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缪帷幄

绸缪帷幄

读音

chóu móu wéi wò

含义

“绸缪”原指紧密缠绕,引申为事先准备;“帷幄”指古代军中的帐幕,代指决策指挥的场所。整个成语形容在事情发生之前就做好周密的计划和准备,尤其指军事或重大事务上的运筹帷幄。

典故

  1. 《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意思是趁着天还没下雨,赶紧修补门窗,比喻提前防备。
  2. 《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指张良在军帐中谋划,决定战场胜负,体现“绸缪帷幄”的智慧。
  3.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也是“绸缪帷幄”的典型例子。

近义词

  1. 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
  2. 运筹帷幄:在后方制定战略。
  3. 防患未然:在祸患发生前预防。
  4. 深谋远虑:考虑长远,计划周密。

反义词

  1. 临渴掘井:事到临头才想办法。
  2. 措手不及:因准备不足而慌乱。
  3. 仓促应战:匆忙应对,缺乏准备。
  4. 坐失良机:因犹豫或懈怠错失机会。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妈妈总是提前准备好雨伞,真是“绸缪帷幄”呀!
    • 考试前复习功课,就是“绸缪帷幄”。
  2. 小学高年级

    • 球队教练赛前研究对手战术,做到了“绸缪帷幄”。
    • 冬天来临前,农民伯伯“绸缪帷幄”,早早储存粮食。
  3. 初中

    • 诸葛亮“绸缪帷幄”,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 国家发展经济需要“绸缪帷幄”,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4. 高中及以上

    • 企业管理者必须“绸缪帷幄”,才能应对市场变化。
    • 科学家“绸缪帷幄”,提前规划实验步骤,确保研究顺利。

错误用法

  1. 误用于形容临时行动

    • ❌“他昨天才接到任务,今天就能完成,真是绸缪帷幄。”(应为“随机应变”)
  2. 误用于形容被动应对

    • ❌“火灾发生后,消防员‘绸缪帷幄’迅速赶到。”(应为“迅速反应”)
  3. 误用于形容个人琐事

    • ❌“我早上‘绸缪帷幄’,带了两包纸巾。”(过度夸张,宜用“提前准备”)

“绸缪帷幄”强调长远、周密的谋划,多用于正式或重大场合,避免滥用降低表达效果。

你可能感兴趣

坐筹帷幄是什么意思

坐筹帷幄的读音读音:zuò chóu wéi wò标注拼音:zuò-chóu-wéi-wò坐筹帷幄的含义“坐筹帷幄”是一个成语,形容在幕后出谋划策,制定战略,指挥全局的智慧和才能。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在关键时刻能够冷静分析、制定策略并指导他人行动的人。坐筹帷幄的典故“坐筹帷幄”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战争时期。在古代战争中,军事指挥者常常在帐篷中制定战略,指挥作战。这个成语就是形容那些在幕后制定战略、指挥全局的人,他们能够冷静分析形势,制定出正确的战略和计划,从而取得胜利。据传,三国时期蜀汉的诸葛亮就常常在帷幄中运筹帷幄,制定战略,指挥蜀军作战。他的智谋和才能备受赞誉,被后人誉为“卧龙先生”。此外,还有

运策帷幄是什么意思

运策帷幄的读音运策帷幄的拼音是yùn cè wéi wò。运策帷幄的含义运策帷幄,字面意思是在帷幄中运筹策划。其中,“运策”指的是运用策略,“帷幄”则指古代室内悬挂的帐幕,借指室内或朝廷之内。因此,该成语常用来形容在幕后制定战略或计划,以智慧和谋略指导大局。运策帷幄的典故这个成语源于古代中国,最初出现在《史记》等史书中。在古代战争或政治决策中,重要的决策者往往在帷幄之中,运筹谋划,以智取胜。例如,战国时期的名将诸葛亮,常常在帷幄中运筹决策,以智取胜,被誉为“卧龙先生”。运策帷幄的近义词筹谋帷幄:指在幕后策划、制定战略。运筹决策:指制定战略和计划。深谋远虑:指计划周密,考虑深远。谋划良策:指精心

谋谟帷幄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谋谟帷幄”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并给出了相关例句和错误用法的注意事项。该成语原指在军帐中谋划军事策略,现常用来形容在幕后出谋划策、制定战略的行为,强调了智慧和策略的重要性。在运用该成语时,需注意语境和语调,避免造成误解或歧义。

成算在心

成算在心的拼音是chéng suàn zài xīn。这个成语表示心中已有详细的计划和策略,形容人做事前的充分准备和深思熟虑。其源于古代战争中的谋略,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做事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和计划。成算在心的近义词有胸有成竹、心中有数、计划周详等,反义词有毫无头绪、临时抱佛脚、草率从事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情境来理解其含义。例如,他在比赛中成算在心,取得了胜利,或他在创业初期就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策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成语源于古代战争,表示在进行军事或重要行动之前必须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尤其是指物资保障的提前到位。该成语含有未雨绸缪的意味,常用来形容做事前需要预先做好万全的准备,确保事情顺利进行。该成语适用于各种领域,如新项目的开展、旅行的准备等。同时需注意,要避免将这句成语用于不适合的语境,以免造成语义上的误解。

渴而穿井是什么意思

“渴而穿井”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在急需时才采取行动或寻求解决办法,警示人们要有预见性,提前做好准备。典故源于古代村民平时不预防缺水,等到口渴了才穿井取水,后来智者提醒提前准备。近义词如临渴掘井、临阵磨枪等,强调平时不准备,事到临头才开始行动。反义词如未雨绸缪、有备无患等,强调提前预防可能出现的危险或问题。使用成语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解和歧义。提醒人们平时就要养成好习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提前做好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燕雀处堂是什么意思

燕雀处堂的读音读音:yàn què chǔ táng拼音注音:yàn/què/chǔ/táng燕雀处堂的含义含义:比喻处于安逸的环境中,却不知危险即将来临。解释:燕雀在堂上筑巢,形容人或事物处于平静的环境中,却可能因为疏忽而遭遇不幸。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提醒人们要有危机意识,不可掉以轻心。燕雀处堂的典故典故出处:该成语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典故内容:在古代,燕雀常常在屋内筑巢。而当它们在堂上筑巢时,如果主人不加以注意,就可能因为疏忽而引发火灾等危险。因此,人们常用“燕雀处堂”来比喻那些身处安逸环境却不知危险即将来临的人。燕雀处堂的近义词近义词:安于现状:形容人或事物处于一种平静、没有变化的状

决胜于千里之外是什么意思

决胜于千里之外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ué shèng yú qiān lǐ zhī wài",意味着在远离战场的地方就能决定胜负。它反映了战略智慧与远见的重要性。该成语强调了通过精心策划取得胜利的价值,并且源于古代战争的实践和智慧积累。其近义词包括未卜先知、远见卓识等,反义词则是临阵磨枪、仓促应战等。使用时应避免错误情境和夸张虚假的情况。例句中展示了将军的运筹帷幄能力、远见卓识等用法。

未雨绸缪是什么意思

未雨绸缪的读音未雨绸缪的读音为wèi yǔ chóu móu。未雨绸缪的含义“未雨绸缪”是一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意为“在事情尚未发生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和规划”。它强调了预见性和前瞻性,即在做事情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和周密的计划。每个字的含义未:指未来、尚未发生的事情。雨:指降雨,引申为各种事情的发生。绸缪:指紧密细致的准备和规划。未雨绸缪的典故“未雨绸缪”的典故源于《诗经》中的《国风·周南·汉广》篇。原句为“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无稽之言,勿听;无稽之事,勿为;未雨而绸缪,无备而患至。”意思是说在未下雨之前就要修缮房屋、备好雨具,以应对可能发生的降雨。这个典故强调了预防和准备的重要性。未雨绸缪的

有备无患是什么意思

有备无患的读音读音:yǒu bèi wú huàn标注拼音:yǒu/bèi/wú/huàn有备无患的含义“有备无患”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事先做好准备,可以避免或减少意外事件带来的损失和危害。它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面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时,要提前做好准备和应对措施。有备无患的典故“有备无患”的典故源于古代的军事战争。在古代战争中,军队常常会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包括物资储备、战略规划等,以应对战争中的各种情况。这种做法被人们所认可和传承,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此外,该成语还与《诗经》中的“有备无患,防患未然”等诗句有关。有备无患的出处该成语最早出自于《左传·成公十六年》:“有备无患,故曰备之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