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头舔蜜:危险的诱惑
读音
dāo tóu tiǎn mì
含义
- 刀头:刀刃锋利的部分,象征危险。
- 舔蜜:用舌头舔食甜美的蜂蜜,象征短暂的享受。
整体含义:比喻为了眼前的小利而甘冒巨大的风险,最终可能得不偿失。
典故
- 《百喻经》:
古时有人见刀刃上沾有蜂蜜,忍不住去舔,结果舌头被割伤。故事告诫人们不要因小失大。 - 《韩非子·喻老》:
提到“贪饵吞钩”,与“刀头舔蜜”异曲同工,形容因贪图小利而陷入危险。 - 民间寓言:
有狐狸为吃挂在陷阱上的肉,不顾危险靠近,最终被捕,类似“刀头舔蜜”的寓意。
近义词
- 饮鸩止渴——喝毒酒解渴,比喻用有害的办法解决眼前困难。
- 火中取栗——替别人冒险,自己却得不到好处。
- 虎口拔牙——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谋取利益。
- 贪小失大——因贪图小便宜而损失更大的利益。
反义词
- 权衡利弊——仔细衡量得失,避免冲动行事。
- 知足常乐——懂得知足,不贪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 避害就利——主动避开危险,选择安全有利的方式。
- 深谋远虑——考虑长远,不因小利而冒险。
例句
- 小学低年级:小明为了吃糖偷偷拿钱,结果被妈妈发现,真是“刀头舔蜜”呀!
- 小学高年级:他为了玩游戏熬夜,第二天考试不及格,简直是“刀头舔蜜”。
- 初中:某些人为了赚快钱参与诈骗,最终坐牢,这就是“刀头舔蜜”的后果。
- 高中:历史上许多国家因贪图短期利益发动战争,最终付出惨痛代价,可谓“刀头舔蜜”。
- 大学及以上:金融市场中,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视风险的人,往往陷入“刀头舔蜜”的困境。
- 职场场景:为了短期业绩而欺骗客户,最终失去信誉,这是典型的“刀头舔蜜”。
- 生活场景:为了省几块钱买劣质产品,结果用不了多久就坏了,真是“刀头舔蜜”。
- 寓言故事:那只贪吃蜂蜜却割伤舌头的猴子,正是“刀头舔蜜”的生动例子。
- 历史典故:商纣王为享乐加重赋税,最终亡国,可谓“刀头舔蜜”的悲剧。
- 现代新闻:某些企业为降低成本偷排污水,最终被重罚,这是“刀头舔蜜”的教训。
错误用法
- 误用为“勇敢”:
❌ 他敢于挑战权威,真是“刀头舔蜜”!
(正确应为“不畏强权”或“勇于抗争”) - 误用为“冒险精神”:
❌ 创业者要有“刀头舔蜜”的勇气!
(应使用“破釜沉舟”或“勇往直前”) - 误用为“尝试新事物”:
❌ 学习新技能就像“刀头舔蜜”,值得一试!
(应改为“勇于探索”或“开拓进取”) - 误用为“享受生活”:
❌ 周末去旅行,体验“刀头舔蜜”的快乐!
(应使用“乐在其中”或“享受当下”)
“刀头舔蜜”强调因小失大的危险行为,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混淆褒贬。
你可能感兴趣
刀头剑首
“刀头剑首”是一个成语,形容人在极端危险或紧张情境下保持冷静、坚定,不畏惧困难和挑战,常用来形容人的勇气和决心。典故源自古代战争,形容身先士卒、勇往直前的英雄们。近义词包括英勇无畏、临危不惧等。反义词为胆小如鼠、畏首畏尾等。使用时应避免过度夸张或不当使用。该成语强调了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决心,对于面对挑战和困境的人们具有启示和鼓舞作用。
出入生死
“出入生死”是一个成语,意为经历生死或危险的境地。其典故源于古代战争和传说。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生死攸关、九死一生等,反义词为安然无恙、安居乐业等。在使用时,应恰当描述涉及生死的严峻情境,避免在轻松或普通的情境中误用。
得不偿丧
“得不偿丧”是一个成语,指所得到的东西与付出的代价或所遭受的损失不相称,反而损失更加惨重。该成语最早出自《战国策·秦策二》,常用来形容因贪图小利而遭受大损失的愚蠢行为。其错误的用法包括在不当语境下使用、与其他成语混淆以及用于形容非贪图小利的情况。示例中的句子描绘了因贪图小利而导致严重损失的情境。
火中取栗
本文介绍了成语“火中取栗”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相关的近义词与反义词。文章详细解释了“火中取栗”比喻甘冒风险、不计代价追求某种利益,最终却得不到好处的行为。同时,提供了该成语在不同场合下的应用例子,并指出了在使用过程中的错误用法,以避免对成语的误解和误用。
避溺山隅
本文介绍了成语“避溺山隅”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近义词反义词。该成语引申为逃避困难、灾祸时选择偏僻之地或寻求隐匿、退避之处的含义。文章还探讨了该成语的使用场景和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面对困难时不能一味选择避溺山隅,而应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聪明反被聪明误
百巧成穷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ǎi qiǎo chéng qióng,意为一个人尽管拥有许多巧妙的技能和智慧,却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陷入贫困。该成语源自古代中国的典故,用以描述拥有智慧与技能并不一定能带来财富或成功。近义词有徒劳无功等,反义词则包括功成名就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将其误用为褒义词、不当组合、不符合语境或与其他成语混淆。
贪小失大是什么意思
贪小失大的读音贪小失大读音为:tān xiǎo shī dà,其中“贪”和“失”是常用字,而“小”和“大”则是形容词。贪小失大的含义“贪小失大”的含义是指因为贪图眼前的小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利益或更大的损失。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因过于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做出错误的决策,最终导致更大的损失或后果。贪小失大的典故“贪小失大”的典故来源于古代的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一位农民,他在田里捡到一块金子,非常高兴地拿回家。但是,他却没有想到这块金子会给他带来多大的麻烦。原来这块金子是属于一位富人的,农民的贪图小利导致了他被富人追捕,最终失去了更大的利益和自由。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典故和出处,如《左传》、《史记》等古
逢凶化吉
逢凶化吉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éng xiōng huà jí。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在遭遇困难或危险时能够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它的含义源于古代中国的故事和传说,表达了对于智慧和勇气的崇敬,以及对于能够转危为安的期望和希望。此外,逢凶化吉也可以在文献中找到出处。然而,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例如在不存在的危险或困难情况下使用,或者将其与消极、悲观的情绪或行为联系在一起。正确使用该成语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情境进行判断和理解。
玩火自焚是什么意思
玩火自焚的读音拼音:wán huǒ zì fén玩火自焚的含义“玩火自焚”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轻率、鲁莽或心存侥幸,去触碰危险的事物,最终导致自食其果、自取灭亡的后果。其中“玩火”象征着冒险或轻视规则,“自焚”则表示自取灭亡的严重后果。玩火自焚的典故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民间故事和历史典故。其中一种说法是,在古代,人们常常用火来照明或取暖,但如果不注意安全,就很容易引发火灾。有些人轻视火灾的危险,喜欢玩火取乐,结果导致自己或他人的财产遭受损失,甚至因此丧命。因此,“玩火自焚”这个成语就被用来形容这种轻率冒险、自取灭亡的行为。玩火自焚的近义词自作自受咎由自取惹火烧身弄巧成拙自食恶果以上这些
毁舟为杕
本文介绍了成语“毁舟为杕”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并提供了相关例句和错误用法示例。该成语指因小失大,为了微小利益而舍弃重要东西的行为,源于《庄子·外物》中的故事。近义词包括舍本逐末、因小失大等,反义词为顾全大局、着眼全局等。文章通过示例阐述了如何正确运用该成语,并指出错误用法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