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芥人命:轻视生命的成语解析
读音
cǎo jiè rén mìng
含义
- 草:野草,比喻低贱、无价值的事物。
- 芥:芥菜籽,形容微小、微不足道的东西。
- 人命:人的生命。
整体含义:把人的生命看得像野草和芥菜籽一样轻贱,形容轻视生命,随意残害或漠视他人性命。
典故
- 《史记·酷吏列传》:汉代酷吏张汤、杜周等人执法严酷,视人命如草芥,百姓深受其害。
- 《后汉书·党锢传》:东汉宦官专权,迫害忠良,许多正直之士被无辜杀害,史称“党锢之祸”,反映了统治者草芥人命的行为。
- 《水浒传》:书中描写贪官污吏欺压百姓,如高俅、蔡京等人,视百姓性命如草芥,导致民不聊生。
近义词
- 视如敝屣:把东西看得像破鞋一样不值钱,比喻极度轻视。
- 轻如鸿毛:形容事物极其轻微,常用来比喻生命的无足轻重。
- 滥杀无辜:随意杀害无罪之人,与“草芥人命”含义相近。
反义词
- 人命关天:形容人的生命极其重要,不容忽视。
- 爱民如子:形容统治者或领导者像爱护子女一样爱护百姓。
- 珍视生命:强调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坏人欺负弱小,真是草芥人命!
- 我们不能像坏人那样草芥人命,要善良对待他人。
-
小学高年级:
- 古代有些暴君草芥人命,百姓生活非常痛苦。
- 战争时期,侵略者草芥人命,犯下滔天罪行。
-
初中:
- 某些黑心企业不顾工人安全,简直是草芥人命。
- 历史上许多昏君草芥人命,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
高中及以上:
- 某些极端组织草芥人命,肆意屠杀无辜平民,必须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 在法治社会,任何草芥人命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错误用法
- 误用为“草菅人命”:虽然“草菅人命”也是正确的成语,但“草芥人命”更强调轻视生命,而“草菅”指野草,二者略有区别。
- 用于形容动物:如“他虐待动物,真是草芥人命”,错误,因为“人命”特指人类生命。
- 用于形容物品:如“他随意丢弃书籍,简直是草芥人命”,错误,成语只能用于形容对待生命的态度。
总结:“草芥人命”是一个带有强烈批判色彩的成语,常用于谴责漠视生命的行为,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视如草芥是什么意思
视如草芥的读音视如草芥的拼音为shì rú cǎo jiè。视如草芥的含义"视如草芥"是一个成语,意为将某物或某人视为不值一提,如同地上的杂草和草屑一样微不足道。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对某物或某人的轻视、忽视或漠视的态度。视如草芥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社会,草芥常常被视为无足轻重的东西,人们常常用"视如草芥"来形容对某事或某人的轻视态度。具体典故和出处可能因历史记载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大致意思都是强调对某物或某人的轻视。视如草芥的近义词漠然置之置之度外不屑一顾视若无睹以上成语均与"视如草芥"意思相近,都表达了轻视、忽视或漠视的态度。视如草芥的反义词重视有加珍爱如命视为至宝慎重其
人命关天是什么意思
人命关天是一个形容人的生命极其重要的成语,源于古代中国,强调生命的重要性和尊重。其近义词包括生命攸关、至关重要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理解其含义,不要过分夸张或轻视,注意场合和语境的适当性。该成语在医疗、救援、战争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强调对生命的尊重和重视。
人财两失是什么意思
“人财两失”是一个成语,读音为rén cái liǎng shī,意指人和财物都遭受了损失。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社会事件或故事,常用来形容重大损失的情况。其近义词包括得不偿失、一无所获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滥用、误用场合、与其他成语混淆以及不恰当的搭配等错误用法。文章通过多个例句详细解析了“人财两失”的含义和用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草菅人命
文章介绍了成语“草菅人命”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对生命的轻视和漠视,最早出自《汉书·贾谊传》。文章还强调了历史上一些暴君、酷吏和战乱时期草菅人命行为的普遍性。同时,也指出了在一些黑心工厂、商家和战乱地区草菅人命行为的严重性和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文章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描写不负春光诗词落花
本篇文章主要描写了不负春光诗词中的落花之美。通过五篇内容,详细描述了春天落花的自然景观和深刻含义,以及诗人通过描绘落花来表达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时光的珍惜。同时,强调了不负春光,珍惜当下的重要性。文章通过引用古诗词句,展现出落花的诗意和哲理,让人深刻领悟到生命的力量和美好。最后,呼吁读者珍惜时光,不负春光,让生命之花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关于放生的诗词
关于放生的诗词(第1篇)关于放生的诗词,蕴含着古代文人对生命的尊重与自然和谐的向往。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与“放生”相关的古诗词及其全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一、古诗部分《放鱼》原文:侬家畴水隔重涯,日日空潭羡碧沙。今朝忽得放鱼去,无限恩波逐浪花。作者:宋·郑思肖朝代:宋解析:此诗描述了诗人对放生行为的感慨。诗人通过将鱼放归自然,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自然之美的向往。《放鹤亭》原文:山空鹿过鹿不知,水落鱼行鱼不疑。今日放生多乐事,他时积德广弘基。作者:元·释来复朝代:元解析: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与世无争、回归自然的情感。诗人通过放鹤这一行为,传达出对生命的尊重和自然的敬畏。二、词作部分《渔家傲·放生池
描写爱护植物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篇文章中关于描写爱护植物的诗词的内容。这些诗词涉及王之涣、白居易、苏轼、李煜等著名诗人的作品,以及民间诗词。文章通过解析这些诗词,表达了人类对植物的爱护与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的珍视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些诗词以不同的方式,如描绘自然景象、借物喻人、情感抒发等,传达了深刻的环保理念和人文关怀。文章呼吁人们要珍惜生命、爱护自然,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解析这些诗词,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自然的伟大,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爱护生命和环境,用实际行动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命。
活怎么读?一文掌握活的拼音、部首、笔顺及含义用法
文章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活”字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础信息,并详细解释了其多种含义。包括生存、维持生命、活动、灵活、生动活泼等含义。此外,“活”还可以表示真正、简直的意思,以及工作或劳动的含义。同时,“活”还可以指产品,表示制成品或劳动的成果。总之,“活”具有丰富多变的含义,应用场景广泛。
残暴不仁
“残暴不仁”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án bào bù rén。该成语描述行为凶狠、残忍,缺乏仁慈之心的人。源自《史记·项羽本纪》,形容某些人在战争中表现出的残忍行为。其近义词包括凶狠残暴、冷酷无情等,反义词为仁慈善良、宽厚大度等。使用时应根据语境和语气把握,避免滥用或过度使用。总之,“残暴不仁”形容那些缺乏同情心和仁爱之心的人。
浇花 读后感
读后感合集:《浇花》引发深度思考在阅读了一系列关于《浇花》的读后感后,可以感受到这本书所引发的深度思考。读者们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从中获得了许多启示和感悟。首先,这本书通过农夫与花草之间的故事,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读者们被书中的田园生活所吸引,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世界。他们深刻体会到,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关注身边的每一个生命,用心去感受它们的成长与变化。其次,书中的农夫成为了读者们关注的焦点。他的细心照料、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都让读者们为之动容。他们从中学会了珍惜和尊重生命,意识到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关爱和呵护。此外,书中的花草也让读者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与奇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