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指测渊

寸指测渊:不自量力的测量

读音

寸指测渊:cùn zhǐ cè yuān

含义

  • :长度单位,约3.3厘米,比喻极短或极小。
  • :手指,代指测量工具或方法。
  • :测量、估量。
  • :深水潭,比喻极深或极难理解的事物。

整体含义:用一寸长的手指去测量深渊的深度,比喻方法不当或能力不足,无法准确评估深奥或复杂的事物,常带有讽刺不自量力的意味。

典故

  1. 《荀子·劝学》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虽未直接提及“寸指测渊”,但强调认知需匹配对象的宏大,暗合其理。
  2. 《庄子·秋水》
    河伯见北海若,方知自身渺小,类似“以管窥天,以锥指地”,与“寸指测渊”异曲同工,均讽刺眼界狭隘。
  3. 民间故事
    传说一狂生欲测古井深度,折树枝为尺,旁人笑曰:“寸指测渊,徒劳耳!”遂成典故。

近义词

  1. 以管窥天:通过竹管看天,比喻见识狭隘。
  2. 蚍蜉撼树:蚂蚁摇大树,形容不自量力。
  3. 盲人摸象:片面认知整体,与“测”的局限性相通。
  4. 坐井观天:视野狭窄,类似“寸指”的局限。

反义词

  1. 量力而行:根据能力行事,与“不自量力”相反。
  2. 洞若观火:观察透彻,远超“测渊”的浅薄。
  3. 高瞻远瞩:眼光长远,不困于“寸指”之限。

例句

小学阶段(简单语境)

  1. 他想用玩具尺子量长江,真是寸指测渊!
  2. 弟弟说能算出星星的数量,妈妈笑他寸指测渊。

中学阶段(学习/生活场景)

  1. 仅凭一次考试排名断定学生能力,无异于寸指测渊。
  2. 用短视频了解历史?小心寸指测渊,遗漏真相。

高中及以上(抽象/社会议题)

  1. 以西方理论硬套中国社会问题,实为寸指测渊。
  2. 用经济指标衡量文化价值,未免寸指测渊。

文学化表达

  1. 诗人的孤独如渊,俗世的劝慰不过是寸指测渊。
  2. 哲学家的思想深渊,岂是功利主义者寸指可测?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精确测量”
    × “科学家寸指测渊,计算出黑洞质量。”(应为“精准推算”)
  2. 混淆近义词
    × “他寸指测渊,终于摸清大象形状。”(应为“盲人摸象”)
  3. 褒义误用
    × “她寸指测渊,巧妙解决了难题。”(悖逆成语的贬义色彩)
  4. 对象错配
    × “寸指测渊般品尝美食。”(无关认知局限,宜用“浅尝辄止”)

总结:此成语生动讽刺了“方法不当”或“能力不足”的测量行为,使用时需紧扣“不自量力”的核心,避免混淆或褒贬误用。

寸指测渊.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持蠡测海

持蠡测海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í lǐ cè hǎi,意思是以有限的能力或力量去衡量或完成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故事和《庄子·逍遥游》。持蠡测海的近义词有以蠡测海、力所不及、杯水车薪等,表示能力有限难以完成任务。反义词如势如破竹、无所不能、海纳百川等则表示能力强大能够轻松完成任务。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解和误用,尤其在描述某人的能力或任务难度时,应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班门弄斧

班门弄斧是一个成语,原指在鲁班门前炫耀斧技,现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自不量力。该成语来源于鲁班的故事,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自以为技艺高超,其实在行家面前显得幼稚拙劣。班门弄斧的读音为bān mén nòng fǔ。其近义词有拙贝罗香、蚍蜉撼树、不知天高地厚等,反义词有虚怀若谷、谦虚谨慎等。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语气的把握,避免误解。

掌握汉字“量”的2种读音和12种用法 从拼音到成语全面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汉字“量”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以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和用法。包括作为测量物体体积的器物、表示数量、衡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哲学范畴的概念,以及作为动词的估量、料想等意义。文章还通过大量例句详细阐述了“量”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如量度容量、衡量气量、量才任职等。同时,文章也解释了“量”的通假字含义及用法。

材疏志大

材疏志大,读音为cái shū zhì dà,指一个人虽然才能疏浅,但志向却远大。这个成语强调人们要有远大的抱负和目标,即使自身能力有限也要追求更高的境界。其典故可能源于历史人物故事或文学作品中的描述。近义词如志大才疏、空怀壮志等,反义词如才高行洁、德才兼备等。运用该成语时需注意语境把握,避免误解和滥用,且不要用它来嘲笑或贬低他人。例句描述了志大心雄的人虽能力有限但仍努力追求梦想的情形。

步的拼音

本文详细介绍了“步”字的含义。作为名词,“步”可以表示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阶段、境地等;作为动词,“步”表示行走、用脚步测量、跟随等动作;同时,“步”也是长度单位和水边停船处的意思,还是一个姓氏。“步”字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需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理解。

掌握汉字"准"的10种用法 从拼音笔顺到成语典故全面解析

本文提供了关于汉字“准”的详细解析,包括其作为动词、名词、形容词的不同用法和含义。作为动词时,表示准许、标准、依据等;作为名词时,表示测量水平的仪器、标准或法则等;作为形容词时,表示准确、平等。此外,“准”还有料想、打算、仿效、瞄准等意义。文章还包含了“准”的相关词语和例句,以及对其在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和演变进行了简要介绍。

矮字怎么读 掌握ǎi的正确发音笔顺和13个组词例句

本文介绍了“矮”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详细的含义解析。包括身材短、高度小和级别地位低等含义。同时,也提供了该字的出处和例句。读者可以通过本文全面了解“矮”字的相关知识。

分厘毫丝

“分厘毫丝”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非常细微的差别或极小的数量。其读音为fēn lí háo sī。这个成语可能源于古代对于精确度的追求。其近义词有毫厘不爽、精细入微等,反义词有粗枝大叶、笼统模糊等。在用法上,需要注意不能随意组合使用,也不能用于非数量或非细微差别的事物。常用于形容工艺、科研、比赛、医学等领域的精细度和精确度。例句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分厘毫丝的应用。

东量西折

东量西折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ōng liàng xī zhé】,意为在衡量、估量时结果不如预期,甚至完全相反,最终徒劳无功或损失惨重。这个成语源自古代中国的民间故事,告诫人们在做事情时要审时度势,不可轻率行事。其含义包括事与愿违、徒劳无功、得不偿失和枉费心机等近义词。反义词有一举两得、成功在望和事半功倍等。在使用东量西折时,需避免盲目乐观、缺乏经验和知识以及不切实际的目标和计划等错误用法场景,以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掌握"温"字的12笔正确写法与拼音wēn发音技巧 了解部首含义及组词造句

--- 本文详细介绍了“温”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和用法。包括温度、温暖、温和等形容词含义,也包括加热、复习等动词用法。文章还探讨了温字的出处和历史背景,包括古水名、古州名和姓氏等。摘要概括了温字的全面信息,帮助读者了解这一汉字的多重含义和用法。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