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耳下首

垂耳下首

读音

chuí ěr xià shǒu

含义

“垂耳”指耳朵低垂,形容顺从或谦卑的样子;“下首”指低头,表示恭敬或屈服。整个成语形容人态度谦卑、恭敬顺从,甚至带有屈服或谄媚的意味。

典故

  1. 《左传·昭公十三年》:记载楚国大夫伍举劝谏楚灵王时,形容臣子对君主的态度应当“垂耳下首”,以示忠诚。
  2. 《史记·滑稽列传》:描述优孟劝谏楚庄王时,以“垂耳下首”的姿态表达臣子的谦卑。
  3. 《汉书·王莽传》:王莽篡位前,常以“垂耳下首”的姿态迷惑群臣,假装谦逊。

近义词

  1. 俯首帖耳:形容完全顺从,不敢违抗。
  2. 低眉顺眼:形容态度温顺,不敢反抗。
  3. 唯唯诺诺:形容一味附和,没有主见。
  4. 卑躬屈膝:形容谄媚讨好,毫无骨气。

反义词

  1. 昂首挺胸:形容自信坚定,毫不屈服。
  2. 桀骜不驯:形容性格倔强,不服管教。
  3. 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目中无人。
  4. 刚正不阿:形容正直不屈,不谄媚权贵。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小狗见到主人时,总是垂耳下首,摇着尾巴。
  2. 小学低年级:弟弟犯错后,垂耳下首地站在妈妈面前认错。
  3. 小学高年级:面对老师的批评,他垂耳下首,不敢反驳。
  4. 小学高年级:在古代,臣子觐见皇帝时必须垂耳下首,以示尊敬。
  5. 初中:他平时嚣张跋扈,但在领导面前却垂耳下首,一副谄媚相。
  6. 初中:真正的勇士不会垂耳下首,而是敢于坚持正义。
  7. 高中:在强权面前,许多人选择垂耳下首,但总有人敢于反抗。
  8. 高中:他表面上垂耳下首,实则心怀不满,伺机报复。
  9. 大学及以上: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迫使百姓对权贵垂耳下首,毫无尊严可言。
  10. 大学及以上:真正的领导者不需要下属垂耳下首,而是鼓励他们独立思考。

错误用法

  1. 误用场景:形容动物温顺时,说“这只猫垂耳下首地趴在沙发上。”(“垂耳下首”多用于人,且带有贬义)
  2. 误用场景:形容孩子乖巧时,说“小朋友垂耳下首地听故事。”(成语带有屈服意味,不适合单纯形容乖巧)
  3. 误用场景:形容谦虚学习时,说“他垂耳下首地向老师请教。”(成语含贬义,不宜用于褒义语境)
  4. 误用场景:形容专注工作时,说“他垂耳下首地研究资料。”(成语不适用于描述专注状态)

你可能感兴趣

驰马试剑

驰马试剑的读音为chí mǎ shì jiàn,意为形容人勇猛威武,善于骑马和挥剑。源于古代战争时期,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的人。其近义词包括勇猛果敢、英姿飒爽等,反义词为胆小如鼠、懦弱无能等。使用驰马试剑时需注意其语境和用法,不可随意用于描述普通情境或行为,需准确理解其含义以避免误用。

打恭作揖是什么意思

打恭作揖是一种古代中国的礼仪行为,用于见面、告别或表示敬意。具体为弯腰鞠躬并双手合十举至额前或胸前。其典故可追溯至古代礼仪文化,在古籍和历史故事中有记载。其近义词包括鞠躬行礼、叩首礼拜等。然而,在现代某些场合过度使用可能显得不恰当。需根据不同场合和对象适当使用,以避免不恰当的情况。

谄笑胁肩

谄笑胁肩是一个贬义词,形容为了巴结奉承别人而表现出的卑躬屈膝的样子。该成语源于古代社会追求权势、地位或利益时向权贵献媚讨好的行为。文章详细解释了谄笑胁肩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在不同场合的例句用法,并强调了避免在不恰当的场合使用或滥用该成语的重要性。

巴巴劫劫

本文介绍了形容词短语“巴巴劫劫”的读音、含义、典故和出处。它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处于极度忙碌、焦虑、不安或急迫的状态。该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在古代文献中找到类似表达方式的使用的痕迹。文章还列举了巴巴劫劫的近义词、反义词和例句,同时提醒读者在运用时需注意的误用场合、滥用程度词及与其他成语混用的错误用法。

车马辐辏

本文介绍了成语“车马辐辏”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常用来形容车马众多、交通繁忙的景象,比喻人或事物聚集非常多,有繁荣兴盛的意象。本文详细解释了“车马辐辏”的各个方面,并提供了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不可乡迩

本文介绍了成语“不可乡迩”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意为无法接近或靠近,用于形容某物或某地的遥远、难以接近,或某人的行为、思想的高尚卓越。其来源推测为古代对地理和人际关系的描述。文章还提供了10个例句来解析该成语的用法,并强调错误用法示例,提醒读者在使用时需注意。

被发缨冠

“被发缨冠”是一个成语,形容极度匆忙、慌张或忘乎所以的状态。源自古代服饰习惯,用来描述连帽子上的带子都来不及系上的匆忙情景。该成语的典故出自《史记·滑稽列传》中的淳于髡故事。近义词包括匆匆忙忙、慌慌张张、手忙脚乱、急急忙忙等。反义词则为从容不迫、镇定自若、有条不紊、心安理得等。在使用时需谨慎,避免描述轻松愉快的情境,并需区分与其他成语的混淆。滥用会导致成语意义曲解或淡化。

大家闺秀是什么意思

大家闺秀,是指世家大族出身、教养良好的女子。这一词汇强调女性的修养、内涵和气质,源于古代中国的世家大族。这些女子从小接受全面的教育,以培养其内在修养和外在风度。在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常有对此类女子的赞美描述。大家闺秀的特点可以用名门淑女、淑女名媛、闺阁佳人来形容。反义词包括村野蛮妇、市井妇人等。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境和人物特点恰当使用,避免错误用法和过度标签化。文章详细解析了大家闺秀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用法,并给出了相关的例句和错误用法提示。

摧枯折腐是什么意思

摧枯折腐是一个成语,形容轻而易举地摧毁或消灭衰败或腐败的事物。典故源于古代战争,象征战胜衰败敌人的状态。其近义词包括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手到擒来等,反义词为艰难困苦、劳而无功、势均力敌等。该成语可用于描述各种领域的胜利和成功。但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滥用或误用,应根据具体语境和含义选择合适的词语。

大逆无道是什么意思

大逆无道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 nì wú dào。它用来形容行为极度悖逆、违反道德伦理或违反法度的行为。典故源于古代封建社会,对于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有严厉的惩罚。大逆无道的近义词包括叛逆不轨、忤逆不道等,反义词为仁至义尽、忠孝节义等。在使用时需注意结合具体语境和情境,避免滥用导致误解或过度严厉的评价。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