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功颂德:歌功颂德的传统表达
读音
称功颂德:chēng gōng sòng dé
含义
- 称:称颂、赞美
- 功:功绩、功劳
- 颂:歌颂、赞扬
- 德:德行、品德
整体含义:指对某人的功绩和品德进行赞美和歌颂,常用于形容对统治者、英雄或重要人物的颂扬。
典故
-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群臣纷纷“称功颂德”,以彰显其伟大功业。 - 《汉书·王莽传》:
王莽篡位时,其党羽大肆“称功颂德”,以巩固其统治合法性。 - 《资治通鉴》:
唐太宗贞观年间,大臣魏征直言进谏,反对盲目“称功颂德”,主张实事求是。
近义词
- 歌功颂德:意思相近,指歌颂功绩和德行。
- 阿谀奉承:带有贬义,指过分讨好、吹捧他人。
- 溢美之词:指过分夸赞的言辞。
- 拍马屁:口语化表达,指刻意奉承。
反义词
- 直言不讳:指说话直率,不避讳批评。
- 针砭时弊:指指出社会弊端,进行批评。
- 冷嘲热讽:指用尖锐的语言讽刺他人。
- 贬低诋毁:指刻意贬低或诽谤他人。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老师表扬小明乐于助人,同学们都“称功颂德”。
- 国王生日时,百姓们纷纷“称功颂德”。
-
小学高年级:
- 历史书上记载,古代大臣常对皇帝“称功颂德”。
- 英雄凯旋时,人们用诗歌“称功颂德”。
-
初中:
- 有些官员喜欢下属“称功颂德”,却不愿听真话。
- 古代文人常写文章“称功颂德”,以讨好权贵。
-
高中:
- 在专制社会,“称功颂德”成为巩固统治的手段。
- 真正的贤臣不会一味“称功颂德”,而是敢于谏言。
-
大学及以上:
- 在政治宣传中,“称功颂德”往往掩盖了真实问题。
- 历史研究需警惕史料中的“称功颂德”成分,避免失真。
错误用法
-
用于普通日常小事:
- ❌ 妈妈做饭很好吃,我们全家都“称功颂德”。(过度夸张)
- ✅ 妈妈做饭很好吃,我们都很喜欢。
-
用于贬义场合:
- ❌ 他贪污受贿,却有人“称功颂德”。(不合逻辑)
- ✅ 他贪污受贿,却有人阿谀奉承。
-
对象错误:
- ❌ 小狗很可爱,我对它“称功颂德”。(对象不适用)
- ✅ 小狗很可爱,我经常夸它。
-
语境不符:
- ❌ 比赛输了,队友们还在“称功颂德”。(不合时宜)
- ✅ 比赛输了,队友们互相鼓励。
“称功颂德”多用于正式或历史语境,现代日常交流中较少使用,需注意场合和对象。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李渊开国诗词
本文介绍了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的历史功绩,通过赏析几首描写李渊开国的古诗词,展现了李渊开国的壮丽景象。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为我们了解唐朝的历史与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文章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李渊开国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思考了李渊开国之举对后世的启示。这些古诗词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描写司马懿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描写司马懿的诗词及其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文章列举了多篇关于司马懿的诗词,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司马懿的智勇、功绩以及他在历史上的地位。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司马懿在历史上的影响与地位,以及其形象在文学、影视作品中的展现。通过诗词和其他文学作品的描绘,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司马懿的智勇与韬略。摘要字数控制在规定的160字范围内。
关于五太史诗词
关于五太史诗词(第1篇)关于五太史诗词的文章一、引言自古以来,五太史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诗词或描述五太史的英勇事迹,或表达对历史的感慨,或寄托对未来的希望。本文将根据“关于五太史诗词”这一主题,为您列举几首经典的古诗词,并附上原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二、五太史诗词全文及解析诗名:《五太史》作者:佚名(年代不详)原文:五太史,志气高,笔墨纵横写英豪。史书传世千秋业,功名利禄不辞劳。解析:这首诗赞美了五位太史的志向和才情。他们以笔墨书写历史,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诗中强调了他们对于传世史书的追求,以及为功名利禄而努力的精神。诗名:《史官吟》作者:宋·郑清之原文:太史秉笔宣风
歌功颂德
“歌功颂德”是一个成语,用来赞美和颂扬某人的功绩或品德。其含义是用诗歌、歌曲等艺术形式来表达赞美之情。该成语的典故来源于古代,人们常用诗歌赞美君主的功绩和品德。近义词包括颂扬、功德赞颂等,反义词则是诋毁、贬低等。在庆祝大会、纪念活动或文艺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对某人或某事的歌功颂德。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来决定是否合适,避免不恰当或夸张的用法。
放辟淫侈
本文介绍了成语“放辟淫侈”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行为放纵、不检点、荒淫无度、肆意妄为,源于古代文献。文章还指出了在正式场合或严肃语境中使用该成语的不恰当性,以及与其他负面词语混用和用于自嘲或轻视自己的错误用法。
关于描写岳飞冤案的诗词
关于描写岳飞冤案的诗词(第1篇)关于描写岳飞冤案的诗词,流传下来的并不多,但每一首都深刻反映了历史的悲情与社会的呼声。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几首诗词,并附上了原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满江红·怒发冲冠作者:岳飞(南宋)原文: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解析:虽然这首词并非直接描写岳飞冤案,但其中充满了岳飞的壮志与愤懑,间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岳飞的遭遇。其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呼喊,
功标青史
文章介绍了成语“功标青史”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相关的近义词与反义词,同时给出了一些使用示例。成语含义为形容功绩显著、被历史所记载,常用来称赞那些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用于不恰当或负面的场合。
谄笑胁肩
谄笑胁肩是一个贬义词,形容为了巴结奉承别人而表现出的卑躬屈膝的样子。该成语源于古代社会追求权势、地位或利益时向权贵献媚讨好的行为。文章详细解释了谄笑胁肩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在不同场合的例句用法,并强调了避免在不恰当的场合使用或滥用该成语的重要性。
垂名青史
垂名青史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uí míng qīng shǐ,意味着名字和事迹被后人传颂和记载。源于古代史书,常用于形容对人类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该成语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常见的近义词有名垂千古、流传百世等,反义词为默默无闻、湮没无闻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场合、语境及搭配关系,避免误解或不当使用。例如,伟大科学家、英雄、政治家等的事迹可垂名青史。错误用法包括在不恰当的场合使用、与其他成语混淆、误用为贬义或中性词义等。
带罪立功
"带罪立功"的读音为dài zuì lì gōng,意指在犯有错误或罪责的前提下,通过努力表现和积极行动来争取赎罪和改正错误的机会。这一成语源于古代中国的社会背景,用于描述犯错者通过立功赎罪的机会来争取改过自新的情况,多涉及军事上的功绩。其近义词包括赎罪立功、改过自新等,反义词为拒不认错、一错再错等。该成语的正确用法是描述一个人真心希望通过行动来弥补过去的错误,如战争中的俘虏或犯法的个人。然而,需避免滥用该成语于轻描淡写的过错或不恰当的场合,并需理解真正的改过自新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