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梁暮陈:一个关于反复无常的成语
读音
zhāo liáng mù chén
含义
“朝梁暮陈”这个成语中,”朝”指早晨,”梁”指梁朝,”暮”指傍晚,”陈”指陈朝。字面意思是早晨还在梁朝为官,傍晚就投靠了陈朝。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那些在短时间内反复改变立场、毫无原则的人。
具体含义是指人反复无常,立场不坚定,见风使舵,随波逐流,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操守。形容人为了个人利益而频繁改变立场或态度,缺乏忠诚和原则性。
典故
“朝梁暮陈”的典故源自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梁朝(502-557年)和陈朝(557-589年)是南朝相继的两个朝代,期间政治动荡,朝代更迭频繁。
- 南北朝更替:南朝梁武帝萧衍建立梁朝后,晚年昏聩,导致侯景之乱,梁朝国力大衰。557年,陈霸先废梁敬帝,建立陈朝。在这段政权更迭时期,许多官员为了保全自身利益,迅速改换门庭,投靠新主。
- 《南史》记载:史书记载,梁朝灭亡后,许多梁朝旧臣立即向陈朝表示效忠,甚至有些人在同一天内就完成了身份的转变,这种行为被后人讽刺为”朝梁暮陈”。
- 庾信《哀江南赋》:南北朝文学家庾信在作品中曾暗讽那些在政权更迭中迅速变节的官员,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朝梁暮陈”一词,但描绘了类似的现象。
近义词
- 朝秦暮楚:比喻人反复无常,立场不坚定。
- 见风使舵:根据形势改变立场或态度。
- 反复无常:形容变化不定,没有一定的主见。
- 墙头草:比喻立场不坚定,哪边势力大就倒向哪边的人。
- 趋炎附势:奉承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反义词
- 忠贞不渝:忠诚坚定,永不改变。
- 始终如一:自始至终都一样,没有变化。
- 坚定不移:形容立场、意志等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 矢志不渝:发誓立志,决不改变。
- 坚贞不屈:坚守节操,不向恶势力屈服。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昨天说要当医生,今天又说要当警察,真是朝梁暮陈。
- 不要做朝梁暮陈的人,说话要算数。
-
小学高年级:
- 他在两个球队之间来回跳槽,简直是朝梁暮陈。
- 这位政客的立场变化太快,朝梁暮陈的行为让人不信任。
-
初中:
- 历史上那些朝梁暮陈的官员最终都得不到真正的尊重。
- 在友谊中朝梁暮陈的人,最终会失去所有朋友。
-
高中:
- 这家公司的高管团队朝梁暮陈,频繁跳槽到竞争对手那里。
- 学术研究中朝梁暮陈、随波逐流的态度难以取得真正的突破。
-
大学及以上:
- 在国际关系中,朝梁暮陈的小国往往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 他的学术立场朝梁暮陈,为了迎合评审而频繁改变理论观点。
-
职场场景:
- 那位销售经理朝梁暮陈,半年内换了三家竞争对手公司。
- 在商业谈判中朝梁暮陈会严重损害公司的信誉。
-
政治评论:
- 这位议员朝梁暮陈的投票记录显示他缺乏核心政治理念。
- 外交政策上的朝梁暮陈会导致国家失去国际信任。
-
历史评价:
- 五代十国时期,许多将领朝梁暮陈,造成了政局的不稳定。
- 历史对那些朝梁暮陈的降将评价往往不高。
-
道德讨论:
- 做人应当有原则,朝梁暮陈的行为终将自食其果。
- 婚姻关系中朝梁暮陈的态度是对伴侣的严重伤害。
-
商业分析:
- 这家初创公司朝梁暮陈的战略调整让投资者失去了信心。
- 品牌定位上的朝梁暮陈会导致消费者认知混乱。
错误用法
- 形容天气变化:错误示例:”这几天的天气真是朝梁暮陈,早上晴天下午就下雨了。”(正确应使用”变化无常”)
- 形容服装更换:错误示例:”她朝梁暮陈,一天换三套衣服。”(正确应使用”频繁更换”)
- 形容饮食选择:错误示例:”他在餐厅朝梁暮陈,点了又换。”(正确应使用”犹豫不决”)
- 形容学习内容:错误示例:”他学习朝梁暮陈,一会儿数学一会儿英语。”(正确应使用”三心二意”)
- 形容技术进步:错误示例:”科技发展朝梁暮陈,更新换代很快。”(正确应使用”日新月异”)
- 形容儿童成长:错误示例:”小孩子想法朝梁暮陈是正常的。”(正确应使用”多变”或”善变”)
- 形容时尚潮流:错误示例:”时尚界朝梁暮陈,风格总在变化。”(正确应使用”瞬息万变”)
- 形容情绪波动:错误示例:”她情绪朝梁暮陈,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正确应使用”喜怒无常”)
- 形容旅游计划:错误示例:”我们的行程朝梁暮陈,不断改变目的地。”(正确应使用”反复调整”)
- 形容市场波动:错误示例:”股市朝梁暮陈,投资者难以把握。”(正确应使用”波动剧烈”)
你可能感兴趣
朝梁暮晋
朝梁暮晋是一个成语,读音zhāo liáng mù jìn,指的是一个人在短时间内频繁更换工作单位或职业,形容人行为不专一、缺乏定力。该成语源于古代官场文化,形容那些为了追求更高官职和更好待遇而频繁更换工作地方的人。其典故可以追溯到《左传》中的故事及历史名人的类似行为。朝梁暮晋的近义词有见异思迁、反复无常等,反义词有始终如一、专心致志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和背景,不能仅仅因为频繁更换工作或职业就简单地使用,因为人的职业选择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句:他朝梁暮晋,频繁更换工作,让人感到不放心。错误用法是忽略情境和背景,仅因更换工作或职业就简单地使用该成语。
朝梁暮周
朝梁暮周是一个成语,指人反复无常,没有操守。该成语源自《左传》,描述春秋时期政治事件和人物行为。其读音拼音为zhāo liáng mù zhōu,整体含义是形容人在政治立场、态度或行为上的反复无常。典故涉及到政治家面对不同政治势力时反复改变立场。近义词如反覆无常、三心二意等,反义词如坚定不移、忠贞不二等。使用朝梁暮周时需避免错误用法,如误用在自然现象或物体变化、误解成语含义或与其它词语混淆使用等。该成语适用于形容人的行为和态度,尤其在描述人反复无常、缺乏原则性的情况下使用。
朝秦暮楚
朝秦暮楚是一个成语,发音为zhāo qín mù chǔ,用于形容在短时间内改变自己的立场或态度,比喻行为反复无常或立场不坚定。源自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争斗,有人为利益在不同国家间游走。近义词包括反复无常、见异思迁、三心二意等。反义词为坚定不移、始终不渝、矢志不渝等。使用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形容正常变化。该成语在描述人的不稳定性、多变性和不坚定性方面非常贴切。
暮楚朝秦是什么意思
暮楚朝秦是一个成语,读音为mù chǔ zhāo qín。它用来形容人在政治、思想、情感等方面没有固定的立场或方向,容易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态度或选择,表示人反复无常、没有定见。该成语源自战国时期,当时人们为了个人利益在不同国家间游走,没有固定归属和立场。其近义词包括见异思迁、反复无常、心猿意马等。反义词则是坚定不移、始终不渝、矢志不渝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不当使用场合、误解含义和用词不当等错误用法。该成语在描述人的行为或态度上非常贴切,但需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用词方式。
晨秦暮楚
晨秦暮楚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én qín mù chǔ。它形容人的态度和行为不稳定,经常变换立场或环境,缺乏忠诚和稳定性。典故源自战国时期人们频繁更换居所和效忠对象的历史背景。近义词包括朝三暮四、反复无常等。反义词则是始终不渝等形容人忠诚坚定的成语。使用此成语需注意其含义和适用场合,避免错误使用。文章给出了多种例句以帮助理解和应用。
二三其意
二三其意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心思不专一,对某事或某人有多个想法或意图。该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用来形容齐国大夫崔杼对庆封心怀不满却表面上装作亲近的情况。该成语还可以用来形容态度多变、意志不坚定的人。同时需要注意在使用时避免滥用和错误使用,应准确把握其含义和用法。
东摇西摆
“东摇西摆”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动作、状态不稳定,或情绪、态度犹豫不决。它没有明确的典故来源,但逐渐形成了这个成语。其近义词包括摇摆不定、犹豫不决等,反义词为坚定不移、稳重如山。该成语可用于描述人情绪不稳定、物体或动作不稳定,以及团队计划、商场经营状况等情境。但在使用时应避免不当场合、误解含义和滥用。
不可动摇
“不可动摇”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某事物或人的立场、信念、决定等的坚定性,不容易被改变或动摇。其拼音为bù kě dòng yáo,来源于古代典籍和历史故事,如战国名将白起的典故。该成语强调了坚定性和稳定性。其近义词如坚定不移、坚如磐石等,反义词如摇摆不定、软弱无力等。但在使用时应避免错误语境,如描述事物的变化性或易变性,或在不需要强调坚定性和稳定性的情境中使用。正确的使用该成语需根据具体语境判断和分析,以避免语义上的混淆或误解。
二三其德
二三其德是一个成语,形容人在道德品质上反复无常,缺乏坚定和忠诚。出自《诗经》中的《邶风·柏舟》篇。该成语的近义词有朝三暮四、喜新厌旧、翻云覆雨、朝秦暮楚等,反义词有忠诚不渝、一心一意、坚定不移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用错对象、滥用成语以及与近义词混用等错误用法。
朝不保夕
“朝不保夕”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生活极度困苦、危险或不安定,源自古代的战争和灾难。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用来形容生命或健康状况非常危险。近义词包括生死未卜、危在旦夕等,反义词则是安居乐业、高枕无忧等。然而,使用此成语需避免滥用场合和误用对象,要理解其真正的含义。在生活中,身患重病、战乱时代或经济困难等情况下可以使用此成语来形容生活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