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恶如崩
读音
cóng è rú bēng
含义
- 从:跟随、依从。
- 恶:坏的行为或习惯。
- 如:像、如同。
- 崩:山体崩塌,形容迅速而不可阻挡。
整体含义:形容一个人一旦沾染恶习或走上邪路,就会像山崩一样迅速堕落,难以挽回。
典故
- 《左传·隐公元年》: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这是最早的出处,比喻学好如登山般艰难,学坏却如山崩般迅速。 - 《韩非子·难一》: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故君子慎所从。” 强调君子要谨慎选择行为方向。 - 《资治通鉴》:
唐太宗曾引用此成语告诫臣子,要警惕恶习的侵蚀。
近义词
- 一失足成千古恨:比喻一旦犯错,后果难以挽回。
- 积习难改:长期形成的恶习很难改正。
- 堕落如流:形容人迅速变坏,像流水一样快。
- 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反义词
- 从善如流:形容乐于接受好的意见或行为。
- 改邪归正:离开邪路,回到正道。
- 浪子回头:比喻做了坏事的人改过自新。
- 弃恶从善:抛弃恶习,走向善行。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沉迷游戏,成绩下滑,真是“从恶如崩”啊!
- 老师说,坏习惯一旦养成,就会“从恶如崩”,很难改掉。
-
小学高年级:
- 他原本是个好学生,但结交了不良朋友后,变得“从恶如崩”。
- 古人说“从恶如崩”,所以我们一定要远离坏习惯。
-
初中:
- 有些青少年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真是“从恶如崩”。
- 历史上许多昏君都是“从恶如崩”,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
高中:
- 人性的弱点在于“从恶如崩”,因此自律尤为重要。
- 社会风气一旦败坏,往往“从恶如崩”,难以挽回。
-
大学及以上:
- 在企业管理中,若领导者“从恶如崩”,整个团队也会迅速堕落。
- 道德滑坡往往“从恶如崩”,因此社会需要加强价值观引导。
错误用法
-
误用为“从善如崩”:
- ❌ 他乐于助人,真是“从善如崩”。(正确应为“从善如流”)
-
形容自然现象:
- ❌ 这座山突然“从恶如崩”,发生了滑坡。(成语用于形容人的行为,不用于自然现象)
-
误用为中性词:
- ❌ 他学习新知识“从恶如崩”,进步很快。(成语带有贬义,不能用于褒义场景)
-
用于形容动物:
- ❌ 这只猫偷鱼吃,真是“从恶如崩”。(成语一般用于人类行为)
总结:“从恶如崩”强调恶习对人的快速侵蚀,使用时要注意语境和感情色彩,避免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是什么意思
成语“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近义词反义词等内容被详细阐述。该成语比喻做好事如登山般艰难,需努力和坚持;做坏事则如山崩迅速且容易。文章也提到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示例,并强调了在实际应用中要慎重选择道路,远离邪恶。整体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从恶若崩是什么意思
从恶若崩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óng è ruò bēng。它用来形容个人或团体陷入恶劣行为后,影响如同山崩般无法控制,迅速恶化。该成语源自古代历史典故,强调从小恶到大恶的演变及其后果的严重性。其近义词包括渐入佳境(反向使用)、愈演愈烈、恶性循环等,反义词包括改过迁善、积善成德等。该成语可以用于描述问题不断恶化的情况,例如国家经济问题、个人不良习惯的恶化等。使用时应避免滥用,特别是在描述轻微过失或无关恶化趋势的情况下。
从善如登是什么意思
成语"从善如登"的读音为cóng shàn rú dēng,表示追随善良、养成好的品德如同攀登一样艰难,需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耐心。典故源自古代智者的话,强调做好事的不易。近义词包括艰难困苦、步履维艰、苦心孤诣等。反义词有易如反掌、一帆风顺、轻而易举。使用时要避免误用为贬义或轻视他人。此成语强调了努力和毅力在追求善良和成功中的重要性。
恶事行千里是什么意思
“恶事行千里”是一个成语,拼音为è shì xíng qiān lǐ,形容一件坏事迅速传播并波及范围极广。其源于古代故事,警示人们注意言行,避免不良行为。该成语的近义词有坏事传千里、恶名远播等,反义词有好事不出门、善行无疆等。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滥用或误解。正确的使用可帮助更好地表达意思和警示他人。
议不反顾是什么意思
议不反顾的读音读音:yì bù fǎn gù议不反顾的含义议不反顾,指在讨论或决策时,一旦决定了就不再犹豫和回头。这个成语形容人的决心坚定,意志坚决,一旦决定就勇往直前,不再反复考虑或犹豫不决。议不反顾的典故此成语的典故源自古代的军事行动和政治决策。在古代,决策往往需要经过多次的商议和讨论,但一旦决定了战略或政策,就必须坚决执行,不可反悔。这种精神在军事上尤为重要,因为犹豫不决可能导致战机的丧失。因此,“议不反顾”逐渐成为了一种形容决策果断、行动坚决的成语。议不反顾的近义词决断果敢:形容人做事果断,有决断力。坚定不移:形容人的立场、决心等始终不动摇。雷厉风行:形容人行动迅速,办事果断有力。一往
号令如山是什么意思
“号令如山”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命令的威严和不可违逆性,拼音为hào lìng rú shān。这个成语强调命令的权威性和不可动摇性,源于古代军事行动中的号令制度。它形容一旦发出命令,就像山一样稳固,必须得到严格的执行和遵守。近义词有秩序井然、纪律严明等,反义词有漫无目的、自由散漫等。在军队、公司或紧急情况下,号令如山的领导方式能够迅速集结、执行命令,提高工作效率和应对能力。然而,需避免在日常非正式的场合随意使用此成语。
草偃风行
草偃风行的读音为cǎo yǎn fēng xíng,形容力量强大,影响深远,常用来描述某种势力、思想或风气的轻易接受和传播。该成语源于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悟,可能与古代战争有关。其近义词有风靡一时、势如破竹等。反义词包括举步维艰、势均力敌等。使用草偃风行时需避免贬义或不当场合,需符合成语原本的含义。
兵败如山倒
兵败如山倒是一个成语,形容军队在战败时迅速溃散,如同山体崩塌一样彻底。该成语源于古代战争的实际情景,后来用来形容战争中一方大败的情景。兵败如山倒的近义词包括溃不成军、一败涂地等,反义词则是势如破竹、百战百胜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语境和搭配,避免错误用法。同时,也需要注意该成语不宜滥用,只用于形容战争或竞争中的失败情境。通过本文的介绍和例句,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驽箭离弦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驽箭离弦”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事情进展迅速,无法挽回或停止。近义词包括疾如闪电、势如破竹等,反义词为停滞不前、缓慢迟钝等。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需要注意使用场合和搭配,避免混淆和误用。
落地生根是什么意思
"落地生根"是一个比喻性成语,形容事物一经产生或扎根便能迅速生长发展,在新的环境中也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该成语源于古代农耕文化中的种植观念,用来形容人的事业或思想、文化等在新环境中的生长发展。其近义词包括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等,反义词为枯木难生、半途而废等。在使用时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将其用于不恰当的事物或情境中,或将"落地"与"生根"分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