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而谕
读音
bù yán ér yù
含义
“不言而谕”由四个字组成:
- 不:否定词,表示“没有”或“不需要”。
- 言:说话、表达。
- 而:连词,表示顺承关系。
- 谕:明白、知晓。
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需要用言语说明,就能让人明白,形容事情或道理非常明显,无需解释。
典故
-
《庄子·天道》
- 庄子在论述“大道至简”时提到:“不言而信,不言而喻。”意思是真正的道理不需要反复解释,自然能让人信服。
-
《后汉书·张衡传》
- 张衡在解释天文现象时曾说:“天道不言而谕。”意指自然规律无需言语,人们也能理解。
-
《论语·阳货》
- 孔子曾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虽然没有直接使用“不言而谕”,但表达了类似的思想——自然规律无需言说,却能让万物遵循。
近义词
- 显而易见:事情非常明显,一眼就能看清。
- 不言自明:不需要解释,自然能明白。
- 心照不宣:双方心里明白,但不说出来。
- 一目了然:一看就完全清楚。
反义词
- 百思不解:反复思考也无法理解。
- 莫名其妙:事情奇怪,难以理解。
- 晦涩难懂:语言或道理深奥,不易明白。
- 费尽口舌:需要反复解释才能让人明白。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妈妈的眼神不言而谕,我立刻放下玩具去写作业。
- 老师指了指黑板,同学们不言而谕地安静下来。
-
小学高年级:
- 他的成绩单不言而谕地说明了他最近的努力。
- 看到满地的垃圾,环保的重要性不言而谕。
-
初中:
- 历史书上那些战争的惨烈画面,不言而谕地告诫人们和平的可贵。
- 他的沉默不言而谕地表达了他的不满。
-
高中:
- 科学实验的数据不言而谕地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 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不言而谕,需要政策调整。
-
大学及以上:
-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不言而谕,各国必须采取行动。
- 他的学术成就之高,不言而谕地奠定了他在学界的地位。
错误用法
-
用于需要解释的复杂概念
- ❌ 这个数学定理很深奥,但不言而谕。(错误,因为深奥的内容需要解释。)
-
用于主观感受
- ❌ 我觉得这部电影很好看,不言而谕。(错误,个人喜好需要表达,不能默认他人认同。)
-
用于争议性话题
- ❌ 这个政策的好坏不言而谕。(错误,争议性问题无法默认共识。)
-
用于命令或要求
- ❌ 你不言而谕地完成这项任务。(错误,指令必须明确表达。)
“不言而谕”强调的是一种自然、无需解释的共识或事实,因此不能用于需要明确说明或存在分歧的场合。正确使用它,能让语言更加简洁有力!
你可能感兴趣
写一首描写春节的古诗词
写一首描写春节的古诗词(第1篇)春节的古诗词与解析一、王安石的《元日》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原文解释:在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春风带来温暖的气息,仿佛在喝着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户户都用新的桃符换掉了旧的。解析:此诗描绘了春节的热闹景象,通过爆竹声、春风、屠苏酒、新桃旧符等元素,展现了春节的喜庆和辞旧迎新的习俗。整首诗富有画面感,语言生动。二、孟浩然的《除夜有怀》除夜有怀唐·孟浩然云间玉兔夜将明,陌上金梅暗送香。红烛影摇千户乐,春光映照万家康。原文解释:云间玉兔即将迎来新的一夜,道路上的金梅暗自送来香气。红烛的影子摇曳
关于理的诗词
关于理的诗词(第1篇)关于理的诗词,自古以来在中华文化中便有着丰富的体现。以下是根据“关于理的诗词”这一主题,精心挑选并解析的几首古诗词,包括全文、作者、朝代等信息。一、诗经《大雅·文王之什》原文:理之所在,其容自庄。文王在上,于万斯年。作者及朝代:此诗为先秦时期的作品,出自《诗经》。解析:此句诗表达了理的庄重与崇高,文王以其德行和智慧居于高位,体现了“理”在社会治理与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二、王之涣《登鹳雀楼》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哲理寄言,合于心诚。作者及朝代:王之涣,唐代诗人。解析:诗人以自然之景引出“理”的存在,表达通过不懈追求和努力,可以达到更高的境界和
小学描写山水的诗句古诗词
小学描写山水的诗句古诗词(第1篇)文章标题:小学描写山水的诗句古诗词一、山水诗篇,领略自然之美在古代的小学教育中,描写山水的古诗词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内容。这些诗句充满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带领孩子们走进壮丽的自然风景。以下是几首经典的古诗词,用以描绘山水之美。《望天门山》(唐·李白)原文: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远影碧空尽。解释:李白用此诗描绘了长江的气势与壮阔的山水景象,读之如身临其境,让人感叹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作者: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登鹳雀楼》(唐·王之涣)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解释:王之涣的这首诗以登楼远眺为背景,描绘了山水的壮
言者弗知是什么意思
言者弗知的读音言者弗知读作:yán zhě fú zhī。其中,“言”指说话,“者”指说话的人,“弗”表示否定,“知”表示知道或了解。言者弗知的含义言者弗知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有些人说的话或传达的信息,即使被说出来,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无法被他人所理解或知晓。这通常用来形容某些深奥、难以理解或难以言喻的道理或知识。言者弗知的典故该成语出自《庄子·齐物论》,讲述的是“三籁”之说。其中,上籁是指自然界的音乐,如风声、水声等;下籁是指人的言语;而中籁则是“言者弗知”的境界,即有些话虽然说出来,但只有极少数人能真正理解其深意。这个典故表达了有些事物只能通过心灵的感悟来理解,无法通过简单的言语来表达和传
秋行夏令是什么意思
"秋行夏令"是一个成语,读音为"qiū xíng xià lìng"。它表示在秋季做出与夏天相关的行为,形容行为与季节、气候等不协调,不合时宜。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对自然时序的深刻观察和尊重。其近义词有时序错乱、逆时行事等,反义词有顺时应变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其特定含义和适用场合,避免误用。错误用法包括在春天使用、语意混淆和不当搭配等。
不关紧要
"不关紧要"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某事物或情况并不重要,不直接关系到主要的问题或结果。它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是常用的口头用语。这个成语的含义与微不足道、无关紧要、无关大局等近义词相似,与至关重要、举足轻重、要紧、关键等反义词相反。使用时要根据语境区分合适与否,避免与其他词语混淆或过度使用。例句展示了其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
牵引附会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牵引附会”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如强加联系、生拉硬扯和牵强附会等,反义词如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和自然联系。文章还给出了该成语的使用例句和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运用时避免滥用、误用场合、张冠李戴和过度解释等不当之处。
赤子之心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赤子之心”的读音、含义和典故来源,以及与其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文章详细解释了“赤子之心”的含义,并指出了其错误用法。同时,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语境中的正确用法,表达了人们对纯洁、真诚内心的赞美。
不言而喻是什么意思 5个典故解析和10个例句教你正确使用这个成语
本文介绍了成语“不言而喻”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以及其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提供了相关的例句以及需要注意的错误用法。这个成语形容道理深浅易懂或情况明显无需过多解释。摘要内容简明扼要,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该成语的用法和含义。
楚棺秦楼是什么意思
“楚棺秦楼”是一个成语,原指楚国之棺和秦国之楼,现用来比喻男女幽会或情人相会的地方,常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的爱情。其典故可能与古代楚国和秦国的文化、风俗、建筑有关。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乐府·长歌行》中,后来被广泛用于文学作品,形容男女感情投合、心意相通。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避免用于普通社交场合或不相关的词语连用,以及贬义语境中。