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蜀国的诗词

剑门烟雨,锦官花重:历代诗词中的蜀国意象

蜀地,这片被群山环抱的盆地,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一方神奇土地。从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的惊叹,到杜甫”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细腻描绘,蜀国在诗词中呈现出雄奇与温婉并存的双重面貌。这片土地孕育了灿烂的古蜀文明,也见证了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兴衰,更在唐宋时期成为文人避难与创作的沃土。

三国风云:历史记忆中的蜀汉

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代)此诗是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游览武侯祠时所作。诗中”三顾频烦天下计”指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佐刘备、刘禅两代君主。尾联表达了对诸葛亮功业未竟的无限惋惜。

刘禹锡《蜀先主庙》:”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唐代)此诗咏怀蜀汉开国君主刘备。颔联”势分三足鼎”指三国鼎立之势,”业复五铢钱”赞刘备恢复汉室之志。颈联转折,慨叹刘备虽得诸葛亮辅佐,儿子刘禅却未能守业。

李商隐《筹笔驿》:”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唐代)筹笔驿相传是诸葛亮北伐时运筹帷幄之处。诗中”上将挥神笔”指诸葛亮谋划军务,”降王走传车”暗指刘禅降魏被押送洛阳的屈辱结局。尾联表达诗人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感慨。

山水奇观:自然天险的诗歌写照

李白《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唐代)此诗极写蜀道险峻难行,开篇连用三个感叹词,又以”难于上青天”的夸张比喻奠定全诗基调。诗中提到的”蚕丛”、”鱼凫”都是传说中古蜀国的君王。

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宋代)此诗作于陆游从抗金前线调任成都途中。剑门关是蜀道著名险隘,”细雨骑驴”的意象既写实又富有诗意,末句的自问流露出诗人复杂心境。

花重锦官:唐宋文人的蜀中生活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代)此诗写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时期。诗中描绘了春雨润物无声的美妙景象,”花重锦官城”一句,以”重”字传神写出雨后花朵饱含水分的沉甸甸姿态,成为描写成都的千古名句。

杜甫《绝句四首·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代)此诗同样作于成都时期。四句诗构成两幅对仗工整的画卷,既有近景的莺啼鹭飞,又有远景的雪山船只,展现出成都平原开阔秀美的地理特征。

陆游《成都书事》:”剑南山水尽清晖,濯锦江边天下稀。烟柳不遮楼角断,风花时傍马头飞。”(宋代)此诗描写成都的秀丽风光,”濯锦江”即锦江,传说古人于此江中濯锦,色泽分外鲜明,故称。诗中”风花时傍马头飞”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离乱悲歌:战火中的蜀地记忆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唐代)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当时杜甫流寓蜀地。诗中”巴峡”、”巫峡”都是长江三峡段险要处,诗人想象着从蜀地出发,经三峡返回中原的路线。

韦庄《秦妇吟》:”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唐末)此诗虽不专写蜀地,但作者韦庄晚年定居成都,诗中描写的战乱景象,与唐末蜀地经历的动荡相呼应。王建建立的前蜀政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隐逸情怀:文人笔下的蜀中闲适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代)此诗虽写临安,但陆游在蜀中生活期间创作的许多诗作,都表现出类似的隐逸情调。他的《剑南诗稿》中有大量描写蜀地风物和闲居生活的作品。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宋代)苏轼虽非蜀人,但其故乡眉州属蜀地,他的诗词中也常流露出对蜀地的怀念。这首诗表达的漂泊感,与许多流寓蜀地的文人心境相通。

从三国烽烟到唐宋风流,诗词中的蜀国意象不断丰富演变。这片土地既孕育了”沃野千里”的富庶,也见证了”难于上青天”的险阻;既留下了武侯祠前的慨叹,也传唱着锦江春色的诗篇。蜀地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积淀,成为中华诗词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篇章。

描写蜀国的诗词.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历代诗人如何描绘成都之春 10首包含锦城春色的经典诗词赏析

锦城春色入诗来:历代诗人笔下的成都之春成都的春天,是杜甫笔下"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浓墨重彩,是陆游眼中"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的绵长芬芳。这座被诗人宠溺了千年的城市,每到春日便化作一首立体的诗,引得历代文人竞相吟咏。让我们循着墨香,穿越时空长廊,品读那些镌刻在竹简绢帛上的锦城春色。唐代:诗圣与花卿的春日唱和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这首写于乾元二年(759年)的五律,捕捉了成都春雨的灵性。诗人以拟人笔法赋予春雨以知觉,"潜"、"细"二字道出蜀地春雨的温婉,尾联"花重"二字更是

描写金堂的诗词

金堂,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土地,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的吟咏对象。其地理位置独特,景色秀美,历史悠久,吸引了无数诗人前来抒发情感。本文列举了多篇描写金堂的古诗词,并附上诗词原文、作者及解析,展示了金堂的自然美景和文化魅力。从春晓、夜月、游历到烟雨景色、古风古韵、春日胜景等方面,古诗词描绘了金堂的多样面貌。此外,金堂还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古迹遗址、民俗文化和手工艺品等都为金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希望通过这些古诗词,您能领略到金堂的独特魅力,并亲自感受这里的美丽与文化。

关于成都诗词

关于成都诗词(第1篇)关于成都的诗词,自古以来便有众多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创作出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下面,我将为您列举几首经典的成都诗词,并附上其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蜀道难》原文: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唐)李白《蜀道难》解析:《蜀道难》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虽然诗中并非全部描绘成都,但对成都的地理位置及蜀道的艰难险阻有着深入的描写,透露出一种雄浑、磅礴的气势。此诗也成为了后世描绘成都乃至四川地区的重要文学素材。二、《登高》原文:风急

10首描写巴蜀山水的经典诗词 感受李白杜甫笔下的蜀地人文与自然之美

巴蜀诗韵:千年文脉中的山水与人文交响巴蜀之地,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的灵感源泉。这里险峻的剑门关、奔腾的岷江水、幽深的青城山,以及繁华的锦官城,共同构成了一幅壮丽的人文山水画卷。历代诗人用笔墨记录下巴蜀的雄奇与秀美,留下无数传世佳作。李白《蜀道难》(唐)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仙李白以夸张的笔法描绘蜀道之险,蚕丛鱼凫的传说、五丁开山的神话,都被融入这首千古绝唱中。诗中"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的描写,展现了巴蜀山水的险峻奇绝。杜甫《登楼》(唐)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安史之乱后,杜甫流寓成都,在《登楼》中既写出巴蜀山水的壮美,又寄托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历代诗人如何用诗词赞美画圣吴道子的艺术成就

本文介绍了吴道子的诗词及其艺术成就。多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吴道子的绘画技艺和作品的影响力,通过古诗词赞美了吴道子的卓越才华和作品魅力。吴道子的画作与诗词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吴道子对后世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永远留在人们心中,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揭秘生僻字"雒"的正确读音与14笔书写技巧 了解这个汉字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

本文介绍了汉字“雒”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以及其不同的含义。雒可同“洛”姓,也可指一种鸟名,古都邑名和地名。文章还解释了雒在古汉语中的其他用法,如通“骆”、烧之、剔之、刻之等。

历代诗人如何用诗词描绘婴孩世界 关于婴儿的经典诗词赏析

本文提供的内容是关于描写婴儿的诗词的摘要。文章介绍了多首古诗词,这些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婴儿的形象、动作和情感,展现了婴儿的可爱、柔嫩、天真与活泼。同时,文章也探讨了这些古诗词所传达的情感解读、情感体验与心灵触动,让人们感受到婴儿带来的纯净与喜悦,以及对生命的珍惜与感悟。希望这些古诗词能够让人们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蜀字怎么读拼音怎么写 13画笔顺详解与5大历史文化含义解析

蜀是一个朝代名,也是四川的别称。它指的是古代蜀国的地区,包括现今的四川、云南、贵州等地。蜀作为朝代名,曾存在于三国时期和后十国时期,分别为蜀汉和前蜀、后蜀两个时期。蜀也有象形文字的含义,指蛾蝶类的幼虫。文章中详细解析了蜀的各种含义和历史背景。

10首经典登山诗词赏析 关于登山的古诗如何展现文人精神追求

本文介绍了描写爬山的诗词的多个篇章,涵盖了不同作者、朝代和主题的古诗词。这些诗词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山川的壮丽景色和人生的无限可能。阅读这些诗词,不仅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妙与神奇,更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与价值。文章从不同角度介绍了这些古诗词,包括作者的背景、诗歌的主题、诗歌的语言和特点等。这些隐秘的诗篇虽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它们同样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10首经典寒夜诗词赏析 感受古人笔下的冬夜情怀与人生意境

寒夜诗心:那些在凛冽中绽放的永恒意象当北风呼啸,霜重衾寒,古代诗人们却将凛冽寒夜化作笔下永恒的艺术空间。寒夜诗词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个独特而丰富的主题类型,它超越了单纯的气候描写,成为诗人寄托孤怀、砥砺志节、感悟人生的特殊载体。从杜甫的"岁暮阴阳催短景"到陆游的"铁马冰河入梦来",寒夜诗词构建了一个充满张力的审美世界,寒冷与温暖、孤寂与坚守、绝望与希望在其中交织碰撞。唐代诗圣杜甫的《阁夜》堪称寒夜题材的巅峰之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冬,杜甫流寓夔州西阁时。诗人以"阴阳催短景"写冬日昼短夜长,以"霜雪霁寒宵"营造出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