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水丈波

尺水丈波

读音

chǐ shuǐ zhàng bō

含义

  • :古代长度单位,约合33厘米,形容短小。
  • :指水面、水流。
  • :古代长度单位,约合3.3米,形容巨大。
  • :波浪、波澜。

整体含义:比喻小事被夸大渲染,形容言辞或事情被过分夸张,与实际不符。

典故

  1. 《后汉书·崔骃传》
    东汉崔骃在《达旨》中写道:“高树靡阴,独木不林,随时之宜,道贵从凡……何有尺水可以兴波?”意指小事不足以引起大风浪,后人反用其意,形成“尺水丈波”的成语。
  2. 《晋书·王导传》
    东晋名臣王导曾批评某些官员“以尺水兴丈波”,讽刺他们喜欢夸大其词,制造事端。
  3. 民间故事
    传说古时有个渔夫,因一条小鱼跳进船里,便向村民吹嘘自己捕获了“巨鱼”,结果众人发现只是条小鱼,笑他“尺水丈波”。

近义词

  1. 小题大做:把小事当作大事处理,过分渲染。
  2. 夸大其词:说话或写文章时故意夸张事实。
  3. 添油加醋:在叙述事情时增加夸张的细节。
  4. 言过其实:说话夸张,不符合实际情况。

反义词

  1. 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说话或做事,不夸大。
  2. 言简意赅:说话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
  3. 轻描淡写:对重要的事情故意说得简单,不强调。
  4. 恰如其分:说话或做事恰到好处,不过分。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小明只是摔了一跤,他却哭着说腿断了,真是尺水丈波。
    • 妈妈说我吃饭慢,但奶奶说我像乌龟爬,太尺水丈波了!
  2. 小学高年级

    • 小华不小心碰倒了同学的文具盒,对方却说他故意捣乱,简直是尺水丈波。
    • 老师批评小丽上课说话,她却说自己被冤枉了,真是尺水丈波。
  3. 初中

    • 媒体报道明星的私生活时,常常尺水丈波,把小事炒得沸沸扬扬。
    • 同学之间的小矛盾,被一些人传得像是打架斗殴,完全是尺水丈波。
  4. 高中

    • 某些自媒体为了吸引眼球,经常尺水丈波,把普通事件渲染成惊天大新闻。
    • 他不过是迟到了几分钟,老板却说他工作态度不端正,未免尺水丈波。
  5. 成人写作

    • 在职场中,切忌尺水丈波,否则容易失去同事的信任。
    • 某些政客喜欢尺水丈波,把经济问题夸大成国家危机。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形容波澜壮阔”

    • ❌ 钱塘江大潮真是尺水丈波,气势磅礴!(正确应为“波澜壮阔”)
  2. 误用为“形容事情复杂”

    • ❌ 这个案件牵涉很多人,真是尺水丈波。(正确应为“错综复杂”)
  3. 误用为“形容变化多端”

    • ❌ 天气变化无常,真是尺水丈波。(正确应为“变幻莫测”)
  4. 误用为褒义词

    • ❌ 他的演讲尺水丈波,让人热血沸腾!(正确应为“慷慨激昂”)
  5. 误用为“形容小事化无”

    • ❌ 他们很快和解了,真是尺水丈波。(正确应为“大事化小”)

总结:“尺水丈波”专指夸大其词的行为,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混淆。

尺水丈波.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张大其事是什么意思

张大其事的读音张大其事的读音为:zhāng dà qí shì,其中zhāng为第一声,dà为第四声,qí为第二声,shì为第四声。张大其事的含义“张大其事”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把事情夸大或过分渲染,使事情显得比实际更为重要或严重。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贬义,表示对事情的夸大或过度渲染,可能会误导他人或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或误解。张大其事的典故“张大其事”的典故源于古代的军事行动。在古代战争中,为了鼓舞士气或向敌方展示实力,有时会夸大敌方军队的规模或自己的胜利成果。这种做法就被称为“张大其事”。久而久之,这个成语就流传下来,成为了一个表示夸大事实、过分渲染的成语。张大其事的近义词夸大其词:指说话或写文章时

大做文章

大做文章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à zuò wén zhāng,意指对某一事件或话题过度解读、渲染、夸大或评论,使事情显得更复杂或重要。该成语源于古代文学创作,用于形容文人墨客对事件的深入探讨和阐述。其典故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大做文章也有其错误用法,如滥用场合、使用不当语境以及与事实不符的夸大描述。在使用时,应针对重要事件或问题适度探讨和评论。近义词包括夸大其词、渲染夸张等,反义词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等。例如,媒体可能将小事炒成社会热点,或在描述事实时大做文章,夸大事实。

大张其词

大张其词的拼音是【dà zhāng qí cí】,表示人说话时气势汹汹,言辞夸张。该成语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能源于古代文人墨客为了追求气势和效果而采用的夸张言辞。其近义词包括夸夸其谈、虚张声势等,反义词则是实事求是、言简意赅等。大张其词的使用需注意场合和语气,避免不切实际地夸大事实或缺乏具体内容支撑。其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使用示例。总之,理解并正确运用大张其词这个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准确、生动地表达思想。

翻黄倒皂

“翻黄倒皂”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颠倒混乱、黑白不分,或人说话做事颠三倒四、混乱无序。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民间故事或文献,具体出处不可考。它的近义词包括颠三倒四、混淆黑白等,反义词则是条理分明、有条不紊等。使用时应避免滥用,保留其强烈的混乱意味,符合语境。这篇内容详细介绍了“翻黄倒皂”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错误用法等,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成语。

颠斤播两

颠斤播两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iān jīn bō liǎng",意思为颠倒斤两,引申为故意混淆事实、弄虚作假。该成语源于古代市场交易中不法商贩在称重时故意做手脚的行为。其近义词包括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和混淆视听,反义词则是诚实守信、公正无私和明察秋毫。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其固定含义和用法,避免误用或与其他概念混淆。同时,应注意使用恰当的语气和情境,避免引起争议或误解。

多愁多病

多愁多病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uō chóu duō bìng,用于形容常常忧愁且身体常生病的人。其出处并不明确,但可能与古代文学作品中对人物情感的描绘以及古代社会的普遍认知有关。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忧心忡忡、郁郁寡欢等,反义词为豁达开朗、无忧无虑等。文章提供了关于多愁多病的例句及错误用法的提醒,提醒使用者应根据语境适当使用,避免滥用或乱用。

掂斤估两

本文介绍了成语“掂斤估两”的读音、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意为对事物的轻重、价值等仔细估量,形容人做事过于计较。出自古代商业交易,与斤斤计较、锱铢必较等近义词意思相近,反义词为大而化之、不计其数等。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正确用法,同时给出了错误用法的示例。

秤斤注两

“秤斤注两”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èng jīn zhù liǎng,意为仔细地称量、计算,形容对事物精确的计量和计算。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计量文化,强调了精确计量的重要性。它的近义词包括精打细算、斤斤计较等,反义词则为粗枝大叶、马马虎虎等。在工作中、日常生活和企业管理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但需注意,该成语不被用于形容说话啰嗦或过于详细,也不用于描述刻板或机械化的行为。

话不虚传

“话不虚传”是一个形容所说真实可靠的成语。其源自古代口头传播信息的可靠性评估,并有多重典故支撑。该成语强调说话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并非空洞夸大之词。近义词如名副其实、实事求是、言之凿凿等,都与其有着相似的语境。相对的反义词则强调虚假不实或言过其实。通过一系列例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用法和语境。然而,使用此成语时需避免错误用法,如不分场合使用、滥用夸张手法、与贬义词混用或用于自夸等。此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话不虚传”这一成语。

过甚其词

本文介绍了成语“过甚其词”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错误用法等内容。该成语意指说话或写文章时过于夸张,言过其实。其典故可能源于古代文学作品中对于言辞夸张、过度修饰的批评和讽刺。文章还提供了过甚其词的例句以及错误用法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