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蚓穿堤,能漂一邑
读音
chǐ yǐn chuān dī,néng piāo yī yì
含义
- 尺蚓:尺,长度单位,约33厘米;蚓,蚯蚓。指小小的蚯蚓。
- 穿堤:穿,穿透;堤,河堤。指蚯蚓在堤坝上钻洞。
- 能漂一邑:漂,淹没;邑,城镇。指小小的漏洞最终可能导致整个城镇被洪水淹没。
整体含义:比喻微小的隐患若不及时处理,可能酿成巨大的灾难。强调防微杜渐的重要性。
典故
- 《韩非子·喻老》:
原文提到“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与“尺蚓穿堤”寓意相似,指小问题可能引发大祸。 - 民间传说:
古代某地河堤因蚯蚓钻洞未被重视,最终决堤,淹没村庄,后人以此警示“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近义词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比喻小疏忽导致大灾难。
- 防微杜渐——在错误或坏事刚萌芽时就制止。
- 积羽沉舟——轻微的东西积累多了也能造成严重后果。
反义词
- 亡羊补牢——问题发生后补救,与“防患未然”相反。
- 杯水车薪——比喻力量太小,无济于事,与“小问题引发大祸”无关。
- 无关紧要——形容事情不重要,与成语的警示意义相反。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妈妈常说:“玩具乱放会绊倒人,尺蚓穿堤,能漂一邑!”
- 小明不写作业,老师提醒:“小错不改,大错难逃,就像尺蚓穿堤。”
-
小学高年级:
- 班级纪律松散,班长说:“尺蚓穿堤,能漂一邑,我们要从小事抓起。”
- 环保课上,老师讲:“乱扔垃圾看似小事,但尺蚓穿堤,终会破坏环境。”
-
初中:
- 历史课分析明朝灭亡:“官员腐败如尺蚓穿堤,最终拖垮了整个王朝。”
- 议论文写作:“社会治理需警惕‘尺蚓穿堤’,细节决定成败。”
-
高中及以上:
- 企业管理中,“尺蚓穿堤”提醒我们注重流程漏洞。
- 网络安全领域,一个微小漏洞可能“漂一邑”,导致数据泄露。
错误用法
-
误用为“力量微小”:
- ❌“蚯蚓力气小,真是尺蚓穿堤。”(错解为形容力量薄弱。)
-
忽略因果关系:
- ❌“他吃饭慢,像尺蚓穿堤。”(与成语的“隐患酿灾”无关。)
-
用于褒义:
- ❌“团队合作细致入微,尺蚓穿堤。”(成语仅用于警示,非赞美。)
总结:该成语强调“小患成大灾”,使用时需紧扣“隐患积累”的语境,避免脱离本义。
你可能感兴趣
以蚓投鱼是什么意思
以蚓投鱼的读音以蚓投鱼的读音是“yǐ yǐn tóu yú”。以蚓投鱼的含义“以蚓投鱼”是一个成语,原意是指用蚯蚓作诱饵去钓鱼,形容用微薄的力量去取得大的收获,或用较小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利益。其中,“以”是用的意思,“蚓”指的是蚯蚓,“投”是投掷、投放的意思,“鱼”则泛指被钓的鱼。以蚓投鱼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最早出自于《战国策》中的故事。相传,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非常喜欢吃鱼的人,他常常用蚯蚓作饵去钓鱼。一天,他在溪边垂钓时,突然有位老者对他说:“你只用蚯蚓作饵,怎么能钓到更多的鱼呢?”这个人很惊讶,问老者有何妙计。老者告诉他:“你只需要用细小的钩子,轻巧的线,再以蚯蚓为饵,悄悄地投入水中,耐
800字《蚯蚓日记》读后感
《蚯蚓日记》读后感《蚯蚓日记》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儿童读物,它以独特的视角带领我们走进了一个充满奇妙和趣味的世界。这本书主要围绕蚯蚓们的生活展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它们辛勤耕耘、寻找食物、建立友情以及面对挑战的日常。阅读过程中,我被蚯蚓们的坚韧精神所感动。它们虽然身形微小,但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从不放弃,团结互助,共同度过难关。书中还蕴含了许多深刻的主题思想,如生命的平等与尊重、生活的真谛以及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生活的真谛不在于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而在于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蚯蚓们的生活态度也让我明白了我们应该珍惜当下,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此外,《蚯蚓日
春蛇秋蚓
本文介绍了成语“春蛇秋蚓”的读音、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形容书法或绘画的笔触,具有春天的生机与灵动,以及秋天的深邃与细致,常用来赞美作品的精妙之处。出处可能与古代书法艺术有关。需要注意的是,避免用词不当、断章取义、张冠李戴以及滥用成语等错误用法。
巢焚原燎
巢焚原燎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áo fén yuán liào。该成语用来形容灾难的严重性,势不可挡,常用来比喻燎原之火。其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记载,形容秦军营地被楚军焚烧后火势蔓延的情景。近义词包括燎原之火、势不可挡等,反义词有安然无恙、风平浪静等。该成语可以用于形容严重灾难、战争等危机局面,具有强烈震撼力。然而,在使用时需避免过度夸张或滥用,以保持成语的表达力度和准确性。
画蚓涂鸦
“画蚓涂鸦”是一个成语,读音为huà yǐn tú yā。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书法或绘画技艺拙劣或幼稚,如同儿童随意涂鸦或画出的蚯蚓。其典故来源于古代文人墨客的自谦或者形容儿童随意涂鸦的行为。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拙贝鲁簋、笨拙粗浅等,反义词则包括妙笔生花、出神入化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用于夸奖或赞扬,或者用于形容具有创意或独特风格的创作。同时,使用语境和语气的把握也很重要,以免引发误解或争端。
蠹啄剖梁柱
本文介绍了成语“蠹啄剖梁柱”的读音、含义、来源、近义词、反义词以及用法。该成语指微小的力量也能对大事物造成破坏或损害,来源于古代寓言故事。其近义词包括积劳成疾、积少成多、滴水穿石等,反义词为坚不可摧、稳如泰山、一举成功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子展示了该成语的应用,并强调了重视小问题的重要性,避免将其用错场合或误用为其他意思相近但语境不同的词语。
厝火积薪
厝火积薪的读音为cuò huǒ jī xīn。这个成语形容形势或局面极度危险,如同火上浇油。源自古代魏国公子纵情享乐险些引发火灾的典故,用来形容不顾后果的行为。其近义词有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等,反义词为安然无恙、平静无事。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用为褒义或滥用在不相关语境中。该成语在描述危险局势时十分恰当,如形容某人或组织处于高度危险状态。
蠹众木折
“蠹众木折”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ù zhòng mù zhé。该成语的含义是内部问题严重或矛盾众多,最终导致整个组织或体系崩溃。其源于古代寓言故事,也可追溯到《战国策》中的故事。该成语的近义词有积重难返、病入膏肓等。反义词包括稳如泰山、固本强基等。“蠹众木折”需要正确运用,不应用于轻微损坏或问题不严重的情况。在使用时需注意其含义和用法,以避免不恰当的用法。
祸稔恶积
本文介绍了成语“祸稔恶积”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该成语意为长期积累的祸患和恶劣行为会带来严重后果,提醒人们避免积重难返。典故来源于《史记·孝武本纪》,描述了汉武帝因长期不良行为导致国家灾难。此外,文章还强调了正确使用成语的重要性,避免轻率使用或误用。
养虎自啮是什么意思
养虎自啮的读音读音:yǎng hǔ zì niè标注拼音:yǎng/三声,hǔ/三声,zì/四声,niè/四声养虎自啮的含义“养虎自啮”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为“养虎伤己”。它用来形容一种自取祸患、自食恶果的行为。具体来说,就是比喻纵容敌人或对手,最终会招致自己的伤害或损失。养虎自啮的典故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典故。相传,在古代,有一个人养了一只老虎作为宠物。起初,他以为可以驯服这只老虎,但后来老虎变得凶猛无比,最终反过来伤害了它的主人。这个典故警示人们不要轻易地纵容或轻视潜在的威胁。养虎自啮的近义词纵虎归山:意指放走了凶恶之人或势力,留下后患。自食恶果:自己种下的恶因导致自食其果。养痈遗患:比喻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