍了成语“盗名欺世”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相关的近义词与反义词。盗名欺世指的是用虚假名义欺骗世人,追求不当名誉或利益的行为。文章详细阐述了该成语的历史背景及使用场景,并指出在不恰当语境下使用以及与其他词汇混淆使用的错误用法。同时,提供了多个与盗名欺世相关的例句以辅助理解。
钓名欺世
钓名欺世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iào míng qī shì。其含义是形容以虚假名声欺骗世人,追求个人名利的行为。出自《庄子·外物》中的故事,用来形容某些人利用虚假言行获取名声、欺骗世人的行为。钓名欺世的近义词包括沽名吊誉、假仁假义等。该成语的使用需注意语境和场合,避免在轻松幽默的场合使用。在个人行为上,钓名欺世的行为违背了诚信原则和道德规范,会给他人带来伤害和损失,因此不能用来形容日常生活中的欺骗行为。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适度控制,避免滥用。
砥行立名
砥行立名的拼音是【dǐ xíng lì míng】,意味着通过坚定的品行和努力,树立良好的名声和形象。这一成语源自古代士人追求道德修养和名声的过程。砥行立名强调个人品德的提升和社会良好名声的树立,其近义词如身经百炼、德高望重等也强调品德和名声。然而,砥行立名不应随意用于其他场合或对象,需确保用词准确。例句展示了砥行立名在个人品行和社会声誉方面的积极效果。
钓名沽誉
钓名沽誉是一个成语,读音:diào míng gū yù。该成语的含义是以获取名誉为目的而行动,含有贬义。它源自《庄子·外物》,描述古代人为了追求名誉和地位不择手段的行为。钓名沽誉的近义词包括沽名吊誉、追名逐利等,反义词为淡泊名利、实事求是等。该成语常被用于形容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名誉的行为。然而,错误使用此成语来形容正当追求或混淆使用会造成语言上的不准确和歧义。因此,在使用时需准确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阿世盗名
阿世盗名的拼音是ā shì dào míng。该成语含义为迎合世俗,盗用盛名,描述那些为追求名利而放弃原则和底线,迎合社会风气和他人期望的行为。其典故源于古代社会,一些人用不正当手段追求名誉和地位。阿世盗名的近义词包括虚应故事、虚名浮利、沽名吊誉、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等。反义词则包括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真才实学、廉洁奉公、忠实可靠等。使用阿世盗名时需注意其贬义色彩,避免在不当场合使用,避免与其他负面词汇混用,以及准确理解其含义和适用范围。例句展示了阿世盗名在不同领域中的表现和错误用法。
钓誉沽名
“钓誉沽名”的读音为diào yù gū míng,意指用不正当手段谋取名誉和地位,带有贬义。源于古代对不择手段追求名誉者的批评,形成此成语。其近义词有“沽名吊誉”和“贪图虚名”,反义词则包括“淡泊名利”、“实事求是”和“廉洁奉公”。使用此成语时需谨慎,避免误用于正当追求名誉和地位的行为。
声名狼藉是什么意思
声名狼藉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shēng míng láng jí,形容人的名声败坏到极点。该成语源于古代传说和战争中的混乱局面,表示人的名誉极差,行为不端。其近义词包括名声扫地、臭名昭著等,反义词则为名声远扬、声誉卓著等。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语气,不应滥用或用于未证实有不良行为的人。例如,“他因为犯罪行为而声名狼藉,这个地方的犯罪率极高,已经变得声名狼藉。”
大名难居
大名难居指的是声名显赫的人难以安于平淡生活或职位的现象。源自古代典故,描述一些人在成名后难以保持平常心态的故事。该成语的拼音为dà míng nán jū,含有深刻的含义和用法。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场合、乱改词语、乱搭配词语和过度解读等错误用法。通过了解大名难居的含义和用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同时也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那些声名显赫的人在成名后的心态和处境。
砥厉名号
砥厉名号读音为dǐ lì míng hào,形容人通过努力达成目标,赢得声誉和美誉。该成语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墨客和英雄豪杰的事迹。近义词如砥砺奋进、建功立业等,强调不断努力和奋发向前。反义词如声名狼藉、默默无闻等,则形容名誉不佳或不为人知。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砥厉名号的正确用法,强调通过正当努力和奋斗获得声誉和地位。同时,也指出了错误用法,强调不追求名誉或不择手段的做法并不符合成语本意。
鼎鼎大名
本文介绍了成语"鼎鼎大名"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提供了相关例句。该成语用于形容某人的名声、地位或声望非常显赫、盛大,源于古代器物鼎的象征意义。使用时应注正式场合,并需符合事实。错误用法包括不当场合使用以及与事实不符的使用。希望通过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