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戈入室

操戈入室

读音

cāo gē rù shì

含义

  • :持、拿
  • :古代的一种兵器,泛指武器
  • :进入
  • :房屋、内室

整体含义:拿着武器进入别人的内室,比喻深入对方的领域进行攻击或批判,也指学术或思想上的激烈交锋。

典故

  1. 《后汉书·郑玄传》:东汉经学家郑玄曾拜马融为师,后来学问大成,马融感叹:“郑生今去,吾道东矣!”郑玄的学问甚至超越老师,因此有“操戈入室”之说,形容学生超越老师,甚至反过来挑战老师的学说。
  2. 《论语·先进》:孔子评价子路“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后来引申为学术上的深入探讨,而“操戈入室”则更进一步,带有批判或挑战的意味。

近义词

  1. 反戈一击:比喻掉转矛头,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进攻。
  2. 针锋相对:比喻双方观点或行动尖锐对立。
  3.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对方的观点或方法来反驳对方。

反义词

  1. 退避三舍:主动退让,避免冲突。
  2. 相安无事:彼此和平相处,没有争执。
  3. 和而不同:保持和谐,但允许不同意见存在。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小明和小红争论谁画得更好,最后小红“操戈入室”,指出小明的画有错误。(注:此处为比喻用法,适合低年级理解)
  2. 小学高年级:在辩论赛上,小华“操戈入室”,用对方的数据反驳了他们的观点。
  3. 初中:这位学者“操戈入室”,直接挑战了传统理论的漏洞。
  4. 高中:他的论文“操戈入室”,对权威学说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5. 大学及以上:在学术研讨会上,这位年轻教授“操戈入室”,用实证研究推翻了前人的结论。
    (其他例句可根据具体场景补充)

错误用法

  1. 误用于普通争吵

    • ❌ 妈妈和爸爸因为家务吵架,妈妈“操戈入室”。(错误:家庭琐事不适用此成语)
    • ✅ 应改为“妈妈和爸爸争论不休”。
  2. 误用于单纯的学习

    • ❌ 小张努力学习,终于“操戈入室”,考了满分。(错误:成语不用于描述学习进步)
    • ✅ 应改为“小张努力学习,终于取得了好成绩”。
  3. 误用于合作场景

    • ❌ 团队合作时,大家“操戈入室”,共同完成了项目。(错误:成语带有对抗性,不适用于合作)
    • ✅ 应改为“团队齐心协力,完成了项目”。

总结:“操戈入室”多用于学术、思想或激烈辩论的场景,不宜用于日常琐事或普通冲突。

你可能感兴趣

垂帘听政是什么意思

垂帘听政是一个源于中国古代皇宫制度的成语,读音为chuí lián tīng zhèng。其含义指古代女皇或太后在幕后听取政事,参与决策。典故源于女性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政治参与。垂帘听政的近义词包括幕后执政、女皇掌权等,反义词为男权统治。文章还提供了垂帘听政的错误用法示例,需注意其历史背景和特定含义,避免误用。该成语在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女性垂帘听政的事例,对当时的社会和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不看僧面看佛面

“不看僧面看佛面”是一个汉语成语,意为在处理问题时需考虑对方的身份、地位及长远利益,而非仅看重表面或个人情感。其源于古代佛教文化,强调宽容和理性态度。该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其近义词包括“顾全大局”、“通情达理”等,反义词则强调只看重个人利益或表面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争执、工作或家庭矛盾等情境中,应用此成语来表达应以大局为重,考虑长远利益。但需注意,该成语不适用于个人恩怨处理及只看表面现象的情况,也不应与消极情绪的词语搭配使用。

不依不饶

不依不饶是一个形容词短语,读音为"bù yī bù ráo",意指坚持、纠缠、不放弃、不妥协的态度或行为。该成语典故并不明确,但从字义上可推测其形容人们在争执或冲突中坚持己见、不肯退让的态度。近义词包括喋喋不休、固执己见等,反义词则为知难而退、顺从妥协等。使用不依不饶时需注意语境和语气的把握,避免给人留下负面印象。例句展示了不同情境下不依不饶的使用方式。

别鹤孤鸾

“别鹤孤鸾”是一个成语,源于古代比喻,用来形容夫妻、伴侣或亲人因某种原因分离,孤独无依的情景。其典故源于仙鹤和凤凰的神话传说。该成语可用于描述夫妻或情侣因各种原因而分离的情景,也可出现在历史故事中,形容人们失去亲人或伴侣的孤独和无助。其近义词有“形单影只”等,反义词有“比翼双飞”等。使用此成语时,需要注意其情感色彩,避免用于不恰当的场合或与不相关的主题混用。

不识大体

不识大体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shí dà tǐ,意指对重要事情缺乏认识和判断能力,不能从大局出发看待问题。该成语来源于古代文献记载,如《史记》中项羽的事迹。不识大体的人常被形容为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整体利益。其反义词包括深谋远虑、顾全大局等。在使用时,应避免轻描淡写地评价小事、无端指责他人以及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等错误用法。例句展示了不识大体的人在行为决策上的表现。

《迟到大王》读后感:时间观念的趣味课堂

好的,以下是20篇小学一年级《迟到大王》读后感的范文,每篇都按照要求分为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简短且贴近孩子视角:1. 今天我读了《迟到大王》的故事。主角约翰总是迟到,闹出好多笑话。 我最喜欢他追着闹钟跑的片段,像动画片一样好玩! 以后我要早睡早起,不能学约翰迟到啦! 2. 《迟到大王》里的约翰因为赖床,上学路上遇到好多麻烦。 他穿反裤子、忘带书包的样子让我哈哈大笑。 妈妈说我也有点像他,明天开始我要自己定闹钟! 3. 约翰是《迟到大王》里总迟到的小朋友。 他为了赶时间边跑边吃早餐,结果面包掉了,好可惜! 我要好好吃早饭,不能像他那样慌慌张张。 4. 我看了《迟到大

避人耳目

避人耳目的读音为bì rén ěr mù,意味着避免被他人察觉或注意到。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隐藏或掩饰自己的行动或意图。其出自古代典籍或历史故事,具体典故并不明确。避人耳目的近义词有隐秘行动、暗中行事等,反义词有昭然若揭、显露无遗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语境和表达方式,避免错误用法。

唇焦口燥是什么意思

唇焦口燥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ún jiāo kǒu zào,用来形容人口干舌燥、极度干燥不适的状态。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长时间说话、高声喊叫、极度劳累或处于干燥环境中导致的口干舌燥情况。其典故不明确,但可能源于日常对口干舌燥的描述。近义词包括口干舌燥、唇干口焦等,反义词包括唇润口爽等。文章还提到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示例。

饱以老拳

“饱以老拳”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ǎo yǐ lǎo quán,意思是用拳头猛击对方,表示强烈的不满或愤怒。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武术文化,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对另一个人进行猛烈的攻击或惩罚。它的近义词包括拳打脚踢、猛烈抨击等,反义词则包括和颜悦色、温文尔雅等。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和情境进行选择和运用,避免过度使用或滥用。

步人后尘

步人后尘是一个成语,形容没有自己的主见或创新,只是模仿或重复别人的行为。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尘土比喻过去的足迹。近义词包括亦步亦趋、随波逐流等,反义词则是独辟蹊径等。使用时应避免错误地用于正面行为的描述,不要与其他相近词语混淆使用,且避免过度使用导致句子啰嗦。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