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

读音

shǒu zhū dài tù

含义

  • :守着,等待。
  • :树桩。
  • :等待。
  • :兔子。

整体含义: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寄希望于侥幸成功,或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典故

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五蠹》,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宋国有个农夫在田里耕作时,突然有只兔子飞奔而来,撞到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不费力气就得到一只兔子,非常高兴。从此,他放下农具,整天守在树桩旁,希望再有兔子撞上来。然而,他再也没有等到第二只兔子,反而荒废了田地,成为宋国人的笑柄。

韩非子用这个故事讽刺那些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人。

近义词

  1. 坐享其成:指自己不努力,却指望别人带来好处。
  2. 刻舟求剑: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3. 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或方法错误,不可能达到目的。
  4. 抱薪救火:比喻方法错误,反而使问题更严重。

反义词

  1. 随机应变:根据情况灵活调整策略。
  2. 主动出击:积极行动,争取成功。
  3. 因势利导:顺应形势,灵活应对。
  4. 勤能补拙:通过努力弥补不足。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小明不复习功课,却指望考试时题目简单,真是守株待兔。
  2. 小学高年级:我们不能像守株待兔的农夫一样,幻想不努力就能成功。
  3. 初中:企业如果只依赖老客户,不开发新市场,无异于守株待兔。
  4. 高中: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守株待兔的经营模式注定会被淘汰。
  5. 大学及以上:学术研究需要不断创新,守株待兔只会让思想停滞不前。
  6. 职场:销售不能守株待兔,必须主动寻找客户。
  7. 生活:与其守株待兔等机会,不如主动提升自己。
  8. 历史评论:清朝闭关锁国,犹如守株待兔,最终落后于世界。
  9.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教训告诉我们,侥幸心理不可取。
  10. 经济分析:投资者若守株待兔,只会错失良机。
  11. 教育:老师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而不是守株待兔地等待答案。
  12. 体育:运动员不能守株待兔,必须刻苦训练才能取得好成绩。
  13. 科技:创新企业不会守株待兔,而是不断探索新技术。
  14. 文学创作:作家如果守株待兔,灵感不会自动降临。
  15. 军事策略:战场上不能守株待兔,必须灵活应对敌情。
  16. 农业:农民若守株待兔,庄稼不会自己丰收。
  17. 商业竞争:市场瞬息万变,守株待兔的企业终将被淘汰。
  18. 个人成长:人生没有捷径,守株待兔只会浪费时间。
  19. 社会现象:有些人幻想一夜暴富,简直是现代版的守株待兔。
  20. 哲学思考:守株待兔反映了一种消极的宿命论思想。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耐心等待”
    ❌ “他守株待兔,终于等到了心仪的工作机会。”
    ✅ 应改为“他积极投简历,最终获得了心仪的工作。”
  2. 误用为“坚持不懈”
    ❌ “科学家守株待兔,终于发现了新元素。”
    ✅ 应改为“科学家经过长期实验,终于发现了新元素。”
  3. 误用为“偶然成功”
    ❌ “他守株待兔,意外中了大奖。”
    ✅ 应改为“他偶然买了一张彩票,结果中了大奖。”
  4. 误用为“等待时机”
    ❌ “将军守株待兔,等敌人松懈时发起进攻。”
    ✅ 应改为“将军耐心观察,等敌人松懈时发起进攻。”
  5. 误用为“专注某件事”
    ❌ “他守株待兔地研究数学,最终成为专家。”
    ✅ 应改为“他潜心研究数学,最终成为专家。”

总结:“守株待兔”带有贬义,不能用于形容积极的努力或合理的等待,使用时需注意语境。

守株待兔.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守株待兔的读音读音:shǒu zhū dài tù标注拼音:shǒu(第三声) zhū(第一声) dài(第四声) tù(第四声)守株待兔的含义“守株待兔”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守在树旁等待兔子。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种坐等好运或坐享其成的思想或行为方式,而不愿意通过努力去获取成功或结果。它也常用来讽刺那些不思进取、不努力工作或只凭侥幸心理等待成功的人。守株待兔的典故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中国的一个故事。故事中,一个农夫在田地里耕作时,偶然发现了一只撞死在树根旁的兔子。于是,这个农夫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他不再耕作,而是每天守在树旁等待再次有兔子撞死。然而,他再也没有等到过兔子,最终他的庄稼也因为缺乏管

100字的守株待兔读后感

100字的守株待兔读后感(第1篇)《守株待兔》读后感《守株待兔》一书,初读即感其寓言之简短,情节之经典。故事以一农夫的懒惰和期望不劳而获为背景,鲜明的人物与简单的情节直击人心。故事简明,寓言深刻,用短短文字讲述深刻的道理,即无劳而获并非长久之计,要务实行动才有成果。每次回味都令我反思个人行动的重要性及诚实努力的必要。该读物中的最经典情节即守株待兔本身。在庄稼地里偶然撞死一只兔子后,农夫不愿脚踏实地劳动,而想靠撞兔的侥幸心理过活。此情节讽刺了不劳而获的心态,让人反思勤奋与懒惰的平衡。从书中我深感劳动的价值和努力的重要性。结合现实生活,我认识到只有通过努力和汗水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和成就。守株待兔的

3年级成语故事读后感

《三年级成语故事》读后感翻开这本专为三年级学生设计的成语故事书,我被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动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这本书不仅介绍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还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了解到这些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书中每个成语故事都如同一个小小的历史剧或人物肖像,蕴含着古人的思想智慧和生活哲理。如“画蛇添足”的故事,让我认识到做事要恰到好处,不要多此一举;“守株待兔”则警示我们,不应寄希望于侥幸,要通过努力去实现目标。阅读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这些成语故事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更让我明白了许多人生的道理。这些故事仿佛是一面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

郑人实履是什么意思

郑人实履的读音读音:zhèng rén shí lǚ标注拼音:zhèng-rén-shí-lǚ郑人实履的含义“郑人实履”是一个成语,源自于古代中国的一个故事。该成语用来形容做事过于执着、呆板,不知变通。其字面意思是说,郑国人用实际行动来履行(或执行)某件事情,但往往因为过于拘泥于形式或规则而显得笨拙或迂腐。郑人实履的典故典故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故事中,郑国一个人在过河时,看到自己没有鞋子,便用木屐(一种木制鞋)的带子将一块石头系在脚上,以填补没有鞋子的空缺。他这样做并不是因为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而是过于执着于“鞋子”的概念,不懂得变通。后来这个故事被用来形容那些过于拘泥于形式、不知变

面壁磨砖是什么意思

“面壁磨砖”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方法笨拙、效率低下或不知变通。其拼音为miàn bì mó zhuān。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劳动场景,形容面对墙壁磨砖的愚蠢行为,告诫人们要善于变通。其近义词包括墨守成规、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反义词则是灵活变通、随机应变和创新求变。文章还提到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示例,如误用为褒义和不当使用场合等。通过了解这些,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

不切实际

“不切实际”是一个汉语成语,指不符合现实情况,无法实现或无法达到的设想或想法。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些想法、计划或言论与现实严重脱节,缺乏实际可操作性或可行性。它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字面意思表示与现实不符。不切实际的近义词包括空想、幻想等,反义词则是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为褒义词或滥用在不相关场合,同时在决策和制定计划时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东门逐兔

成语“东门逐兔”的读音为dōng mén zhú tù,用来形容行为轻率、盲目追求小利而丧失大局的人。典故中,愚蠢的农夫每天追逐兔子,浪费时间和机会,因小失大。这个成语也强调贪图小利而忽视长远后果的错误行为。其近义词包括贪小失大、因小失大等,反义词则是深谋远虑、审时度势等。使用时要避免错误用法,如用于正面事物或严肃场合等。通过这个成语的详细介绍,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时要注重长远眼光和计划,避免盲目行动。

10篇300字读后感寓言故事

10篇300字读后感寓言故事(第1篇)读后感一:基本信息与初印象今天我阅读了一本寓言故事集,书名略显陈旧,但内容却饱含智慧。翻开第一页,我被那些简短而富有哲理的故事所吸引。每一个小故事都像是一面镜子,反映出人生的种种面貌。内容概述这本寓言故事集收录了多个经典故事,如《龟兔赛跑》、《狼来了》等。每个故事都以动物为主角,通过它们的行为和遭遇来反映人类社会的一些现象。故事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使得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趣味性和启发性。精彩部分分享我最喜欢的是《北风与太阳》的故事。它讲述了两者之间的竞争,比谁更有能力让行人脱下外衣。太阳通过温暖让人们自愿脱衣,而北风则用强风试图吹走人们的温暖。这个故事告

代人受过

“代人受过”是一个成语,拼音为dài rén shòu guò,意为代替他人承担过错或罪责。其典故源于《战国策》中的蔺相如替廉颇受过的故事,以及孟母为保护儿子而主动承担责任的历史故事。近义词包括替罪羊、背黑锅、顶罪、承担过失等。反义词为推卸责任、嫁祸于人、明哲保身等。在使用时需结合具体情境,错误用法可能包括用于不真实承担责任的情境或贬低为他人承担责任的行为。此成语常用于描述某人为他人无私承担责任的行为。

安坐待毙

文章介绍了成语“安坐待毙”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方法和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不积极应对困境或危险,消极等待灾难降临。文章还提供了相关例句,以说明安坐待毙的错误用法和适用情境。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