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善如登

从善如登

读音

cóng shàn rú dēng

含义

  • :跟随、遵从。
  • :善良、美好的事物或行为。
  • :像、如同。
  • :攀登、上升。

整体含义:做好事、追求美德就像攀登高山一样艰难,需要付出持久的努力。比喻行善不易,需要坚定的意志和毅力。

典故

  1. 《国语·周语下》
    原文:“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意思是行善如同登山,艰难缓慢;作恶却像山崩,迅速而难以挽回。
  2. 《左传·昭公十年》
    引用此句强调道德修养的艰难,劝诫人们要坚持向善。

近义词

  1. 积善成德:长期行善,积累美德。
  2.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
  3. 锲而不舍:比喻做事有恒心,不轻易放弃。

反义词

  1. 从恶如崩:作恶像山崩一样迅速而不可收拾。
  2. 一曝十寒:比喻做事没有恒心,时断时续。
  3. 半途而废:做事中途放弃,不能坚持到底。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老师说:“做好事要坚持,就像爬山一样难,所以‘从善如登’。”
    • 小明每天帮妈妈做家务,真是“从善如登”啊!
  2. 小学高年级

    • 学习要像“从善如登”一样,不能轻易放弃。
    • 坚持每天读书,虽然辛苦,但“从善如登”,终会有收获。
  3. 初中

    • 古人说“从善如登”,告诫我们行善需要毅力。
    • 改正坏习惯很难,但“从善如登”,只要坚持就能成功。
  4. 高中及以上

    • 道德修养是一个“从善如登”的过程,需要长期自律。
    • 社会风气的改善并非一朝一夕,正所谓“从善如登”。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行善容易”

    • ❌ 错误例句:“他随手捐款,真是‘从善如登’啊!”(应改为“从善如流”)
  2. 与“从恶如崩”混淆

    • ❌ 错误例句:“他堕落得很快,真是‘从善如登’。”(应为“从恶如崩”)
  3. 用于形容短期行为

    • ❌ 错误例句:“他今天扶老人过马路,做到了‘从善如登’。”(应强调长期坚持)

“从善如登”强调行善的艰难和持久性,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解。

你可能感兴趣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是什么意思

成语“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近义词反义词等内容被详细阐述。该成语比喻做好事如登山般艰难,需努力和坚持;做坏事则如山崩迅速且容易。文章也提到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示例,并强调了在实际应用中要慎重选择道路,远离邪恶。整体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关于忏悔的诗词

关于忏悔的诗词(第1篇)关于忏悔的诗词,在中国古诗词中有很多表现。下面是我为您精选的一些关于忏悔的诗词全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一、《悔恨》作者:白居易(唐)原文:悔意盈天地,长歌当哭时。夜来灯下省,自叹已迟迟。岁月不可追,青春易逝时。愿从今以后,改过自新知。解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错误的深深悔恨,以及决心从现在开始改过自新的决心。诗中以“长歌当哭时”表达悔恨之深,以“改过自新知”表达对未来的期许。二、《忏悔诗》作者:苏轼(宋)原文:平生功过有谁知,身后虚名半日迟。欲悔前非寻未得,却思今日已多时。夜来独坐灯前影,泪满青衫恨不已。愿得此身长脱俗,不教尘世染心机。解析:此诗是苏轼对自己过去错误的

从恶若崩

从恶若崩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óng è ruò bēng。它用来形容个人或团体陷入恶劣行为后,影响如同山崩般无法控制,迅速恶化。该成语源自古代历史典故,强调从小恶到大恶的演变及其后果的严重性。其近义词包括渐入佳境(反向使用)、愈演愈烈、恶性循环等,反义词包括改过迁善、积善成德等。该成语可以用于描述问题不断恶化的情况,例如国家经济问题、个人不良习惯的恶化等。使用时应避免滥用,特别是在描述轻微过失或无关恶化趋势的情况下。

成人之善

“成人之善”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éng rén zhī shàn,意指帮助别人实现善良的愿望或行为。其源于古代仁爱和善良的观念,强调在他人需要帮助时给予善意的支持和帮助。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成人之美、扶危济困、善始善终等,反义词则包括损人利己、见死不救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子展现了“成人之善”的实际应用,体现了帮助和关心他人的精神。然而,在使用该成语时需注意避免不当使用造成误解或歧义。摘要概括了全文的核心内容,便于读者快速了解文章内容。

改恶行善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改恶行善”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指改变不良的行为,做出善良的举动。源于古代道德教化,表示一个人在道德品质上的转变和提升。其近义词包括弃恶从善、改过自新、洗心革面等,反义词包括为非作歹、怙恶不悛等。在运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语境和语气的把握,避免使用不当导致语义上的误解或歧义。

积德泽是什么意思

积德泽是一个源于古代的成语,意指通过长期积累善行来造福社会、利益众生。其典故源于古代的道德教化和文化传承。积德泽的近义词包括积善行、恩泽广布、造福社会等,反义词为损人利己、忘恩负义、损公肥私等。在使用积德泽这一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为贬义词、用法不当、与其他词语混淆以及滥用或过度使用等错误用法。该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长期努力行善、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善举为自己和他人带来好运和福祉。

作善降祥是什么意思

作善降祥的读音作善降祥的拼音是:zuò shàn jiàng xiáng。作善降祥的含义作善降祥是一个成语,其含义是指做善事会带来吉祥、好运。其中,“作善”指的是做善事、积德行善的行为;“降祥”则是指带来吉祥、好运的结果。作善降祥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们相信做善事可以积德行善,从而得到神灵的庇佑和保佑。因此,当人们做了一些好事后,往往会认为会带来吉祥和好运。这个成语的典故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被广泛使用,并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作善降祥的近义词积善余庆善有善报吉人天相福气降临作善降祥的反义词作恶多端恶有恶报祸福无门逆天而行作善降祥的例句他平

从恶如崩

从恶如崩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óng è rú bēng,形容一个人或群体在道德或行为上逐渐堕落,一旦开始走上邪路就难以挽回,强调道德败坏的严重性和不可逆性。该成语出自《周易·系辞下》,警示人们要警惕自己的行为,不要让小错误积累成大的灾难。其近义词包括堕落深渊、一发不可收拾等,反义词为改过自新、悬崖勒马等。使用时应按照固定结构使用,避免错误搭配或轻描淡写的使用。

善门难开是什么意思

“善门难开”是一个成语,发音为shàn mén nán kāi,用来形容做好事、行善事并不容易。这个成语源自古代传说故事和儒家思想,强调了行善的难度和不易,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善门难开强调了行善的决心和毅力,同时也需要注意语境和用法的正确性。除了“善门难开”,还有一些近义词如“善始不易”,反义词如“恶行易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例如不能随意使用或与其他成语混淆。文章详细解释了善门难开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举例。

因果报应是什么意思

因果报应的读音读音:yīn guǒ bào yìng标注拼音:yīn-guǒ-bào-yìng因果报应的含义因果报应,指因缘果报的观念,即人们的行为会带来相应的报应或结果。它强调了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与其所受的善恶果报之间的联系,认为人们所做的善恶行为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得到相应的回报或惩罚。这种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被广泛地应用于道德规范和人生哲理中。因果报应的典故因果报应的观念源于佛教和道教等宗教思想,其典故和出处众多。其中,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因果关系,即“因缘所生法”。在佛教经典中,有许多关于因果报应的故事,如《六祖坛经》中讲述的六祖慧能因缘得法的故事。此外,在民间传说和文学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