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露锋芒:成语详解
读音
chū lù fēng máng
含义
- 初:开始,最初。
- 露:显露,展现。
- 锋芒:刀剑的刃口和尖端,比喻人的锐气和才华。
整体含义:形容一个人刚开始展现自己的才能或锐气,表现出非凡的潜力。
典故
-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年少时,学书不成,学剑又不成,叔父项梁责备他,项羽却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后来他初露锋芒,成为一代霸主。
- 《三国演义》:诸葛亮初出茅庐时,在博望坡用火攻大败曹军,初露锋芒,奠定了自己在蜀汉的地位。
- 《晋书·王导传》:王导年轻时才华横溢,初露锋芒,后来成为东晋名相。
近义词
- 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示出才能和本领。
- 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露出来。
- 初试啼声:比喻初次展现才能。
- 小试牛刀:比喻稍微展示一下本领。
反义词
- 大器晚成:指有才能的人经过长期磨炼,成就较晚。
- 默默无闻:形容没有名声,不为人所知。
- 藏锋敛锷:比喻隐藏锋芒,不露才华。
- 韬光养晦: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例句
- 小学低年级:小明在画画比赛中初露锋芒,获得了第一名。
- 小学高年级:她在演讲比赛中初露锋芒,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赞赏。
- 初中:这位年轻球员在比赛中初露锋芒,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 高中:他在科技创新大赛中初露锋芒,引起了专家的关注。
- 大学:这位青年科学家初露锋芒,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
- 职场:新来的实习生初露锋芒,提出了一个很有创意的方案。
- 体育:这位短跑运动员初露锋芒,打破了校纪录。
- 艺术:她的钢琴演奏初露锋芒,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 文学:这位作家初露锋芒,出版的第一部小说就大受欢迎。
- 科技:这家初创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初露锋芒,获得了大量投资。
- 军事:年轻的将领初露锋芒,成功指挥了一场关键战役。
- 商业:这家新兴企业初露锋芒,迅速占领了市场份额。
- 音乐:他在音乐节上初露锋芒,被多家唱片公司看中。
- 影视:这位新人演员初露锋芒,凭借一部电影走红。
- 学术:她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初露锋芒,发表了重要研究成果。
- 政治:这位年轻议员初露锋芒,提出了多项改革方案。
- 医学:这位医生初露锋芒,成功完成了一台高难度手术。
- 教育:新来的老师初露锋芒,教学方法深受学生喜爱。
- 设计:这位设计师初露锋芒,作品获得了行业大奖。
- 创业:他的创业项目初露锋芒,吸引了众多投资者。
错误用法
- 用于贬义:❌“他在考试中作弊初露锋芒。” (“初露锋芒”是褒义词,不能用于负面行为。)
- 形容长期表现:❌“他已经在公司工作了十年,初露锋芒。” (“初露锋芒”指刚开始展现才能,不适用于长期表现。)
- 形容事物:❌“这台机器初露锋芒,性能很好。” (通常用于人,不适用于物品。)
- 形容隐藏才能:❌“他一直低调,初露锋芒。” (与“韬光养晦”矛盾。)
- 形容失败:❌“他在比赛中失误,初露锋芒。” (“初露锋芒”指成功展现才能,不能用于失败。)
“初露锋芒”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成语,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刚刚展现出非凡的潜力,预示着未来更大的成就。正确使用它,可以让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你可能感兴趣
初出茅庐
初出茅庐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ū chū máo lú。该成语用来形容初次进入社会或开始工作的人,经验尚浅,对世事了解不多。其源自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历史故事。初出茅庐的近义词有初试牛刀、乳臭未干、初涉江湖等。反义词包括老马识途、久经沙场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子展示了初出茅庐的用法,并强调了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和对象来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避免误用。
初露头角
初露头角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ū lù tóu jiǎo,用来形容个人或事物刚开始展现其才华、能力或特点。其含义表示某人的才华开始逐渐显现,如同嫩芽初露。典故可能源于古代文学作品中对人才崭露头角的描绘。近义词包括崭露头角、初试锋芒、初展头角等。反义词为默默无闻、埋没人才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其正确的用法和语境,避免错误搭配或用于微小变化。例如,在形容某人初露头角时,通常是其在某个领域取得显著成就或展现出突出才华的情境。
初试锋芒
本文主要介绍了成语“初试锋芒”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与其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该成语用来形容人或团体初次展示能力或才华,如同刀剑初次显露其锋利。典故源自古代战争时期战士使用锋利武器战斗的情形。同时,文章还探讨了该成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其用法。最后指出了错误使用方式,以正确使用该成语。
才华超众
文章介绍了成语“才华超众”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一领域或多个领域具有卓越的才能和表现,常用来赞美他人的才华。文章详细解释了“才华超众”的含义,并列举了相应的近义词、反义词和例句,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同时,也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的错误用法。
非池中物
非池中物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ēi chí zhōng wù,比喻有才能的人不能久居小地方或平凡职位,终将有所成就。其典故源于古代池塘中的鱼被高人发现并带到广阔海域的故事。非池中物也可以指某人在某方面特别优秀或才德出众。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和写作中,需要注意避免误用该成语。
才秀人微
才秀人微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ái xiù rén wēi。它表示有才华的人可能并不显眼,或才华尚未被发掘和认可。典故源于古代社会中对人才的埋没。该成语强调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之间的差异,以及对个人命运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其含义与才子佳人、藏器待时、韬光养晦等成语相近,与名人显达、庸才俗士等反义词相对。使用才秀人微时需注意其适用范围和语境,避免错误使用。例如,某人虽然才华横溢,但可能因各种原因未被重视,此时可用才秀人微来形容。
超群拔类
本文介绍了成语“超群拔类”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与其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近。该成语用于形容某人在某方面非常出色,超越了其他人或事物。文章还列举了该成语的使用例句,并强调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滥用、不恰当的场合使用等。
德尊望重
德尊望重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é zūn wàng zhòng。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人在社会上的道德品质和声望地位都极高,备受人们尊敬和崇敬。德尊望重的含义源自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品德高尚的人在 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该成语常用来形容在家庭、社会或政治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地位的人。其近义词有德高望重、声誉卓著等,反义词有声名狼藉、卑鄙无耻等。在使用德尊望重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正确理解和运用,避免错误用法,如搭配贬义词、用于不恰当的对象或在不合适场合使用。
德隆望尊
德隆望尊是一个源于古代的成语,用来形容品德高尚、声望显赫的人。其拼音为dé lóng wàng zūn,含义包括品德、道德高尚,声望、威望显赫。该词源于《汉书·贾谊传》,最早用于形容西汉学者贾谊。德隆望尊的近义词有德高望重、德尊望重等,反义词则包括声名狼藉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不当使用场合、用法混淆及滥用乱用。此成语可用于形容备受尊敬的长者、学者、商业领袖等,也可用来形容在社区或领域中有声望和影响力的人物。
德隆望重
德隆望重是一个形容人品德高尚、声望极高的成语。其读音、含义、典故以及近义词和反义词均有所阐述。该成语最早源于古代文献,用于描述那些以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赢得尊重和敬仰的人。常见的错误用法需避免,如用于形容物品或景色的重要性,或用于不恰当的语境中。通过例句可以更好地理解其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