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头小尾」详解
读音
大头小尾(dà tóu xiǎo wěi)
含义
- 大:指规模、程度较大。
- 头:事物的开端或主要部分。
- 小:指规模、程度较小。
- 尾:事物的结尾或次要部分。
整体含义:形容事物前后不一致,开头声势浩大,结尾却草草收场,虎头蛇尾。
典故
- 《韩非子·说林上》:
春秋时期,楚国攻打宋国,起初声势浩大,但最终因粮草不足而撤退,被后人形容为“大头小尾”。 - 《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起兵反秦时,兵力强盛,但最终因战略失误而败亡,也被视为“大头小尾”的典型例子。
近义词
- 虎头蛇尾:比喻开头声势浩大,结尾却草草收场。
- 有始无终: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半途而废。
- 雷声大,雨点小:形容声势很大,实际行动却很少。
反义词
- 善始善终:指做事有始有终,坚持到底。
- 始终如一:形容态度或行为始终不变。
- 有头有尾:比喻做事完整,不半途而废。
例句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他写作业总是大头小尾,开头认真,后面就乱写了。
- 这个故事开头很有趣,但结尾太简单了,真是大头小尾。
-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这次运动会开幕式很精彩,但闭幕式却很仓促,有点大头小尾。
- 他的演讲开头很有气势,但后面越说越没劲,真是大头小尾。
-
初中(7-9年级):
- 这部小说情节发展大头小尾,前面铺垫很多,结局却草草收场。
- 政府的新政策起初宣传得很热闹,但执行起来却虎头蛇尾,大头小尾。
-
高中及以上:
- 这个科研项目前期投入巨大,但后期资金不足,导致大头小尾,未能取得预期成果。
- 他的创业计划书写得很好,但实际执行时却大头小尾,最终失败了。
错误用法
-
形容人的外貌:
- ❌ 错误:他长得大头小尾,脑袋大身子小。
- ✅ 正确:他长得头大身小。
-
形容物品的形状:
- ❌ 错误:这个花瓶大头小尾,上宽下窄。
- ✅ 正确:这个花瓶上宽下窄。
-
形容时间长短:
- ❌ 错误:这部电影大头小尾,前面很长,后面很短。
- ✅ 正确:这部电影前长后短。
总结:「大头小尾」主要用于形容做事或事件的前后不一致,不能用于描述具体形状或外貌。
你可能感兴趣
龙头蛇尾是什么意思
“龙头蛇尾”是一个成语,形容事物开始时声势浩大,但结尾时却显得平淡无奇,含有虎头蛇尾之意。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事物或行动的开头和结尾反差较大的情况。关于其典故并没有明确的出处和详细记载,可能源于古代的民间故事或寓言。近义词包括虎头蛇尾、有头无尾等。反义词包括善始善终、始终如一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含义,避免误用。同时,也需要避免在正式场合或严肃语境中使用过于戏谑的表达方式。
敕始毖终
本文介绍了成语“敕始毖终”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强调无论开始还是结束,都要保持谨慎和周全的态度,不草率从事。其源于古代文献中君主发布命令或制定政策时的严谨态度。近义词包括慎始慎终、谨终如始、善始善终等。反义词包括草率从事、有始无终、半途而废等。在正确使用上,文章给出了多个例句以作示范,并指出错误用法示例以提醒读者注意。
虎头蛇尾
虎头蛇尾是一个成语,读音为hǔ tóu shé wěi。它用来形容事物或行动开始时充满活力,但后来逐渐失去动力和毅力,无法善始善终。该成语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并流传有相关的典故和故事。其含义中的虎头象征威猛开头,蛇尾则代表细长无力。常见的近义词包括有始无终、半途而废等,反义词为始终不懈、锲而不舍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避免误用和滥用,特别是在描述事物发展平稳、个人性格或品质以及正式场合中。同时,使用该成语时也要注意语气和方式的适宜性,避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断壁残垣
本文介绍了“断壁残垣”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描述建筑物被破坏后的残余景象,通常指墙壁断裂、房屋倒塌等。它没有特定的典故,但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同时,本文还介绍了与之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通过例句展示了其用法。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应正确使用该成语,避免错误用法。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断壁残垣”这一成语。
楚弓遗影
楚弓遗影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ǔ gōng yí yǐng。其含义是比喻因某事造成疑虑或担忧,即使事情已经过去,疑虑仍然存在。这个成语源自《战国策》中的故事,讲述楚国大臣因误解而留下的心理阴影。近义词包括杯弓蛇影、疑神疑鬼等,反义词为心安理得、泰然自若等。例句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使用楚弓遗影的恰当方式,错误用法应避免描述事实或实际情况时使用该成语。正确用法是描述一种因某事产生的疑虑和恐惧的心理状态。
纷乱如麻
纷乱如麻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ēn luàn rú má,用于形容事物混乱、复杂,无法理清的状态。典故来源于古代智者面对乱麻般的复杂问题,最终找到解决方法的故事。该成语常用来形容事情混乱、无序的状态,如报告内容、思绪、纠纷、交通状况等。其近义词有杂乱无章、乱七八糟等,反义词则包括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等。使用纷乱如麻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过度夸张或滥用。例句:这份报告内容纷乱如麻,让人难以理解。因此,需要冷静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八街九陌
八街九陌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城市街道纵横交错、繁华热闹的景象。该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的城市景象。八街九陌的读音为bā jiē jiǔ mò。其近义词包括繁华热闹、车水马龙等,反义词则有人烟稀少、冷冷清清等。使用八街九陌时需要注意避免不当的场合和语境,如不能用来形容某个人的内心世界或情感状态等。同时,该成语在描绘城市繁华景象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胆战心慌
本文介绍了成语“胆战心慌”的正确读音、含义、典故以及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于形容人因恐惧、紧张或激动而感到心神不宁、心惊肉跳的状态。文章还列举了该成语在不同情境下的用法及错误用法提醒,指出在运用时需注意不要滥用或误用,注意语境和语气的搭配。
变心易虑
变心易虑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iàn xīn yì lǜ,表示改变想法和主意,强调人们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的灵活应变能力。该成语源于古代典籍或历史故事,是表达人们灵活应变、机智应对的象征。其近义词包括心机多变、心思多变等,反义词则包括一成不变、固步自封等。该成语在使用时需注意恰当场合和语境,避免与类似概念混淆或滥用。在商场上、面对挑战时等,变心易虑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蔽日遮天
蔽日遮天的拼音是bì rì zhē tiān,形容事物巨大、密集、覆盖面广,或形容某种气势、声势的强烈和浩大。该成语源自古代文学作品,用以描绘壮观自然景象或战争军队的气势。其典故出处广泛,可能源于文学作品、历史记载或民间传说。近义词包括遮天蔽日、遮天盖地等,反义词则为晴空万里、一目了然等。在使用时需注意成语的适用范围和语境,避免错误用法,如描述小事物或非自然现象、与其他成语混淆、用在非正式场合或语境不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