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广妨身

才广妨身:才华横溢却可能招致祸患的警示

读音

cái guǎng fáng shēn

含义

  • :才能、才华
  • 广:广泛、广大
  • :妨碍、损害
  • :自身、个人

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才华过于广泛反而会损害自身”,深层含义是指一个人如果才华过于出众或锋芒毕露,反而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或灾祸。它既是对才华横溢者的警示,也是对处世之道的深刻揭示。

典故

1. 杨修之死

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位才华横溢的谋士杨修。他聪明过人,能轻易猜透曹操的心思。一次,曹操在门上写了个”活”字,杨修立即命人将门改窄,因为”门”中加”活”就是”阔”字,曹操嫌门太宽。后来曹操以”鸡肋”为夜间口令,杨修又猜出曹操有退兵之意,便提前收拾行装。最终,曹操以”扰乱军心”为由处死了杨修。杨修的悲剧正是”才广妨身”的典型例证。

2. 韩非之死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才华横溢,著作等身。他的同学李斯嫉妒其才能,向秦王嬴政进谗言,导致韩非被囚禁并最终被迫服毒自杀。韩非的遭遇再次印证了”才高遭忌”的道理。

3. 苏轼的仕途

宋代大文豪苏轼才华横溢,却因”乌台诗案”险些丧命,一生多次被贬。他的弟弟苏辙曾劝他”藏拙”,但苏轼天性率真,终因才华外露而屡遭打击,这也是”才广妨身”的体现。

近义词

  1. 树大招风:比喻人名声大或地位高容易招致嫉妒和攻击。
  2. 锋芒毕露:形容人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骄傲自负,好表现自己。
  3.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比喻才能或品行出众的人,容易受到嫉妒和指责。
  4. 怀璧其罪:原指因藏有美玉而招致祸患,后比喻因有才能而遭人嫉妒陷害。
  5. 枪打出头鸟:比喻首先打击或攻击表现突出的人。

反义词

  1. 大智若愚:指才智极高的人不露锋芒,表面看起来好像很愚笨。
  2. 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3. 深藏不露:形容人有知识才能但不轻易表现出来。
  4. 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虚心,心胸像山谷一样深广。
  5. 藏器待时:比喻怀才以等待施展的时机。

例句

小学阶段例句

  1. 小明考试总是第一名,但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玩,真是才广妨身啊。
  2. 老师告诉小华:”虽然你画画很好,但不要总是炫耀,免得才广妨身。”
  3. 小丽唱歌特别好,但她在合唱团里从不抢风头,因为她知道才广妨身的道理。
  4. 爸爸说:”你数学竞赛得了奖是好事,但在班上不要太骄傲,记住才广妨身。”
  5. 小刚因为太聪明,经常纠正老师的错误,结果同学们都不喜欢他,这就是才广妨身。

初中阶段例句

  1. 张同学文采斐然,但因经常在作文课上让老师难堪,反而遭到排挤,这正应了才广妨身的老话。
  2. 在团队项目中,李明明明可以独自完成所有工作,但他选择让每个人都有参与感,避免了才广妨身的情况。
  3. 历史课上,老师讲到杨修因太过聪明而被曹操处死,这就是典型的才广妨身案例。
  4. 王芳在班级里成绩优异,但她总是谦虚待人,因为她明白才广妨身的道理。
  5. 篮球比赛中,队长虽然技术最好,但他注重团队配合,不会才广妨身。

高中阶段例句

  1. 在职场中,小张能力出众却屡遭排挤,才广妨身的古训在他身上得到了验证。
  2. 苏轼的仕途坎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不懂得收敛才华,终至才广妨身。
  3.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但也要谨记才广妨身的教训,学会适时藏拙。
  4. 这位科学家研究成果丰硕,却因同行的嫉妒而难以获得应有的荣誉,真是才广妨身。
  5. 在团队合作中,即使你能力超群,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才广妨身的局面。

大学及以上阶段例句

  1. 纵观历史,多少才子因锋芒太露而招致祸患,才广妨身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2. 在官场文化中,”中庸之道”往往比锋芒毕露更能长久,这正是对才广妨身的规避。
  3. 这位年轻教授学术造诣极高,但因不谙处世之道而处处碰壁,可谓才广妨身的现代案例。
  4. 企业高管需要平衡展现能力与保持低调的关系,过度张扬可能导致才广妨身。
  5. 在跨文化交际中,即使你语言能力超群,也要注意场合和方式,防止才广妨身的文化冲突。

错误用法

  1. 误用于纯粹的能力不足
    错误示例:”小张工作总出错,真是才广妨身。”
    解析:这里小张是能力不足,而非才华过高导致问题,用词不当。
  2. 与谦虚过度混淆
    错误示例:”李教授从不发表自己的观点,深谙才广妨身之道。”
    解析:过度谦虚退缩不是才广妨身的本意,成语强调的是才华外露带来的问题。
  3. 用于客观条件限制
    错误示例:”这台电脑性能太好,反而运行不了老软件,真是才广妨身。”
    解析:用于物品且是客观兼容性问题,不适用这个关于人际关系的成语。
  4. 与”大材小用”混淆
    错误示例:”博士去当收银员,这就是才广妨身。”
    解析:这是人才使用不当,而非才华带来的负面影响。
  5. 用于赞美才华
    错误示例:”王总的才广妨身让我们公司受益匪浅。”
    解析:成语本身带有警示意味,不应用于纯粹赞美才华的情况。
  6. 与”聪明反被聪明误”完全等同
    错误示例:”他算计太多最终害了自己,这就是才广妨身。”
    解析:虽然意思相近,但”才广妨身”更强调才华本身带来的问题,而非聪明导致的错误判断。
  7. 用于非人类主体
    错误示例:”这款手机功能太多反而不好用,真是才广妨身。”
    解析:成语专指人类才华带来的问题,不能用于物品。

通过了解”才广妨身”这一成语,我们不仅能丰富语言表达,更能从中汲取处世智慧。才华是上天赐予的礼物,但如何运用这份礼物,需要我们在展现与收敛之间找到平衡点。

你可能感兴趣

才气无双是什么意思 揭秘这个成语的5大典故用法与30个实用例句

才气无双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cái qì wú shuāng,用于形容某人在文学、艺术等领域具有非凡的才华和成就,独一无二,没有可以比肩的人。该成语源于古代文学作品中对才华横溢之人的赞美。才气无双的近义词有才华出众、出类拔萃等,反义词为平庸无能、才疏学浅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不当场合使用、滥用词语以及与其他词语混淆。李白等历史名人和现实生活中的才华横溢之人都可以用才气无双来形容。

才貌兼全是什么意思 解析才华与美貌并重的3个典故和正确用法

才貌兼全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ái mào jiān quán,意指既有才华又有美貌,形容人内外兼修。该成语并无特定典故,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来赞美才子佳人。其近义词包括才貌双全、文质彬彬等,反义词有丑态百出、才疏学浅等。使用才貌兼全时需注意恰当场合,避免误用或滥用。文章通过解释才貌兼全的含义、用法及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上根大器是什么意思

上根大器的读音为shàng gēn dà qì。这个成语用于形容天资聪慧、才能出众的人,具有非常高的智慧和潜力,能够成就非凡的事业。其典故源于古代对于人才的高度评价和赞美。上根大器的近义词包括天才横溢、聪明绝顶、才华横溢等,反义词有才疏学浅、笨头笨脑、平庸无能等。在运用上根大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滥用或误用,要根据具体情境和语境进行判断,避免使用过于绝对或夸张的词语。该成语常被用于赞扬在学业、音乐、科技等领域表现出色的人才。

文章憎命是什么意思

文章憎命的读音读音:wén zhāng zēng mìng文章憎命的含义"文章憎命"是一个成语,意为才思横溢的人往往命运多舛,遭遇诸多不幸和挫折。其中,“文章”指才学、文才,“憎”意为讨厌、憎恶,“命”则指命运、天命。整体上,这个成语表达了有才华的人往往命运多难,其才情反而会招来不幸的观念。文章憎命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文人墨客的命运多舛,他们虽然才情出众,但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如政治斗争、社会环境等)而命运坎坷。例如,古代文人常因政治上的失意或生活上的困顿而感叹“文章憎命”,表达自己虽有才情却无法得到施展的苦闷。典故出处一据《颜氏家训·勉学》记载,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看到当时文人学士虽然才

才占八斗是什么意思

“才占八斗”是一个形容人才华出众、学识渊博的成语。其源于南北朝时期,用来形容人的才华和学识如同八斗之才般丰富和卓越。该成语的拼音为cái zhàn bā dǒu,广泛被使用在文学、艺术、学术等领域。其近义词包括才华横溢、博学多才、才华出众等,反义词为才疏学浅、平庸无奇、庸碌之辈等。在日常使用中要避免用词不当、滥用成语和搭配不当的错误。例句如“他是一位才占八斗的文学家”。

才多识寡

“才多识寡”的读音为cái duō shí guǎ,出自《汉书·东方朔传》,形容人虽有才学而见识较少。其含义在现代汉语中常用来描述才华横溢但知识面相对较窄的人。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博学多才、才华横溢、见闻广博等,反义词为见多识广、学富五车、博古通今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用为贬义、滥用以及与反义词混淆使用等错误用法。文章提供了关于这个成语的详细解释和示例。

惊才风逸是什么意思

惊才风逸是一个用于形容人极度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成语。其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用以描绘才子佳人风采。该成语的典故出处并不唯一,但常见于《世说新语》等文学作品及诗词歌赋中。其近义词如才貌双全、才华横溢等,反义词则为才疏学浅、平庸无奇等。使用时应避免不当场合和错误语境,需注意搭配和语义清晰。该成语常用于形容文学、艺术、演讲等领域的杰出人才。

才高行厚

才高行厚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ái gāo xíng hòu,指一个人的才能出众、品德高尚、德才兼备。源于古代儒家思想,是对品德高尚、才能卓越之人的赞美。含义中,“才高”指才华出众,“行厚”指品行端正、道德修养深厚。该成语的典故和出处较为广泛,具体可参考古代文献和历史故事。近义词有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等,反义词有才疏学浅、德薄能鲜等。使用时应根据语境和对象,避免错误使用。才高行厚的人在才能和品德上都十分出众,常受到他人的尊敬和爱戴。

文章盖世是什么意思

文章盖世的读音文章盖世的拼音是:wén zhāng gài shì。文章盖世的含义“文章盖世”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文章才华出众,技艺高超,无人能及。其中,“文章”指的是文学创作,包括诗、词、散文等;“盖世”则表示超越众人,独领风骚。文章盖世的典故“文章盖世”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文学创作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许多文人墨客都致力于创作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有些人的作品才华横溢,技艺高超,被人们赞誉为“文章盖世”。这些人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成就,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作就被誉为“文章盖世”,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广为传颂,还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

千里之足是什么意思

千里之足是一个成语,读音为qiān lǐ zhī zú。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才华出众,能力非凡,能够胜任重要任务或具有远大前程。其典故源自古代中国的马文化,表示马的速度和力量。这个成语包括多个典故,如古代赛马故事和名人典故。近义词包括出类拔萃、才华横溢等,反义词有平庸无能、碌碌无为等。使用千里之足时需注意场合、对象和语境,避免滥用或误用。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