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策名委质」详解
读音
策名委质:cè míng wěi zhì
含义
- 策名:古代官员在竹简上记录姓名,表示正式任职。
- 委质:古代臣子初次拜见君主时,献上礼物(如“贽”),表示效忠。
- 整体含义:指正式任职并宣誓效忠,强调对君主或事业的忠诚。
典故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国大夫狐突劝儿子狐毛、狐偃忠于晋国时提到“策名委质”,强调臣子一旦宣誓效忠,便不可背叛。 -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诸葛亮辅佐刘备,被视为“策名委质”的典范,一生鞠躬尽瘁。
近义词
- 誓死效忠:强调以生命为代价的忠诚。
- 尽忠报国:全心全意为国家奉献。
- 肝脑涂地:形容极端忠诚,不惜牺牲。
反义词
- 背信弃义:违背誓言,抛弃忠诚。
- 朝秦暮楚:反复无常,没有固定立场。
- 卖主求荣:背叛君主以谋取私利。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故事里的将军策名委质,永远保护国王。(简单叙事)
-
小学高年级:
- 诸葛亮策名委质辅佐刘备,成为忠诚的榜样。(结合历史人物)
-
初中:
- 古代官员策名委质后,需恪尽职守,不可轻易变节。(道德教育)
-
高中及以上:
- 在现代职场中,“策名委质”的精神可理解为对职业的专注与责任感。(引申意义)
(其他例句可围绕历史、职场、道德等场景展开)
错误用法
-
误用对象:
- ❌ 他对朋友策名委质,绝不背叛。(仅用于君臣或严肃的效忠关系)
-
误用场景:
- ❌ 我策名委质这家公司,明天就辞职。(与“忠诚”含义矛盾)
-
过度引申:
- ❌ 粉丝对偶像策名委质,追星一辈子。(非正式效忠关系)
注意:该成语多用于书面或历史语境,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蜀国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描写蜀国风情的古诗词,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蜀地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与文化底蕴。文章通过几首未曾重复的古诗词,描绘了蜀地的壮丽山川、丰富文化以及文人墨客的笔触。这些古诗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是对蜀地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到蜀地的美丽与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描写君主的诗词有哪些 从帝王诗作与臣子颂诗中探索权力与诗心的千年对话
权力与诗心的交响:历代"描写君主诗词"中的帝王镜像在中国诗歌的长河中,有一类特殊的作品始终闪烁着独特的光芒——描写君主的诗词。这些作品或出自臣子之手,饱含忠君爱国之情;或源于帝王自身,流露治国平天下之志;亦或是后世文人的咏史怀古之作,借古讽今,寄托理想。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为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文学标本。臣子笔下的颂圣之作,往往体现着儒家"尊君"的思想传统。唐代杜甫《北征》中"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对唐太宗功业的赞美,宋代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圣主如天万物春"对宋哲宗的称颂,都展现了文人士大夫对理想君主的期待。北宋柳永《破阵乐》"千步虹桥,参差雁齿
关于诸葛亮诗词
关于诸葛亮诗词(第1篇)关于诸葛亮的诗词并不多见,但他的智谋与忠诚被历代文人墨客所赞颂,其形象也常常出现在古诗词中。以下是一篇以“关于诸葛亮诗词”为主题的文章:诸葛智韵——古诗词中的智者形象一、诗词选录《八阵图》作者:杜甫(唐)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解析:杜甫此诗描述了诸葛亮的智谋与功绩,尤其是其八阵图的军事策略。诗中流露出对诸葛亮未能一统天下的惋惜之情。《蜀相》作者:陆游(宋)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解析:此诗是陆游对诸葛亮的缅怀之作,表现了诸葛亮为国家和民族所做
卑辞厚礼
本文介绍了成语“卑辞厚礼”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以及其近义词与反义词。该成语意为以谦卑的言辞和丰厚的礼物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讨好,常出现在古代战争和外交场合。使用时应结合具体语境,避免误用带来的语义歧义。卑辞厚礼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不应滥用,更不宜用于自嘲或轻视自己。同时,也提供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需要注意的几点。
臣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汉字“臣”的含义、历史演变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内容包括“臣”作为君主时代的官吏、百姓自称,以及作为动词表示役使、臣服等含义。文章还详细解释了“臣”的字形演变及其象形含义。
犯颜苦谏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犯颜苦谏”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犯颜苦谏指的是臣子不顾君主的愤怒,直率地劝谏君主,以期望君主能够改正错误,体现了臣子的忠诚和勇气。文章通过多个典故和例句,详细阐述了犯颜苦谏的应用场景和正确用法,并指出了其错误用法的表现。
爱才如渴
爱才如渴是一个成语,读音为ài cái rú kě,形容非常珍视人才,渴望得到人才的心情非常迫切。最早源于《左传》中祁奚的故事,用来表达对于人才的极度渴望和尊重。这个成语的近义词包括求贤若渴、珍爱人才、慕才好士等,反义词则是视若无睹、恃才傲物、轻视人才等。文章还介绍了爱才如渴的使用语境和注意事项。
朝奏暮召是什么意思
朝奏暮召是一个成语,拼音为zhāo zòu mù zhào,指早上献上奏章,晚上就被召见或任命,形容被朝廷重用或升迁的速度非常快。典故出自古代官场故事,用来形容人才被重用或升迁迅速。其反义词为久居其位、沉沦下僚等。该成语的正确使用需要根据特定的含义和背景,避免在不当场合或语境下使用。文章还介绍了该成语的出处、字义解析、历史例子等。
觐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汉字“觐”的拼音、部首、笔顺,并详细解析了其含义。觐是指臣民朝见君主或宗教徒朝拜圣地,同时也涉及到该字的古义及其在历史文献中的使用。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与觐相关的词语,如觐见、朝觐等。
5分钟掌握"谥"字正确读音与历史含义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谥号制度
本文介绍了谥的含义,即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根据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文章还详细解释了谥的拼音、部首、笔顺,并举例说明如齐宣王、楚庄王、诸葛亮和岳飞的谥号。此外,谥还可用作动词,表示授与、加封,尤其指死后追封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