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至尾
读音
cóng tóu zhì wěi
含义
- 从:表示起点或来源。
- 头:事物的开端或起始部分。
- 至:到达、直到。
- 尾:事物的结束或末尾部分。
整体含义:指从开始到结束,完整地经历或描述某件事的全过程。
典故
- 《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迁在描写项羽一生时,从少年豪情到乌江自刎,从头至尾展现了这位英雄的兴衰历程。
- 《红楼梦》:曹雪芹在创作时,对贾府的兴衰从头至尾进行了细致刻画,使读者感受到世态炎凉。
- 《水浒传》:施耐庵描写梁山好汉的故事时,从头至尾贯穿了“替天行道”的主题。
近义词
- 自始至终:强调从开始到结束的连续性。
- 彻头彻尾:带有彻底、完全的意味,有时含贬义。
- 一五一十:指详细、完整地叙述事情经过。
- 原原本本:指按照事情本来的样子叙述,不加改动。
反义词
- 断章取义:只截取部分内容,不顾整体。
- 半途而废:事情未完成就放弃。
- 有始无终:开始后未能坚持到最后。
例句
- 小学低年级:老师让我们从头至尾读一遍课文。(简单叙述)
- 小学高年级:这本童话故事我从头至尾看了三遍,还是觉得很有趣。(表达完整阅读)
- 初中:历史老师从头至尾讲解了唐朝的兴衰过程。(完整叙述)
- 高中:这部纪录片从头至尾记录了野生动物迁徙的艰辛历程。(详细描述)
- 大学及以上:他的论文从头至尾逻辑严密,论证充分。(学术评价)
- 日常对话:你从头至尾说一遍,到底发生了什么?(要求完整复述)
- 写作指导:写记叙文时,要注意从头至尾保持情节连贯。(写作建议)
- 新闻报道:记者从头至尾跟踪报道了这场事故的后续处理。(完整记录)
- 影视评论:这部电影从头至尾节奏紧凑,毫无尿点。(整体评价)
- 工作总结:本次项目从头至尾进展顺利,团队配合默契。(总结全程)
错误用法
- 错误:我只看了电影的开头,但我觉得从头至尾都很精彩。(未看完,不能使用)
- 错误:这本书我只读了一半,不过从头至尾都很吸引人。(未完整阅读)
- 错误:他讲话总是从头至尾只说一半,让人摸不着头脑。(矛盾,与成语含义不符)
- 错误:这篇文章从头至尾都是错的。(成语不适用于负面评价整体错误)
- 错误:我们从头至尾只见过一次面。(成语不适用于单次短暂事件)
总结:“从头至尾”强调完整性,使用时需确保描述的对象是全过程,避免用于片段或未完成的事情。
你可能感兴趣
断章截句
断章截句是一种不完整的引用或截取文章章节或句子的行为,通常用于形容对原文进行不恰当的断取,只选取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忽略原文的整体意思和上下文关系。这种行为被视为不尊重原文,不负责任的表现,并可能导致读者对原文的理解产生偏差或误解。其近义词包括摘章断句、割裂文意、支离破碎等。全面理解、完整引用、全面阐述等是其反义词。断章截句的错误用法包括在引用或翻译时只选取有利部分,忽略原文的整体意思和上下文关系,以及在写作或演讲中频繁使用此方式以追求短暂效果或吸引注意力。
残缺不全
本文介绍了“残缺不全”这一形容词短语的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示例。它用来描述某物在形态、结构或功能上的不完整状态。文章还指出了该词的错误用法,如不当使用场合和误用为褒义词。通过本文,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残缺不全”这一成语。
断垣残壁
断垣残壁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uàn yuán cán bì,形容残败的景象。该成语源于古代战争或自然灾害后的景象,常用来形容战乱或灾难后的凄凉景象。其含义包括断裂和残破的墙壁,也常用来形容建筑物或景色的破败、残缺。除了断垣残壁,还有一些近义词如残垣断壁、断壁颓垣等,而反义词则包括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等形容建筑物华丽、壮丽的词语。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其感情色彩和场合,避免使用不当造成歧义或误解。
东鳞西爪
文章讲述了“东鳞西爪”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使用注意事项。该成语原指龙的形象分散而不完整,现用来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或事物分散而不完整。文章还提供了例句,并强调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
含着骨头露着肉
文章介绍了成语“含着骨头露着肉”的读音、含义、典故和近义词反义词。该成语比喻说话或做事只表达部分内容或只完成部分工作,重要部分未表达或完成。文章强调其源于生活观察与总结,并给出在说话和做事方面的应用例子。同时指出该成语在错误使用情况下可能导致的沟通障碍和工作不完整等问题。
配套成龙是什么意思
“配套成龙”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事物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合得当,整体呈现出完美的效果。源于古代中国工艺制作,最早出自《新唐书·南蛮传》。该成语强调事物间的和谐与统一,形容团队配合默契、工作完善等情况。近义词有“相得益彰”“天衣无缝”“珠联璧合”,反义词包括“支离破碎”“杂乱无章”“各自为政”。错误用法包括用于不相关场景、滥用及与其他成语混淆。通过本文,读者能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合而为一
“合而为一”是一个成语,读音为hé ér wèi yī,形容事物、概念或关系之间的紧密结合,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典故源于古代哲学思想,强调万物归一、天人合一的观念。近义词有合一、融为一体、浑然一体等,反义词有分崩离析、各自为政、支离破碎等。在运用中,应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用于描述矛盾或对立的事物,在不适当的语境中使用,以及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该成语可用于描述团队、电影、合作、故事、城市、画作、公司、家庭、国家等事物的融合与和谐。
片鳞半爪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片鳞半爪”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指仅了解事物部分情况或掌握零碎信息,常用来形容对事物了解不全面。其典故源于古代对于动物或人的形象描述,也有战场上的说法。近义词包括“支离破碎”、“一鳞半爪”、“残缺不全”等。反义词为“完美无缺”、“全面周详”等。使用时应避免误用和混淆,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判断和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一肢半节是什么意思
一肢半节的读音一肢半节,读音为yī zhī bàn jié。一肢半节的含义一肢半节,字面意思指人体的一只肢体和部分肢体。比喻事物残缺不全,不完整。一肢半节的典故一肢半节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对于人体部位的描述和比喻。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有用以形容事物的残缺或部分缺失的情景。这个成语也常被用于描述事物的不完整或残缺状态,表达出对事物完整性的追求和尊重。一肢半节的近义词残缺不全支离破碎片甲不留残兵败将一肢半节的反义词完美无缺整整齐齐毫无瑕疵完整无损一肢半节的例句这个故事只讲述了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对于他的家庭背景却是一肢半节地略过不提。这部电影的结局让人感到一肢半节,没有交代
以偏概全是什么意思
以偏概全的读音以偏概全的拼音为yǐ piān gài quán。以偏概全的含义以偏概全指在看待事物时,只看到或理解其中的一部分,而忽略了其他部分或整体,从而得出片面或不完整的结论。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在分析、判断或理解事物时,只关注局部而忽视整体的人。以偏概全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其中有一个故事是:从前有个人只看到大象的长鼻子和长牙,就认为大象就是如此,而忽略了其他部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否则就会犯下错误的判断。此外,这个成语也可以从《论语》等古代文献中找到相关出处。以偏概全的近义词一叶障目半知半解盲人摸象片面之词孤行己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局部观察偏隅之见偏颇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