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而信

不言而信

读音

bù yán ér xìn

含义

  • :否定词,表示“没有”。
  • :说话,表达。
  • :连词,表示转折或承接。
  • :信任,相信。

整体含义:不需要用言语表达,就能让人信服或信任。形容一个人的品德、行为或威望极高,无需多言就能赢得他人的信赖。

典故

  1. 《论语·阳货》

    • 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 意思是:天不说话,但四季运行、万物生长,人们依然敬畏它。比喻高尚的人无需多言,自然能让人信服。
  2. 《庄子·德充符》

    • 庄子提到“不言而信”的人,认为真正的德行不在于言辞,而在于内在的修养和行动。
  3. 《史记·商君列传》

    • 商鞅变法时,曾立木为信,承诺搬木者赏金。起初无人相信,但后来兑现承诺,百姓因此信任法令。虽非直接“不言”,但体现了行动比言语更能赢得信任。

近义词

  1.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声望很高,无需多言就能让人敬重。
  2. 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一样,因此容易赢得信任。
  3. 一诺千金:承诺极有分量,无需反复强调就能让人信服。
  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无需自夸,自然会吸引他人追随。

反义词

  1. 言而无信:说话不算数,失去他人信任。
  2. 口蜜腹剑:嘴上说得好听,内心阴险,无法让人真正信服。
  3. 徒托空言:只说空话,没有实际行动,难以取信于人。
  4. 信口开河:随意乱说,缺乏可信度。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老师从不批评我们,但她的话我们都听,真是“不言而信”。
  2. 小学高年级:班长平时话不多,但大家都愿意听他的,这就是“不言而信”吧!
  3. 初中:他的正直和善良让他在同学中“不言而信”,无需解释就能获得支持。
  4. 高中:真正的领袖往往“不言而信”,靠行动而非口号赢得追随者。
  5. 大学:在学术界,某些学者的严谨态度使其“不言而信”,论文无需自夸也能被认可。
  6. 职场:这位领导从不空谈,但员工都信任他的决策,体现了“不言而信”的魅力。
  7. 历史人物: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虽未出山,但其才华已“不言而信”,刘备三顾茅庐便是证明。
  8. 家庭教育:父母若以身作则,孩子自然会“不言而信”,无需反复说教。
  9. 社会现象:某些公益组织默默行善多年,逐渐“不言而信”,吸引了大量志愿者。
  10. 国际关系:中国通过实际行动援助他国,逐渐在国际上树立了“不言而信”的形象。

错误用法

  1. 用于贬义

    • ❌ “他骗人从不说话,真是不言而信。”(错误:成语本身是褒义,不能形容欺骗行为。)
  2. 与“沉默寡言”混淆

    • ❌ “他不爱说话,所以大家觉得他不言而信。”(错误:沉默寡言只是性格特点,未必能让人信服。)
  3. 过度强调“不说话”

    • ❌ “他整天闭口不言,果然不言而信。”(错误:成语强调“无需言语也能信任”,而非单纯不说话。)
  4. 用于短期行为

    • ❌ “他今天没解释,但大家相信他,真是不言而信。”(错误:成语通常形容长期积累的信任,而非一时情况。)

总结:“不言而信”强调通过品德、行动或长期积累的威望赢得信任,而非单纯的不说话。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感情色彩。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赞美别人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首赞美他人的古诗词,包括《诗经·国风·周南·汉广》、《赠从弟》、《七绝·赠友人》等。这些诗词以景起兴或直接赞美人物品行与才貌,体现了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赞美之情。文章还对这些诗词进行了详细解析,展示了诗人对他人美好品质的崇高敬意。这些赞美他人的古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对人性之美的颂扬,传达了人们对美好品质的向往与敬仰。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是什么意思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的读音拼音:táo lǐ wú yán,xià zì chéng qī。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的含义“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是一个形容人的行为或事物的影响力自然而然地产生效果的成语。它的字面意思是桃树和李树虽然不说话,但它们的果实和花朵却能吸引人们前来,从而在树下形成了一条小路。这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不需要言语表达,就能通过自己的行为和影响力感动他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的典故这个成语出自于《史记·李将军列传》。故事中描述了李广将军的品德高尚,他虽然不善言辞,但他的行为和影响力却深深地影响了周围的人。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人们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形容他的高尚品德

商鞅立木 读后感

商鞅立木 读后感(第1篇)商鞅立木 读后感初次接触到“商鞅立木”这个故事,我感受到的是古代智者们的决心与毅力。这个故事作为历史的缩影,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商鞅为了推行新法,展现其信用的壮举。此书讲述的核心事件是商鞅在秦国的一次重大变革中所采取的行动。他通过立木赏金的方式,成功地让人们看到了他推行的法令的决心和信用,为后续的改革铺平了道路。故事背景是战国时期的秦国,主要人物有商鞅、秦孝公以及民众。而核心情节就是立木的过程和结果。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商鞅的智慧和勇气。他不仅有着高瞻远瞩的眼光,更有着坚定的决心和果敢的行动。立木这一举动,虽然看似简单,但却蕴含着深远的含义。它不仅展示了商鞅的

道高德重是什么意思

道高德重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o gāo dé zhòng,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道德方面达到崇高境界,拥有卓越的品德和道德威望。该成语由“道”和“德”两个常见词汇与“高”和“重”的形容组合而成。其含义源于古代文献和历史故事,常用来形容品德高尚、声望卓著的人。道高德重的近义词包括德高望重、品学兼优等,反义词则是道德败坏、行为不端等。在使用道高德重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不可用于形容品德恶劣的人,要结合具体语境使用。该成语在表达赞美和敬意时非常恰当。文章中有多个例子展示了道高德重在句子中的应用。

讷言敏行是什么意思

讷言敏行是一个成语,意为说话谨慎、行动敏捷。该成语源于古代典籍和故事,常用于形容人言语不多但行动迅速,做事不拖沓,言出必行,言行一致。其近义词包括慎言敏行、言行一致等,反义词有口若悬河、言行相悖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或滥用,要仔细区分其含义和用法,以确保表达的准确性和恰当性。

靠谱 读后感

《靠谱》读后感我读了《靠谱》这本书后,深受启发。这本书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人物塑造,探讨了“靠谱”这一主题的深刻内涵。书中通过多个小故事,展示了主人公在追求“靠谱”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挑战和成长。这些故事让我深刻理解了“靠谱”不仅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表现。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受触动。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活,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命运。主人公的经历让我看到了从漫不经心到认真负责、言出必行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让他自己受益匪浅,也赢得了周围人的尊重和信任。这本书的主题思想是“靠谱”,即做事有始有终、言出必行,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态度。这种态度在工作和生活中都非常重要。那些靠谱的

天之僯民是什么意思

天之僯民的读音天之僯民的拼音是:tiān zhī jiàn mín。天之僯民的含义“天之僯民”是一个成语,其中“天之”表示至高无上的、神圣的,而“僯民”则表示庄重、威严的民众。因此,“天之僯民”的含义是指那些被认为具有崇高地位、庄重威严的民众,通常用来形容品德高尚、威望卓著的人物或群体。天之僯民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的传说和历史事件。在古代,天子被视为天命所归的统治者,其统治下的民众也被视为天之僯民。此外,在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中,也有一些人物因其卓越的品德和功绩而被誉为天之僯民。这些典故和历史事件都成为了该成语的出处和背景。天之僯民的近义词天子威仪神圣庄严尊贵显赫崇高威严天之僯民的反义

才望高雅是什么意思 3分钟掌握这个成语的典故用法与10个例句

才望高雅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才情出众、声望显赫且气质高雅。其含义包括才华、声望、出众和文雅。该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其近义词包括才华横溢、声名显赫等,反义词为平庸无能、粗俗浅薄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随意用于形容不具才华或声望的人,或在不适当时机使用该成语。例句展示了才望高雅在描述人物特质和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被褐怀玉

被褐怀玉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为穿着粗布衣服却怀有美玉,用来形容人外表朴实但内心具有高尚品德或才华。典故源于古代隐士的故事。该成语强调了内在美的重要性,近义词包括怀才不露、韬光隐晦、藏器待时,反义词为虚有其表、炫耀于外、浅尝辄止。使用时应避免在描述外表华丽炫耀的人时使用,并避免与其他成语混淆。

言不及行是什么意思

言不及行的读音读音:yán bù jí xíng标注拼音:yán/二声 bù/四声 jí/二声 xíng/二声言不及行的含义“言不及行”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说话不能代替行动。它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意味着只有言语而无实际行动是远远不够的。这个成语提醒人们,在处理事情时,不仅要说得好,更要行动得实。言不及行的典故此成语典出先秦时期,在《韩非子·难言》等古籍中有所记载。在古代的某些文化背景下,人们常常重视言论而非实际行动,此成语的提出,正是为了强调实践行动的重要性。此外,还有传说故事或历史事件与该成语相关联,但具体细节因历史久远而难以考证。言不及行的近义词空言无补纸上谈兵言过其实言而无信以上这些词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