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墨之薮

才墨之薮

读音

cái mò zhī sǒu

含义

  • :才华、才能。
  • :文墨、学问。
  • :助词,相当于“的”。
  • :原指水草茂密的沼泽,引申为聚集之地。

整体含义:指文人、才子聚集的地方,比喻文化繁荣、人才辈出的环境。

典故

  1. 《后汉书·文苑传》:东汉时期,洛阳作为文化中心,汇聚众多文人雅士,被称为“才墨之薮”。
  2. 《晋书·王羲之传》:东晋时期,会稽(今绍兴)因王羲之、谢安等名士云集,被誉为“才墨之薮”。
  3. 唐代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描绘的正是文人雅士聚集的盛况,类似“才墨之薮”。

近义词

  1. 文人荟萃:形容文人聚集的地方。
  2. 群贤毕至:指众多贤能之士齐聚一堂。
  3. 文化渊薮:比喻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4. 翰墨之林:指文人聚集的场所。

反义词

  1. 荒蛮之地:指文化落后、人才匮乏的地方。
  2. 不毛之地:比喻缺乏文化氛围的环境。
  3. 文盲之乡:形容文化水平极低的地区。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我们学校的图书馆真是“才墨之薮”,每天都有很多同学来看书。
    • 这个书店里有很多作家签名书,简直是“才墨之薮”。
  2. 小学高年级

    • 北京大学的校园里学者云集,不愧是“才墨之薮”。
    • 古代长安城是“才墨之薮”,吸引了无数诗人前来。
  3. 初中

    • 宋代汴京(今开封)作为“才墨之薮”,孕育了苏轼、欧阳修等文豪。
    • 苏州园林不仅是风景胜地,也曾是“才墨之薮”,文人雅士常在此吟诗作画。
  4. 高中

    • 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堪称“才墨之薮”,科举状元多出于此。
    • 鲁迅先生笔下的“未名社”虽小,却也是当时的“才墨之薮”。
  5. 大学及以上

    • 哈佛大学作为世界顶尖学府,堪称现代“才墨之薮”。
    • 唐代的“曲江宴”是“才墨之薮”的典型代表,新科进士在此赋诗饮酒。

错误用法

  1. 形容物质丰富的地方

    • ❌ 这个超市商品琳琅满目,真是“才墨之薮”。(错误:应形容文化人才聚集,而非商品。)
    • ❌ 科技园区里企业众多,是“才墨之薮”。(错误:应指文人聚集,而非商业或科技。)
  2. 用于贬义场合

    • ❌ 这个论坛里全是灌水帖,根本不是“才墨之薮”。(错误:成语本身为褒义,不可用于贬低。)
  3. 混淆“薮”与“数”

    • ❌ 这里是“才墨之数”。(错误:应为“薮”,指聚集地,而非数量。)
  4. 用于非文化领域

    • ❌ 这个健身房肌肉男很多,简直是“才墨之薮”。(错误:成语仅适用于文化、学术领域。)
  5. 误作“才墨之林”

    • ❌ 文人雅士常聚于此,可谓“才墨之林”。(错误:虽意思相近,但成语固定为“才墨之薮”。)

你可能感兴趣

探寻古诗词中的胡琴意象 关于胡琴的10首经典诗词赏析

本文介绍了描写胡琴的古诗词及其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胡琴作为一种外来乐器,在中国文化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接受,成为了文人墨客表达情感、抒发情怀的重要工具。文章选取了五篇描写胡琴的诗词内容,并对其进行了摘要描述。这些诗词展现了胡琴的美妙音色和演奏方式,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音乐文化的认识和情感表达方式。胡琴的艺术魅力体现在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方式上,能够引发人们的共鸣和情感共鸣。通过欣赏和学习这些古诗词,可以领略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历代咏沉香诗词赏析 探寻中国香道文化中的文人精神寄托

香魂诗魄:历代咏沉香诗词的文化解码沉香,这一缕穿越千年的幽香,不仅是中国香道文化的核心载体,更在文人墨客笔下化作独特的审美意象。本文辑录历代咏沉香诗词佳作,揭示这一特殊香木如何成为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唐代:宫廷贵气的沉香记忆李峤《床》诗云:"玳瑁千金起,琉璃七宝扉。蕙香薰罗荐,弦润瑟琴徽。鱼肠且断切,马乳夜光肥。别有沉香火,双烟一气微。"此诗展现了唐代贵族生活中沉香用于熏香的奢华场景,"双烟一气微"的描写精准捕捉了沉香烟气缠绵的特质。宋代:文人雅士的心灵映照黄庭坚《惠江南帐中香》写道:"百炼香螺沉水,宝薰近出江南。一穟黄云绕几,深禅想对同参。"诗中"香螺沉水"指优质沉香入水即沉的特性,"黄云绕

探寻千年檀香文化 解读古诗词中的檀香意象与意境

本文介绍了描写檀香的古诗词及其解析,展现了檀香在古诗词中的独特韵味和深邃意境。文章通过多个朝代和作者的诗词,描绘了檀香在画梁、新丰酒、乌啼柳绿、夜景等场景中的应用,表达了深深的怀念之情、思念之意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文章也探讨了檀香在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展现了文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通过品味这些优美的诗词,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世界,领略到檀香带给我们的深深情怀和美好向往。

古诗词中的家宴情怀 探寻10首描写团圆饭的经典诗句

本文介绍了家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赏析五篇描写家宴的古诗词,感受了家宴的温馨与欢乐。这些古诗词以生动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描绘了家人围坐一堂、共庆佳节的场景,展现了家宴中的传统与情感。文章指出,家宴不仅是家人情感的交流,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之一。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家庭的重要性,抽出时间与家人共度家宴,感受家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历代咏箫诗词赏析 洞箫声里的离愁隐逸与文化传承

本文主要描述了洞箫在古代诗词中的描写及其艺术魅力。通过列举多首包含洞箫元素的古诗词,展示了洞箫之声如何与诗人的情感相融合,营造出深沉、幽婉的艺术氛围。洞箫作为古代文人墨客钟爱的乐器之一,其独特的音韵和深邃的内涵为诗篇增添了无尽的情感与艺术魅力。诗人们通过洞箫之音,表达了对美景的赞美、对故人的思念、怀古之情等多种情感。这些古诗词不仅展示了洞箫的美妙之处,更展现了诗人们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的表达。洞箫之音成为了连接古今的桥梁,让我们在欣赏古诗词时也能感受到那悠扬的音韵和深邃的情感。

探寻杜仲诗词之美 10首描写杜仲的古典诗词赏析

本文介绍了描写杜仲的古诗词及其文化内涵。这些古诗词赞美了杜仲的高大、药用价值、美丽与珍贵,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与尊重。杜仲作为草药和树木,在古代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描写与象征意义,其形象被诗人们融入作品中,形成了独特的诗意世界。通过赏析这些古诗词,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文学中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之情,同时感受到杜仲作为文化和智慧的象征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10首关于焚香的经典古诗词 感受千年雅致生活与文人情怀

本文介绍了多首关于焚香的诗词,描绘了焚香所带来的宁静、神秘、超脱尘世的感觉。文章分析了焚香在诗词中的艺术价值,以及诗人通过焚香表达情感和心境的方式。文章还探讨了焚香与诗意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焚香在诗词创作中的重要灵感来源。最后,呼吁珍惜焚香这一传统仪式,欣赏以焚香为题材的诗篇,让心灵得到更深层次的滋养。

描写金溪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篇描写金溪的诗词及其解析,展现了金溪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描绘了金溪的美丽风光,包括晨光初照、夜泊金溪、金溪山水、夜景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这些诗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是了解金溪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希望通过这些诗词,激发更多人对金溪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并亲自感受其独特魅力。

描写隐居的诗词

本文提供了五篇关于描写隐居的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通过描绘自然风光、隐居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等方面,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内涵。在阅读这些描写隐居的诗词时,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对生命的珍视,同时也能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找到心灵的寄托和慰藉。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隐居的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描绘了自然风光、隐居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这些诗词具有文学价值,并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阅读这些诗词,我们能感受到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在隐居生活中找到的内心平静和自由。这

古诗词中的丹药意象解析 探寻10首关于长生与修道的经典诗词

这篇文章主要摘要了关于描写丹药的诗词的文章内容。文章从多个角度介绍了古代诗词中丹药的描绘,包括其象征意义、情感表达、文化内涵以及人们对长生不老、修炼得道的渴望等。文章指出,丹药在古诗词中不仅是道家修炼的灵药和医家珍视的药材,更是古人情感和追求的寄托,反映了古人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探索与思考。通过欣赏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思考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同时,文章也提醒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元素,以现代的知识来解读和评价它们。总之,这篇文章带我们领略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感受了丹药在古诗词中的神秘与诗意。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